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曲面梁类结构弯曲刚度和变形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689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21996.4

    申请日:2023-09-2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曲面梁类结构弯曲刚度和变形测量装置,包括压力机,压力机上设置有压力机底座,压力机底座上设置有导轨结构,导轨结构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底座结构,支撑底座结构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组件,导轨结构上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支撑底座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在导轨两端的支撑底座、竖直且平行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的两个丝杠、与支撑底座连接的底座滑块、设置在丝杠的丝杠固定螺母,底座滑块设置在导轨上。本发明提供的复杂曲面梁类结构弯曲刚度和变形测量装置,能够快速、多测量点地检测航空航天结构件的弯曲强度和实时变形,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再现航空航天结构件在面外碰撞中的真实受力模式。

    一种晶体塑性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9843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94674.5

    申请日:2023-09-15

    摘要: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体塑性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和应用,包括:步骤1:采用电子背散射表征技术挑选拥有待求滑移系特征的晶粒区域;步骤2:加工单晶微柱试样并完成单晶微柱压缩实验;步骤3:建立单晶微柱实验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步骤4:采用实验位移‑载荷曲线对临界分切应力参数进行反求;步骤5:采用等效塑性应变分布对临界分切应力参数拟合值进行验证。通过微观力学实验与计算反求方式来准确确定晶体塑性模型的单个滑移系临界分切应力参数,准确合理的晶体塑性参数可显著提高材料力学性质预测、材料力学行为响应模拟的准确性,对实际金属材料构件的塑性变形工艺设计以及新合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有限元模态分析的钛合金振动疲劳试样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918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37409.3

    申请日:2022-07-15

    发明人: 李敬轩 肖纳敏

    摘要: 本发明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有限元模态分析的钛合金振动疲劳试样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振动疲劳试样材料的固有属性数据,振动疲劳试样材料采用钛合金材料。选择振动疲劳试样的在模拟工况下的受力状态和振动阶次并确定振动疲劳试样的初始尺寸。基于受力状态、振动阶次初始尺寸,通过有限元软件根据固有属性数据模拟计算得到振动疲劳试样的固有频率、振型和相对应力。通过振动疲劳试验机对振动疲劳试样的频率和应力进行测试,得到真实频率和真实应力。通过比较固有频率与真实频率、相对应力与真实应力,确定振动疲劳试样是否满足需求。该方法根据公式理论和有限元模态分析试样的参数,判定试样是否满足需求,对不满足需求的试样进行修正。

    一种预测包含析出相的合金材料固溶热处理后晶粒尺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4992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103154.X

    申请日:2021-09-18

    IPC分类号: G16C20/30 G16C10/00

    摘要: 本发明一种预测包含析出相的合金材料固溶热处理后晶粒尺寸的方法涉及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通过将析出相溶解计算模型、粒子钉扎力模型和晶粒长大组织演化模型整合在一个计算方法中,在不同空间尺度分别计算析出相和基体相的演化动力学,从而在整个模拟过程中可以实时跟踪析出相粒子溶解对晶粒尺寸的影响,同时又可以避免在同一个模拟空间里计算析出相和基体相导致计算量过大的问题,可以准确预测含析出相的合金在固溶过程的晶粒度变化,对工程合金构件热处理过程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精确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用于验证盘类复杂结构形变性能仿真模型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6891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21993.0

    申请日:2023-09-21

    IPC分类号: G01N3/08 G01N3/02 G01N3/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验证盘类复杂结构形变性能仿真模型的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静压压头结构、叶盘类结构夹具结构和叶盘类结构固定结构,静压压头结构与压力机连接,叶盘类结构夹具结构和叶盘类结构固定结构连接,叶盘类结构固定结构上定位有叶盘类结构。静压压头结构包括端面静压平面压头、径向静压平面压头、压头锁紧螺母,端面静压平面压头和径向静压平面压头分别通过压头锁紧螺母固定在压力机上。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验证盘类复杂结构形变性能仿真模型的装置,可以针对不同规格的叶盘类零部件,进行形变性能仿真模型试验的技术问题。

    一种定量在线测量航空发动机轮盘疲劳裂纹扩展长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3606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24180.5

    申请日:2022-09-13

    IPC分类号: G01M15/02 G01M1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试验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定量在线测量航空发动机轮盘疲劳裂纹扩展长度的方法,测量装置包括高速旋转驱动系统、裂纹长度标定片、转速测量传感器、滑环、数据采集器、分析与显示系统等。分析与显示系统将实时采集到的裂纹长度标定片电阻数值换算成裂纹长度,并实时输出疲劳裂纹长度随疲劳循环数和试验时间的变化曲线。本发明通过设计裂纹长度标定片、建立裂纹长度标定片输出电阻数值随断裂电阻丝数量和裂纹长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实现定量在线测量航空发动机轮盘在低循环疲劳过程中的裂纹长度和裂纹扩展速率,为航空发动机轮盘低循环疲劳试验和裂纹扩展试验提供切实可行的裂纹长度测量方法。

    一种Al-Cu-Mg-Ag-Si-Sc高耐热性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2793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272462.X

    申请日:2022-10-18

    IPC分类号: C22C21/16 C22C1/03 C22F1/0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设计领域,提供的合金为Al‑Cu‑Mg‑Ag‑Si‑Sc,其成分范围为:Cu为4.4~5.2wt%,Mg为0.1~0.6wt%,Ag为0.1~0.6wt%,Si为0.1~0.3wt%,Sc为0.15~0.35wt%,余量为Al元素。本发明中合金的制备方法为:真空感应熔炼→铁模浇铸→均匀化处理→热轧变形→固溶时效。本发明中合金经过所有的工艺处理后,在室温和210℃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并在210℃下长时间热暴露后仍保持较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一种提高Al-Cu-Mg-Ag-Mn-Zr变形合金高温拉伸和持久性能的多步固溶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6814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09147.1

    申请日:2024-06-03

    IPC分类号: C22F1/057 C22C21/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Al‑Cu‑Mg‑Ag‑Mn‑Zr变形合金高温拉伸和持久性能的多步固溶热处理方法,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Al‑Cu‑Mg‑Ag‑Mn‑Zr变形合金高温拉伸和持久性能不好,应用范围受限等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的方法通过三步固溶热处理工艺后,获得较小尺寸的过剩相和较粗的基体晶粒,确保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拉伸和持久性能。同时,回溶的合金元素增加了后续时效析出的效果,使合金也具有较高的室温拉伸性能。通过本发明处理后的合金能够在高温较高应力条件下短时间使用和在高温较低应力条件下长时间使用。

    一种预测包含析出相的合金材料固溶热处理后晶粒尺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4992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111103154.X

    申请日:2021-09-18

    IPC分类号: G16C20/30 G16C10/00

    摘要: 本发明一种预测包含析出相的合金材料固溶热处理后晶粒尺寸的方法涉及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通过将析出相溶解计算模型、粒子钉扎力模型和晶粒长大组织演化模型整合在一个计算方法中,在不同空间尺度分别计算析出相和基体相的演化动力学,从而在整个模拟过程中可以实时跟踪析出相粒子溶解对晶粒尺寸的影响,同时又可以避免在同一个模拟空间里计算析出相和基体相导致计算量过大的问题,可以准确预测含析出相的合金在固溶过程的晶粒度变化,对工程合金构件热处理过程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精确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飞机舵面封严结构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3268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32927.9

    申请日:2024-03-2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舵面封严结构的优化方法,属于飞机结构优化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封严结构优化结果存在不合理之处,且周期长、成本高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封严结构优化方法包括了建模和初始分析、灵敏度关系分析并解耦、参数优化和结果判定的步骤。优化过程兼顾了“刚性封严”与“柔性大变形”的性能要求,同时避免了反复修改数模的尝试过程,显著提升了封严结构研制效率,优化结果降低了封严结构的开缝末端等应力集中部位应力水平,有效地提升优化设计的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