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7137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1385490.2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电推进系统,包括:电推力器,数量为四台,每台所述电推力器安装于卫星背地板,其推力方向指向卫星的质心,其中:在卫星背地板上定义一个矩形区域,矩形的几何中心位于卫星质心在背地板的投影交点,矩形的四条边分别与卫星X轴和Y轴垂直,四台电推力器位于矩形的四个顶点位置对称安装。一种位置保持方法,具体为:四台所述电推力器轮流点火;每天卫星处于升交点附近时,北侧的电推力器轮流点火;每天卫星处于降交点附近时,南侧电推力器轮流点火;卫星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南北位置保持的倾角修正,总点火时间对应每天南北位置保持所需的倾角修正量。本方案提高推进剂的使用效率,可满足GEO卫星的在轨位置保持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57137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1384631.9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电推进系统,包括:电推力器,每台所述电推力器推力方向指向卫星的质心,其中:在卫星背地板上定义一个矩形区域,矩形的几何中心位于卫星质心在背地板的投影交点,矩形的四条边分别与卫星X轴和Y轴垂直,四台电推力器位于矩形的四个顶点位置对称安装。以及一种故障情况下的在轨位置保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处于升交点附近时,北侧剩余的所述电推力器轮流点火;处于降交点附近时,南侧剩余的所述电推力器轮流点火;卫星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南北位置保持的倾角修正,每天剩余的所述电推力器的总点火时间对应每天南北位置保持所需的倾角修正量。使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自动获得电推力器点火位置和点火持续时间等参数,提高推进剂的使用效率,可满足GEO卫星的在轨位置保持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7432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59228.3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星网络拓扑自愈的实现方法,包括:激光终端A从本星平台获取本星姿态信息、星历信息及一段时间内的外推信息;激光终端A将本星星历信息封装为星间传输帧格式,帧格式中包括源地址与目的地址;激光终端A通过管控端口将星间传输帧发送给本星星载路由器;星载路由器通过星间路由转发,将星间传输帧送至邻星的星载路由器;邻星的星载路由器将星间传输帧转发至激光终端B管控端口;卫星B在收到卫星A星历后,根据自身位置与卫星A位置,计算自身激光头指向;激光星间链路双方卫星均重复上述步骤从而实现激光链路断链后激光头快速指向对端。本发明解决了采用激光星间链路的卫星星座面临的星间链路断链重建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3276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0974472.X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极轨卫星姿态偏置的极轨星座GEO干扰规避方法,针对当前极轨星座GEO干扰规避方法没有考虑星座覆盖连续性,有可能导致极轨星座业务中断的不足的问题,通过极轨星座卫星的姿态连续偏置实现GEO卫星的频率干扰规避,同时通过卫星姿态偏置规律的优化,使得极轨星座覆盖连续且覆盖交叠区余量最大,从而确保极轨星座覆盖连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89619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62735.9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低轨星座相位保持参数估计方法,属于卫星轨道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不直接利用星载GNSS定轨输出的轨道半长轴测量值,利用较高精度的纬度幅角测量值间接估计轨道半长轴平根,取得了不提高现有GNSS接收机定轨精度,即可满足卫星星座维持对轨道半长轴的高精度要求,避免了在卫星上配置价格更高的双频GNSS接收机;本发明通过对相对纬度幅角测量值转换为平根后进行多项式拟合,再利用相对纬度幅角平根与轨道半长轴平根之间的变化关系,对轨道半长轴平根的变化趋势进行多项式拟合并计算出拟合系数,从而间接估计任意时刻的轨道半长轴平根,取得了半长轴平根精度优于1m,满足任意半长轴衰减速率情况下基于单边漂移环控制策略均能完成星座相位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93276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0974472.X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极轨卫星姿态偏置的极轨星座GEO干扰规避方法,针对当前极轨星座GEO干扰规避方法没有考虑星座覆盖连续性,有可能导致极轨星座业务中断的不足的问题,通过极轨星座卫星的姿态连续偏置实现GEO卫星的频率干扰规避,同时通过卫星姿态偏置规律的优化,使得极轨星座覆盖连续且覆盖交叠区余量最大,从而确保极轨星座覆盖连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4323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09737.3
申请日:2016-0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808 , G05B13/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组合航天器姿态控制推力器布局优化方法,属于卫星姿态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推力器的安装方向为倾斜安装;其次在推力器关节处加装具有双自由度的万向节;进而由期望控制力矩,以燃料消耗最少和万向节转动角度为约束,设计推力器推力分配模型;最后根据敏感器所反馈的姿态角及姿态角速度的变化,通过相平面控制方法,控制推力器的开关及喷气时长。实现了航天器姿态的快速机动,并减少燃料的消耗,形成完整控制回路。本发明基于万向节的转动,带动推力器喷气方向的改变,有效的解决了由交会对接引起的质心大范围偏移进而造成的不稳定控制问题。本发明能够减少燃料的消耗,延长航天器在轨服务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992869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1910232046.9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15
Abstract: 一种星敏感器自动布局计算方法利用星历或黄赤夹角建立太阳点模型,利用CAD软件导入方法等建立卫星本体与天线、太阳翼、发动机羽流等卫星部件的卫星点模型,利用安装点位置与方位角建立星敏感器视场锥角模型,利用空间变换判断太阳点模型、卫星点模型与星敏感器视场锥角模型的关系,从而输出星敏感器有效视场锥角。通过遍历布局区域内星敏感器安装点位置与方位角,获得最大有效视场锥角,从而输出最优布局位置与方位角。
-
公开(公告)号:CN11567592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1385511.0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大型航天器平台系统,包括:若干个子平台,每个所述子平台具有相同的几何构型形式,所有所述子平台组成超大型阵列,形成特定的平面或曲面;核心平台,用于负责整个平台的管理和维护;保持系统,用于使所述核心平台与所述超大型阵列之间保持固定的几何关系。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在轨组装该系统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平台组装运输和维修困难的技术问题,能够灵活扩大或缩小平台整体的规模;发生故障的子平台可以从整个平台系统中分离,新的替代子平台可以与整个平台系统连接,因此,整个平台系统的可靠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0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372374.X
申请日:2024-03-29
IPC: G06F30/27 , G06F30/15 , G06F18/27 , G06F111/10 , G06F111/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高斯回归模型的星间激光链路预测模型建立方法,属于航空航天激光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实现方法为:对动力学模型输入参数进行不确定性参数化建模;结合动力学仿真得到的输出特征,分析输入参数灵敏度,获得对指向偏差不确定性影响较大的输入参数;基于上述灵敏度分析得到的灵敏度指标,通过基于高斯回归的代理模型方法,建立激光终端建链动力学代理模型,通过训练激光终端建链动力学代理模型得到未知参数的值,获得输入输出的映射关系。验证训练得到的激光终端建链动力学代理模型的准确性。使用验证后的激光终端建链动力学代理模型对激光通信卫星动力学过程进行预测并构建星间链路,提高星间链路对目标的捕获精度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