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2400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219778.6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判定F‑P腔谐振状态的差分方法及装置,属于几何量精密测量领域。本发明产生两个频率接近、频差固定且已知的两束光,分别在F‑P谐振腔中反射振荡,获取各自的输出光强曲线;当改变光频率或F‑P谐振腔长时,获得的两个输出光强曲线不会同时到达极大值,会存在相位差;较小的频差能够确保两波形存在交叠。利用其输出光强存在相位差的特征,以光强差信号作为判定F‑P腔谐振状态判据,实现F‑P腔谐振状态的判定。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判定F‑P腔谐振状态的差分装置,主要由分光棱镜、反光镜、声光调制器、F‑P谐振腔、第一光电接收器、第二光电接收器组成。本发明控制模型简单,便于控制系统和测量系统对谐振状态的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0132898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910494584.5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应用干涉法支撑梁的材料弹性模量测量系统,属于光电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由光学测量模块、测量解调模块、数据计算模块、控制处理模块组成。光学测量模块包括准直光源、第一分光棱镜、参考调制器、光学收敛器、第二分光棱镜、第一光电转换器、第二光电转换器、相位调制器;测量解调模块包括刀口天平、刀口支撑、力加载器、支撑梁、支撑梁加载结构。本发明将计量学中力值和位移的量值复现技术应用到测量工作,能够实时测量加载力和变形的位移尺寸原位,提高材料弹性模量测量准确度,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测量实时性优点。本发明对材料的其它物理属性要求低,利用实验室环境能够实现材料弹性模量的测量,并获得结构变化的过程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53755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588332.1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低膨胀材料线膨胀系数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测量试样的长度,利于提高测量准确性。本发明采用声光调制器产生附加光频移动,利用由同一套稳频激光器、高速光电接收器和频率计数器组成的频率测量系统能够完成对法布里-珀罗干涉仪两个相邻谐振峰的频率测量,在不显著增加系统成本情况下,实现测量试样长度。本发明能够对不同温度下的试样长度进行绝对测量,突破通常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测量范围小的局限,且不需要干涉测长系统连续工作,操作方便。综上,本发明具有测量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大、干涉系统结构简单且不需要长时间连续工作等优点,在低膨胀材料线膨胀系数测量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007392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711306080.3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光电显微镜瞄准信号光调制校准方法及装置,属于光电测量技术领域。方法为:可调控的钟形波电信号加载于发光电子器件之上产生信号光;信号光分为相同的两路,一路信号光经转换变成电信号并传输给上位机;另一路信号光传输给动态光电显微镜,动态光电显微镜输出电信号传输给上位机;两路电信号进行对比,即实现校准。装置包括控制及信息处理模块,调频控制模块,光学输出模块,光学接收模块,动态光电显微镜(校准对象)。用于解决现有动态光电显微镜的瞄准触发动态校准问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同步测量瞄准测量的评价能力,可以在稳定位置结构的条件下,完成动态光电显微镜瞄准触发信号的动态特性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04697427B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10003647.4
申请日:2015-01-05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B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精密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多个线圈组成的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位移传感器。由线圈组(1)、移动磁芯(2)、磁套(3)、非导磁输出杆(4)和位移粗测系统组成。线圈组(1)由多个参数完全一致的漆包线圈组成;位移粗测系统的作用是对移动磁芯(2)的位置进行粗测,作为切换线圈组(1)中相应线圈的依据。位移粗测系统得到移动磁芯(2)所处的大致位置,选择临近的线圈作为主线圈和副线圈,形成一个电感位移传感器。改变主线圈与副线圈的位置,在不同的位置形成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位移传感器,就可以延长电感位移传感器的测量范围。这种结构即保留电感传感器的高精度优点,也克服了其工作范围较小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344315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310251729.1
申请日:2013-06-24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H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平衡干涉高速测振系统,属于高速冲击与振动固体波精密测量技术领域。测振系统由平衡光纤耦合单元,干涉测量单元,光纤光波面精密对准模块,控制及信息输出单元,干涉信号解调模块,物理光栅;测量光源通过平衡式光学分离组件形成两束信号通过光纤空间位置调制部件将两束光投射到测量分离式光栅,测量光携带速度测量信号返回光学干涉组件形成速度干涉测量信号,利用电子解调系统完成速度解调与输出。本发明采用了简单结果,测量系统操作方便,成本较低,测量及控制精度高,通过采用平衡干涉的方法,利用光纤平衡干涉高速测振系统实现高速的测量与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3292891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57681.5
申请日:2013-06-26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H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式同步可调谐面振动测量系统,属于面振动参数精密测量技术领域。系统由可控式光纤式激光源阵列及控制模块,光频调制单元,光学干涉单元,集束光同步调谐控制单元,干涉信号解调模块,控制及信息输出单元组成;测量系统采用集束光纤作为测量光源,利用外差干涉的原理,采用了集束光同步调谐控制单元,通过分束、集束实现面振动的同步可调谐测量。本发明采用了集束光纤、面振动分束测量结构,使测量系统紧凑方便,易于操作与控制,实现面振动的同步快速精准测量与评价,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16649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21730.5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H02N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低速平稳运行的压电陶瓷直线马达,是对运动执行结构的改进。其连接关系为:前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器与后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器通过输出支点连接;前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器的另一端连接前支点,后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器的另一端连接后支点;其中,前支点与后支点的连接关系为: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器上下各与一个陶瓷端部相连接;本发明模仿人汲水的运动过程,通过前后两个支点将两个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器的运动进行叠加,使整个压电陶瓷直线马达保留了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器的高运动分辨率、可超低速运行的优点,同时扩展了其运动范围,使其运动范围只受U型导轨的长度尺寸的限制;则本发明能够实现大范围的低速平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538722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45871.0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B13/22
Abstract: 一种基于液压原理的大平面微小位移平动驱动装置,本发明属于几何量计量技术,涉及对精密运动执行结构的改进。该装置包括位移发生膜片、壳体、液压油、导管、波纹管、丝杠、滑块、电机及相应的运动控制器。位移发生膜片安装在壳体上,壳体与导管相连,导管与波纹管相连,以上各部分组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内部充满了液压油;滑块与波纹管的末端相连,滑块同时是丝杠的螺母,丝杠的旋转将实现滑块的平动,电机连接在丝杠的端部,运动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的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62400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19778.6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判定F‑P腔谐振状态的差分方法及装置,属于几何量精密测量领域。本发明产生两个频率接近、频差固定且已知的两束光,分别在F‑P谐振腔中反射振荡,获取各自的输出光强曲线;当改变光频率或F‑P谐振腔长时,获得的两个输出光强曲线不会同时到达极大值,会存在相位差;较小的频差能够确保两波形存在交叠。利用其输出光强存在相位差的特征,以光强差信号作为判定F‑P腔谐振状态判据,实现F‑P腔谐振状态的判定。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判定F‑P腔谐振状态的差分装置,主要由分光棱镜、反光镜、声光调制器、F‑P谐振腔、第一光电接收器、第二光电接收器组成。本发明控制模型简单,便于控制系统和测量系统对谐振状态的判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