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2941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95460.3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包括非金属材料基材、金属空心球体和粘结剂,金属空心球体的密度与非金属材料基材的密度差值小于或等于0.03g/cm3,粘结剂将非金属材料基材与金属空心球体粘接为一体。本申请的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是一种性能一致性较好、强度较高、轻量化的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将其作为汽车零部件的原材料时,能够满足汽车零部件对于材料轻量化、强度以及耐用性等方面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87334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1565332.5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高模量、无卤阻燃的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丙烯树脂29‑78份;天然麻纤维8‑36份;阻燃剂12‑28份;增容剂0.8‑4.2份;抗氧剂0.3‑1.2份。本发明还公开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得的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具体如下:阻燃等级均可达到V‑0级;拉伸强度均大于43.0MPa;拉伸模量均大于1405MPa;弯曲强度均大于34.5MPa;弯曲模量均大于1420MPa;简支梁无缺口冲击强度均无断裂;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均大于21.5kJ/m2。
-
公开(公告)号:CN11700412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599725.6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芝生物基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灵芝生物基改性聚丙烯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丙烯40‑70份,灵芝子实体提取物1‑5份,灵芝子实体粉末10‑20份,相容增韧剂5‑15份,润滑剂0.4‑1.5份,抗氧剂0.3‑1份,阻燃剂2‑5份,偶联剂0.3‑1份,光稳定剂0.3‑1份。本发明在常规聚丙烯材料中引入传统中药灵芝材料进行生物基改性,可以有效改善聚丙烯材料的气味方向,降低改性后材料气味强度、提气味愉悦度;可以提高改性塑料的抗菌抑菌性能,并额外赋予材料养生保健的健康功能属性;可以提高材料可回收利用率及再回收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6931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049261.7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L23/14 , C08L97/02 , C08L1/02 , D06M11/38 , D06M13/188 , D06M13/02 , D06M13/224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重量份计所述复合材料包括50~70份基体树脂、15~20份纤维粉末和20~40份改性纤维长丝;所述改性纤维长丝为经过脱糖处理和改性剂改性处理的纤维长丝;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将基体树脂与纤维粉末塑化,得到树脂浆;将改性纤维长丝在所述树脂浆中浸润,经连续拉伸长丝,得到所述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在基体树脂中加入纤维粉末和改性纤维长丝,使得所述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异且造型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614411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291857.2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铜、锌系抗菌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无机铜、锌系抗菌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聚丙烯树脂、抗菌剂、相容剂、抗氧剂和增塑剂,其中,所述聚丙烯树脂质量份为M1,其中M1为第一预设质量份,设定75份≤M1≤92份;所述抗菌剂质量份为M2,其中M2为第二预设质量份,设定1份≤M2≤12份;所述相容剂质量份为M3,其中M3为第三预设质量份,设定0.8份≤M3≤4.2份;所述抗氧剂质量份为M4,其中M4为第四预设质量份,设定0.3份≤M4≤1.2份;所述增塑剂质量份为M5,其中M5为第五预设质量份,设定0.5份≤M5≤6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机铜、锌系抗菌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降低了塑料制品的成本,提高了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75500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336551.X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5 , G01N3/02 , G01N3/04 , G01N3/08 , G01N3/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密封圈零件变形性能的测量方法及测试装置该方法包括:从实验对象密封圈选取设定长度的试样;调整测量装置的上压板和下压板的曲率与试样适配;通过上压板和下压板夹紧压缩试样达到第一设定时间;压缩后将试样恢复第二设定时间后,测量试样在压缩方向的厚度未达到设定厚度时,则实验对象密封圈未达标。通过采用可调的上压板和下压板对密封圈进行变形性能测试,不需要根据试样的变化拆卸相配合的压缩夹具,通过移动控制压板的弧度,简化试验过程,大大提高试验效率;试验过程操作简便,试验方法科学合理,可以实现智能、精确的位移控制和参数测量,试样从制品上取样,节省标准样块的加工时间,保证检测结果的实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0521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79306.7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金属支架类零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结合3D打印和粉末冶金烧结技术,采用熔融挤出成型结合烧结的后处理方式制造汽车金属支架类零件,这种技术采用的原材料为包裹金属粉末的树脂丝材,先按照三维数模通过层层堆积的方式成型,然后通过清洗和烧结除去树脂,最终获得致密的汽车金属支架类零件。本发明原材料为丝材而非粉末,降低对使用环境的要求,操作更加安全,可以在办公室完成操作。本发明方法可以将多个3D打印的零件一起清洗和烧结,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方法通过烧结处理,弱化了材料堆积方向对性能的影响,制造出的零件各向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740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54470.8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1V3/06 , B29C48/00 , B29C48/88 , F21V17/10 , B29K23/00 , F21W106/00 , F21W107/10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灯具面罩及其制备方法和灯具。该灯具面罩包括一体成型且相连的面罩本体和支架,所述面罩本体的材质为透光聚丙烯,所述支架的材质为增强聚丙烯。由此,采用聚丙烯材质的面罩,可以降低其材料成本,相同的材质,有利于提高面罩本体与支架的相容性;聚丙烯在成型过程中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且耐溶剂性好,故而可以减少面罩开裂的问题(应力集中容易诱发开裂,与醇、酮苯类溶剂接触后会裂化加速开裂);面罩本体和支架一体成型,提高面罩集成度,采用连续挤出成型工艺批量生产,进一步降低制件综合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89511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444962.7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热可回收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耐热可回收聚丙烯材料包括预混料、聚丙烯新料、增韧剂和填料的组合,所述预混料包括聚丙烯回料、除味剂、抗氧剂和润滑剂的组合;本发明通过将聚丙烯回料和聚丙烯新料进行搭配,同时将所述聚丙烯回料优先制成预混料,再与聚丙烯新料进行搭配制成可回收聚丙烯材料,不仅降低了可回收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成本,而且提高了聚丙烯回料的回收率,同时还提升了最终得到的再生聚丙烯材料的耐热性能,降低了其气味,使其完全可以满足汽车内饰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278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84963.8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用阻燃、减震、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和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将金属基板材与金属粉末或金属泡沫进行烧结,得到多孔骨架金属基材;将热塑性树脂粉末与导电填料、阻燃剂、分散剂进行混合搅拌,将混合粉末与短切碳纤维进行熔融挤出,生成树脂粒料;将树脂粒料涂覆于多孔骨架金属基材上,进行加压加热处理,得到多层复合材料;制备外层涂料并进行喷涂。本发明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实现了阻燃、减震、电磁屏蔽等多种功能,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良好度机械强度、耐腐蚀性能、散热性能、阻燃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可减少不良道路对电池底板的伤害以及耐冬季融雪剂等的破坏,从而优化驾驶体验和延长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