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旋转轴扭矩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97948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101229.3

    申请日:2023-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旋转轴扭矩测量系统,包括:被测旋转轴、光纤传感测量部件、光开关模块、光纤旋转连接器、解调仪和上位机;所述光纤传感测量部件为多组光纤传感器,该多组光纤传感器粘贴在被测旋转轴的表面的不同点位上,分别用于测量被测旋转轴的不同点位的应变,光开关模块用于切换导通多个输入信道中的一个输入信道,光纤旋转连接器用于连接光开关模块与解调仪,以实现光纤信号的双向传输,解调仪用于产生光信号,接收并解调光纤传感测量部件的反射光信号,上位机与解调仪连接,上位机用于将解调仪解调出的反射光信号转换为扭矩值。本发明能够在高转速工况下进行高可靠性、高灵敏度的扭矩测量。

    一种容积动态可变的高温共晶点坩埚

    公开(公告)号:CN110560191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74954.8

    申请日:2019-09-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积动态可变的高温共晶点坩埚,属于高温共晶点技术领域。该坩埚外形与典型高温共晶点坩埚基本保持一致,但适当增加了坩埚长度,在坩埚内放置一个滑动垫片。利用共晶体熔化时因体积增加产生的膨胀力(推力)和共晶体凝固时与滑动垫片表面的粘结作用(拉力),实现了滑动垫片在坩埚内部的移动,进而使坩埚内部有效容积达到可变的目的。本发明降低了共晶点坩埚的破裂风险,通过滑动垫片设计使坩埚内部容积可变,确保坩埚内始终被共晶体充满而不出现空隙,从而减小了共晶体熔化后作用在黑体腔表面的浮力差和对坩埚盖与坩埚主体连接处(螺纹根部)的膨胀推力,对上述两个位置进行了保护。

    一种高温共晶点预共晶灌注坩埚

    公开(公告)号:CN107115906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710352397.4

    申请日:2017-0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共晶点预共晶灌注坩埚,属于高温共晶点技术领域。该坩埚外形为圆柱形,包括预共晶坩埚盖和预共晶坩埚主体。在预共晶坩埚主体上加工有公螺纹,预共晶坩埚盖上加工有与之匹配的母螺纹,二者通过螺纹连接。在预共晶坩埚内形成共晶体后,以倒置方式连接在共晶点坩埚上,加热后使共晶体变为熔融态,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共晶点坩埚内,实现对共晶点坩埚的灌注。本发明降低了预共晶坩埚的破裂风险,避免了共晶体在预共晶坩埚与共晶点坩埚连接处造成粘连,使得预共晶坩埚能够重复利用,解决了目前采用的预共晶容器只能使用一次的问题,节约了灌注成本。

    大长径比L型双屏蔽式参考气流高温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5509916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510847558.8

    申请日:2015-11-26

    Inventor: 赵俭 杨永军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温度测试领域,涉及高温测量与现场校准用的温度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大长径比L型双屏蔽式参考气流高温传感器,适用于亚音速带压条件下2100K以下高温气流温度测量与现场校准。本发明采用大长径比L型双屏蔽式结构,以贵金属合金作为温度传感器的外壳材料,敏感元件采用铂铑30‑铂铑6或铂铑40‑铂铑20等贵金属热电偶,通过传热、气动理论分析与计算,优化关键尺寸,保证温度传感器的综合测温偏差足够小,从而得到能应用于亚音速带压条件下、2100K以下高温气流温度测量与现场校准的温度传感器。它具有耐温高、准确度高、寿命长等优点,能够解决2100K以下高温气流温度的准确测量与现场校准问题。

    一种高温共晶点预共晶灌注坩埚

    公开(公告)号:CN107115906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352397.4

    申请日:2017-0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共晶点预共晶灌注坩埚,属于高温共晶点技术领域。该坩埚外形为圆柱形,包括预共晶坩埚盖和预共晶坩埚主体。在预共晶坩埚主体上加工有公螺纹,预共晶坩埚盖上加工有与之匹配的母螺纹,二者通过螺纹连接。在预共晶坩埚内形成共晶体后,以倒置方式连接在共晶点坩埚上,加热后使共晶体变为熔融态,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共晶点坩埚内,实现对共晶点坩埚的灌注。本发明降低了预共晶坩埚的破裂风险,避免了共晶体在预共晶坩埚与共晶点坩埚连接处造成粘连,使得预共晶坩埚能够重复利用,解决了目前采用的预共晶容器只能使用一次的问题,节约了灌注成本。

    一种金属-碳高温共晶点复现用坩埚

    公开(公告)号:CN10454959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36660.X

    申请日:2015-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碳高温共晶点复现用坩埚,属于高温热电偶检定或校准领域。坩埚材质为石墨,主要包括坩埚外壳、坩埚内衬、坩埚上盖和温度计井。坩埚内衬底部有凸缘,坩埚外壳可以直接套接在凸缘上方,使用过程中安装方便。坩埚外壳防止坩埚内衬在高温使用时破裂而引起金属-碳共晶物流出,起到双重保护作用;同时坩埚内衬在高温变形时其底部不再受到坩埚外壳的约束,降低了热应力,提升整个坩埚的使用可靠性。

    一种异型热电偶检定炉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90729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80402.0

    申请日:2014-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型热电偶检定炉,加热片通过刚玉螺钉紧固在T型刚玉管芯的外表面。加热片的表面涂敷一层抗氧化涂层,通过烧结使加热片与T型刚玉管芯紧密粘固,起防止加热片氧化和热传导作用。抗氧化涂层被下隔热层和上隔热层包裹,下隔热层通过隔热层凸台和上隔热层的隔热层凹槽扣紧,起隔热保温和固定T型复合加温管的作用。上、下隔热层通过三个U型支架和三个U型卡槽与底座固连。异型恒温块有两种型号,均可通过定位工装沿T型刚玉管芯左、右滑道送达定位槽并旋转30°锁紧,达到工作状态。测试工装为一组孔径不同的T型圆柱体,保证不同直径的短型热电偶均能满足校准要求。本发明针对长度小于200mm的短型热电偶,可保证其温度校准需求。

    一种高温钨铼热电偶检定用保护管

    公开(公告)号:CN102944332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505327.5

    申请日:2012-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钨铼热电偶检定用保护管,属于高温钨铼热电偶检定或校准领域。包括保护管、标准器辐射测试孔、上钨片光栅和下钨片光栅以及用于密封圈和法兰;保护管的一端为封闭状态,另一端为敞口状态;保护管内管壁采用两级阶梯式设计;管壁厚的区域为均温区,也是被校准热电偶的感温区,其他区域为非均温区;保护管下端底部与均温区接触的管壁上开有标准器辐射测试孔;非均温区放置两组钨片光栅,一组放置于均温区与非均温区交界处;另一组放置于非均温区中部;本发明最大程度的减小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极大地改善高温钨铼热电偶在3000℃及以下温度点校准条件。

    基于复合材料的无冷却式高温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2944320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505345.3

    申请日:2012-12-03

    Inventor: 赵俭 杨永军 王毅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温测量用的温度传感器,涉及一种适用于2100K以下高温气流温度测量的基于复合材料的无冷却式高温传感器,属于温度测试领域。包括热电偶丝、绝缘瓷管、外壳、安装法兰与堵头。外壳(全部或部分)采用C/SiC复合材料,首先用C纤维编织出所需形状的骨架,然后在C纤维骨架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或化学液相沉积的方式生长出SiC,完成外壳基本结构的生成,之后,在烧结炉中对外壳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770K~1870K。对于壁厚在2mm以下的薄壁空心外壳,编织时需要用石墨做芯模,将C纤维编织在石墨芯模上,待SiC生长完成后将石墨芯模清除。本发明减小了测温误差,增加了外壳材料的连续性,所以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性能与寿命均得到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