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Fluent的多形态物质在复杂空间内迁移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343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45917.2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luent的多形态物质在复杂空间内迁移的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待分析空间区域的信息数据;2)建立所需分析空间的三维模型;3)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4)将划分好的网格文件导入Fluent,检测网格质量;5)添加材料和定义材料物性参数;6)选取模拟空间内物质迁移的模型,开启能量方程,开启湍流模型、组分输运模型和离散相模型;7)根据实际试验中的数据设置边界条件;8)进行初始化和设置迭代参数并开始求解计算;9)利用后处理软件对计算结果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不同存在形式的物质在空间内迁移过程以及分布情况模拟效果。本发明可以模拟发生事故后破口处产生的气体和气溶胶颗粒在复杂空间内的迁移过程。

    一种基于Fluent的物质迁移中通过壁面贯穿孔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1045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21082.7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luent的物质迁移中通过壁面贯穿孔的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所需分析建筑空间的三维模型;所述三维模型为不含贯穿孔墙壁的固体域;S2)创建流体域和多孔介质区域,对建筑空间的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S3)根据建立空间模型的原点位置及坐标轴方向和空间中的墙壁上不同贯穿孔的位置和尺寸,确定三维模型中贯穿孔的数量和贯穿孔的位置坐标以及半径;S4)先将划分好的网格文件导入Fluent,并对用户自定义函数UDF进行编译和调用,最后进行初始化和设置迭代参数并进行求解计算;S5)利用后处理软件对计算结果数据进行处理。本发明方法利用多孔介质模型,通过编写UDF实现气相和颗粒相物质通过不同空间之间墙壁贯穿孔的效果模拟。

    一种基于辐射源离散化的核动力船舶堆舱混合辐射场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281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0734199.3

    申请日:2019-08-09

    Abstract: 一种基于辐射源离散化的核动力船舶堆舱混合辐射场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圆柱面辐射源、圆形面辐射源、圆环面辐射源的位置及位置权重、强度权重等分别进行离散化,并分布建立离散化的辐射源模型;对堆舱内主要大型设备进行抽象简化和物理属性的赋值,完成堆舱内主要设备的建模;对主冷却剂管道进行抽象、简化和物理属性的赋值,完成冷却剂和冷却剂管壁的建模;在堆舱内壁在堆舱内壁按堆舱屏蔽支撑结构尺度布列探测器,完成探测器的布列和建模;本发明进行基于离散化的一次屏蔽外表面源进行屏蔽模型的蒙特卡洛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为确定堆舱屏蔽方案、进行堆舱辐射屏蔽设计提供依据。

    一种中子剂量率探测装置样机竞优考核量化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2967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10903.3

    申请日:2023-0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子剂量率探测装置样机竞优考核量化评价方法,属于辐射防护技术领域,包括:筛选确定中子剂量率探测装置的包括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综合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分值分配和分解;按总体对各项指标的评判标准不同,对各类指标建立设备考核量化记分方法和故障整改评分方法;根据设备考核量化记分方法、故障整改评分方法和中子剂量率探测装置各项性能实测值进行量化评价,获得总体得分,进行排序;基于总体得分,根据中子剂量率探测装置综合性能指标的评价准则对中子剂量率探测装置进行综合评价。解决了中子剂量率探测装置综合性能要求高、指标组成复杂、综合性能评价及选型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一种可用于浮动核电平台的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954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474162.9

    申请日:2024-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于浮动核电平台的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包括:安全壳、冷空气回路、热空气回路及空气导流板。冷空气回路包括:冷空气进口和冷空气环形下降段,冷空气进口设置有用于控制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的运行和停止的第一隔离阀;热空气回路包括:热空气出口和热空气环形上升段,热空气出口设置有用于控制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的运行和停止的第二隔离阀;冷空气环形下降段与热空气环形上升段在浮动核电平台的底部连通,并在浮动核电平台从上部通过空气导流板隔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安全壳热量顺利导出,维持堆芯和安全壳内的温度和压力在正常范围,确保安全壳结构的完整性。

    基于核素测量及管路延时的反应堆元件包壳破损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75912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04837.0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核素测量及管路延时的反应堆元件包壳破损监测系统,针对船用反应堆核燃料元件的重要安全屏障,结合船上资源条件、核燃料裂变产物及一回路冷却剂中放射性核素源项等特点,通过设置高精度探测的核素精确探测装置,及采用局部屏蔽装置、取样延时管路、合理的核燃料元件破损报警分级策略,实现了监测核燃料元件包壳的完整性的功能;提高了报警信号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减少了误报警等情况发生,为船用核动力、海洋浮动核动力平台等辐射防护优化设计、保障人员辐射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提高了辐射安全水平。

    一种信息集显、报警及阀门集控的辐射监控台人机界面

    公开(公告)号:CN11650095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09954.4

    申请日:2023-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集显、报警及阀门集控的辐射监控台人机界面,通过集成显示和报警的软件界面,丰富了综合监控方式;通过设置屏幕软操、屏幕报警、屏幕显示,有效减少了操控面板上布置的开关、按钮、模拟仪表的数量,实现了对辐射监测系统数据进行集中显示、报警以及对阀门等设备的集中控制的功能。本发明形成辐射监控台人机界面,实现了几百条辐射监测信息的集成显示、报警,以及几十个电磁阀门的集中控制;通过界面直接、实时获得运行数据,安全有效地对辐射监测系统进行监视、操作和管理。本发明引入拟物化设计、扁平化设计,形成布局优化、图例美观的人机界面;增加的常用按钮的图标,提高监控效率;页面组成充分合理,符合人因工程。

    一种船用多功能小型化集成式气载放射性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6329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742564.8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多功能小型化集成式气载放射性监测系统,包括取样管路、放射性惰性气体监测管路A、气溶胶总αβ监测管路、气溶胶F‑18微粒监测管路、放射性碘监测管路、放射性惰性气体监测管路B,以及配置有抽气泵的回流管路,所述取样管路的入口通过堆舱隔离阀与堆舱内部连通;所述取样管路的出口端分别与放射性惰性气体监测管路A的入口端、气溶胶总αβ监测管路的入口端、气溶胶F‑18微粒监测管路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放射性惰性气体监测管路A的出口端与回流管路的入口端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可定性和定量测量一回路压力边界泄漏,同时兼顾舱室空气气载放射性监测;集成式设计可减少船上空间资源的占用。

    一种船用多功能小型化集成式气载放射性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6329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42564.8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多功能小型化集成式气载放射性监测系统,包括取样管路、放射性惰性气体监测管路A、气溶胶总αβ监测管路、气溶胶F-18微粒监测管路、放射性碘监测管路、放射性惰性气体监测管路B,以及配置有抽气泵的回流管路,所述取样管路的入口通过堆舱隔离阀与堆舱内部连通;所述取样管路的出口端分别与放射性惰性气体监测管路A的入口端、气溶胶总αβ监测管路的入口端、气溶胶F-18微粒监测管路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放射性惰性气体监测管路A的出口端与回流管路的入口端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可定性和定量测量一回路压力边界泄漏,同时兼顾舱室空气气载放射性监测;集成式设计可减少船上空间资源的占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