一种基于Fluent的多形态物质在复杂空间内迁移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343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45917.2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luent的多形态物质在复杂空间内迁移的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待分析空间区域的信息数据;2)建立所需分析空间的三维模型;3)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4)将划分好的网格文件导入Fluent,检测网格质量;5)添加材料和定义材料物性参数;6)选取模拟空间内物质迁移的模型,开启能量方程,开启湍流模型、组分输运模型和离散相模型;7)根据实际试验中的数据设置边界条件;8)进行初始化和设置迭代参数并开始求解计算;9)利用后处理软件对计算结果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不同存在形式的物质在空间内迁移过程以及分布情况模拟效果。本发明可以模拟发生事故后破口处产生的气体和气溶胶颗粒在复杂空间内的迁移过程。

    一种多支路独立运行的船用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0999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55931.3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支路独立运行的船用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包括安全壳、冷却水舱,以及至少两组冷却循环支路组件;所述冷却循环支路组件包括冷却换热器、下降段管路、上升段管路和气体分散器;所述冷却换热器设置于安全壳内,冷却换热器的入口端与下降段管路的出口端连通,下降段管路的入口端与冷却水舱的底部连通;所述冷却换热器的出口端与上升段管路的入口端连通,上升段管路的出口端与气体分散器连通,气体分散器设置于冷却水舱内,冷却水舱内装有冷却水;各冷却循环支路组件的冷却换热器在安全壳内间隔分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在安全壳内设计多个冷却换热器,每个冷却换热器配置一组冷却循环支路,提高了换热效果,且冷却水舱与冷却换热器的相对布置位差小,二者位差在5m以下,能够适应舰船使用条件下紧凑式布置的要求。

    一种基于辐射源离散化的核动力船舶堆舱混合辐射场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281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0734199.3

    申请日:2019-08-09

    Abstract: 一种基于辐射源离散化的核动力船舶堆舱混合辐射场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圆柱面辐射源、圆形面辐射源、圆环面辐射源的位置及位置权重、强度权重等分别进行离散化,并分布建立离散化的辐射源模型;对堆舱内主要大型设备进行抽象简化和物理属性的赋值,完成堆舱内主要设备的建模;对主冷却剂管道进行抽象、简化和物理属性的赋值,完成冷却剂和冷却剂管壁的建模;在堆舱内壁在堆舱内壁按堆舱屏蔽支撑结构尺度布列探测器,完成探测器的布列和建模;本发明进行基于离散化的一次屏蔽外表面源进行屏蔽模型的蒙特卡洛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为确定堆舱屏蔽方案、进行堆舱辐射屏蔽设计提供依据。

    一种安全壳抑压排热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32901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03658.9

    申请日:2021-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壳抑压排热试验系统,包括安全壳模拟体、抑压水池模拟体、气体膨胀池模拟体、喷淋组件和水箱,所述安全壳模拟体与蒸汽供应管路连通,安全壳模拟体的蒸汽出口通过管路与抑压水池模拟体连通;所述抑压水池模拟体的蒸汽出口通过管路与气体膨胀池模拟体连通;所述喷淋组件的进水端、气体膨胀池模拟体和抑压水池模拟体均分别与水箱连通,喷淋组件的出水端设于安全壳模拟体的内顶部;所述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系统针对核动力系统堆舱内高能管道破口事故设计,可模拟多种试验工况,研究不同组合及不同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

    一种抑制海洋环境影响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热阱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0403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26799.2

    申请日:2019-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海洋环境影响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热阱装置,包括由冷却水舱上分体和冷却水舱下分体构成的冷却水舱,冷却水舱上分体设于冷却水舱下分体的上部,冷却水舱上分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大气环境连通的排汽口;冷却水舱上分体的底部与冷却水舱下分体的顶部通过若干间隔布置的过流口连通;冷却水舱上分体的底部两侧连接有回流管道,回流管道向冷却水舱下分体的方向延伸且与冷却水舱下分体的内底部连通;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却器设于冷却水舱下分体的内部且其淹没于冷却水舱下分体内的冷却水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避免了因摇摆等海洋环境导致的冷却水舱内液体晃荡使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却器裸露,有利于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种无时限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1400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210469655.8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时限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由蒸汽发生器、蒸汽管道隔离阀、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却器、以及凝水管道隔离阀件依次串联连接构成的冷却回路,冷却回路与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相连,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却器的外部设有应急冷却水箱;在应急冷却水箱上设有排气烟囱和进气通道,排气烟囱竖直布设,排气烟囱的顶部穿过应急冷却水箱的底部与外界连通,排气烟囱的底部设有开口与应急冷却水箱内部连通,进气通道设在水箱侧壁上;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却器置于排气烟囱的内部。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无时限非能动余热排出;基于负荷分配、资源均衡设计理念,相较于传统依靠水箱储存水沸腾蒸发或者空气对流冷却方案,占用总体资源较少、经济性高。

    一种非能动安全壳冷却与抑压耦合系统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9583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802777.9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非能动安全壳冷却与抑压耦合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设于安全壳外部的冷却子系统和抑压子系统,冷却子系统包括冷却水箱和冷却换热器,冷却换热器设于冷却水箱内,安全壳通过循环管路与冷却换热器相连通;抑压子系统包括抑压水箱,抑压水箱通过抑压管路与冷却换热器相连通,本发明将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与抑压系统设计进行集成,实现对安全壳内高能管路破裂事故后大流量瞬时释放蒸汽的能量以及破口事故后期小流量长期释放蒸汽的能量的吸收。

    核电站喷淋头性能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1830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02628.2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喷淋头性能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本核电站喷淋头性能测试系统包括供水装置、支撑装置以及粒径仪,其中,供水装置包括水箱以及连接水箱和喷淋头之间的水管,所述支撑装置用于安装喷淋头,粒径仪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发出的探测线通过喷淋头的中心垂线。本发明提出的核电站喷淋头性能测试系统,可实现喷淋头雾化粒径和喷淋范围的有效检测,以此判断喷淋头性能是否达标。本喷淋头性能测试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以及容易实现的优点。

    一种非能动堆芯及安全壳综合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591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10590.3

    申请日:2023-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能动堆芯及安全壳综合冷却系统,其包括带隔离阀的安全壳冷却蒸汽进口管道、安全壳冷却蒸汽进口管道的一端伸入安全壳,另一端与蒸汽上升段母管、共形冷却换热器、冷凝下降段母管、安全壳冷却蒸汽冷凝出口管道依次连接,安全壳冷却蒸汽冷凝出口管道伸入安全壳;堆芯余热排出蒸汽管道的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蒸汽母管连通,另一端与蒸汽上升段母管连通;共形冷却换热器置于共形冷却水箱内;堆芯余热排出冷凝管道的一端与冷凝下降段母管连接,另一端汇入蒸汽发生器的给水母管。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能动堆芯及安全壳综合冷却方法。本发明采用主要设备共形设计,因此占用资源小,且能实现堆芯余热、安全壳热量顺利导出。

    一种基于Hughmark热平衡相变模型的蒸汽射流冷凝模拟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35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20951.X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ughmark热平衡相变模型的蒸汽冷凝模拟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假设将蒸汽和不凝性气体作为连续流体,根据蒸汽流动特性选择湍流模型,建立方程,包括能量守恒方程、动量方程、质量方程;2)假设相界面温度和气体温度都等于当地的饱和温度,建立基于Hughmark的热平衡相变模型;3)定义模型的边界条件,将蒸汽冷凝喷射喷嘴的进口和出口处的压力范围作为模型的边界条件;4)选定蒸汽冷凝喷射的计算区域,对计算区域进行网格划分,采用压力基求解器求解模型,将得到的计算数据进行后处理,包括饱和温度和相变速率;得到对应工况下的蒸气含率云图。本发明提出了纯蒸汽冷凝过程的相变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纯蒸汽射流冷凝过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