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用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3987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42284.2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用电设备,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正极极片包括正极活性材料,负极极片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在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中均掺杂有氟元素,有助于改善活性材料表面和内部的电荷分布,在氟元素周围形成较强的电负性,远离氟元素位置具有较强的电正性,从而在活性材料内部和表面形成电荷网络。低温时,该种电荷网络可以降低锂离子及其电子在活性材料表面和内部的界面电荷转移阻抗和固相扩散阻抗,从而提升低温放电容量和放电能量。同时氟元素与锂离子具有较好的亲和性,有助于改善电解液对活性材料的浸润性,提升锂离子传输效果,改善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

    一种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用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39876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842284.2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用电设备,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正极极片包括正极活性材料,负极极片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在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中均掺杂有氟元素,有助于改善活性材料表面和内部的电荷分布,在氟元素周围形成较强的电负性,远离氟元素位置具有较强的电正性,从而在活性材料内部和表面形成电荷网络。低温时,该种电荷网络可以降低锂离子及其电子在活性材料表面和内部的界面电荷转移阻抗和固相扩散阻抗,从而提升低温放电容量和放电能量。同时氟元素与锂离子具有较好的亲和性,有助于改善电解液对活性材料的浸润性,提升锂离子传输效果,改善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

    一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固态电解质、电池及用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2508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40818.6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固态电解质、电池及用电装置,属于固态锂金属电池技术领域。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包含单质硫、第一碱性化合物和第一溶剂的第一混合物在25℃~90℃的温度下反应0.1h~3h后得到第二混合物,再将第二碱性化合物、二胺、无水氯仿和第二混合物混合并在25℃~120℃下的温度下反应1h~20h,制得第三混合物。本申请的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得分子量较高的聚硫脲,且此聚硫脲能够用于制备固态电解质,硫脲基和锂离子之间通过协同的静电作用和氢键作用形成紧密的结合,促进锂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溶解,结合锂离子,构建离子传导通道,并以与聚合物链段运动解耦的方式协助锂离子的运动。

    电池底护板受损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9689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777501.6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电池底护板受损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电池底护板受到冲击时,获取电池下箱体与电池底护板之间的目标距离;若目标距离小于等于第一距离阈值,确定电池底护板发生形变且与电池下箱体接触;获取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运行状态的运行状态检测结果;若运行状态检测结果指示电池工作异常,生成控制信号控制电池高压断电,同时输出第一电池异常提示信息。这样,在检测到电池底护板受到冲击时,通过对电池底护板的形变程度进行判断,并与电池管理系统检测的电池运行状态共同确定电池底护板的损坏程度,有助于提高电池底护板受损检测的准确性。

    具备电池气密性检测功能的汽车及电池气密性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5734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59287.2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备电池气密性检测功能的汽车及电池气密性检测方法,具备电池气密性检测功能的汽车包括电池包、充气部、保压部、检测部和控制部。上述电池包设置有防爆阀,保压部与防爆阀相对设置,充气部、保压部和检测部均与控制部通信连接,充气部与电池包连通。当控制部触发检测指令,保压部能够对防爆阀施加压入电池包的压力,且充气部能够向电池包内充气,检测部能够向控制部反馈电池包的实时压力。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具备电池气密性检测功能的汽车及电池气密性检测方法,使得汽车能够实时检测电池包的气密性,避免了气密性检测过程中需要对电池包进行拆装的工序,提高检测电池包的气密性便捷性和可操作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