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98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77263.X
申请日:2024-05-2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6T5/70 , A61B5/00 , G06N3/0455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摘要: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荧光成像方法和荧光成像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信号积累荧光图像;将信号积累荧光图像输入至经训练的荧光成像模型,输出降噪后的目标荧光图像,其中,荧光成像模型是根据可导梯度下降模型和自适应门控降噪网络构建的,本公开的荧光成像方法有效提升了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的成像精度,可以广泛应用于血管成像、神经成像、肿瘤边界成像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4155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95991.8
申请日:2024-07-0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窥式近红外二区多谱段荧光成像方法及装置,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光学分子影像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待测胃肠道内发射白光和激发光,根据白光的探测范围和激发光的探测范围,分别利用白光相机、近红外一区荧光相机和近红外二区荧光相机对待测胃肠道进行并行图像采集,得到白光图像、近红外一区荧光图像和近红外二区荧光图像;分别对近红外一区荧光图像和近红外二区荧光图像进行伪色彩映射处理,得到近红外一区伪色彩荧光图像和近红外二区伪色彩荧光图像;根据近红外一区伪色彩荧光图像和近红外二区伪色彩荧光图像,对白光图像进行叠加处理,得到目标近红外一区荧光图像、目标近红外二区荧光图像和目标近红外多谱段融合荧光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80965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45124.7
申请日:2024-03-2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6T3/04 , G06V10/4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StyleGAN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图像转换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训练近红外二区b域图像生成器StyleGAN,将训练好的StyleGAN冻结参数;获取近红外二区a域图像和b域图像,近红外二区b域图像共两组样本集;将两组样本依次经过编码器和预训练的StyleGAN,分别得到转换的近红外二区b域图像,重构的近红外二区b域图像。为了借助StyleGAN强大的生成能力,编码器编码图像到其隐空间学习内容语义特征和风格特征的编码表示。在无监督场景和仅在目标域预训练的StyleGAN中实现了近红外二区荧光图像的转换,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促进了荧光成像的临床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02261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1328778.1
申请日:2021-11-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属于磁粒子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框架的三维磁粒子成像重建方法、系统和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技术随着分辨率提高带来的系统矩阵复杂度过高难以实时进行成像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通过校准程序获得系统矩阵并基于测量信号、待重建的磁纳米粒子浓度和所述系统矩阵构建MPI重建逆问题,将MPI重建逆问题在贝叶斯框架下转化为最大后验概率估计问题,引入磁纳米粒子分布的稀疏先验和噪声分布的Gamma先验,通过求解待重建的磁纳米粒子浓度的最大后验概率分布进而获得磁纳米粒子的浓度分布完成重建。本发明加快了超大系统矩阵维度下的重建速度和重建实时性,提高重建精度,进一步提升MPI成像系统的实用性和临床转化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78863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218006.X
申请日:2024-02-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6T11/00 , G06T3/4076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脉冲方波激励的超分辨磁粒子成像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脉冲磁粒子成像的分辨率依然较低的问题。本方法包括:组成单像素超分辨系统矩阵;采集待成像对象的磁粒子信号,作为第一信号;对第一信号校正并截取校正后的第一信号的波形的上升段和持平段的磁粒子信号,作为第二信号;将第二信号对时间积分,按聚焦场的磁场自由点位置进行网格填充,得到初步重建图像;获取初步重建图像的一个非零像素并截取非零像素对应信号的持平段,作为第三信号;结合单像素超分辨系统矩阵将第三信号分解为不同偏置场下的粒子信号,进而得到超分辨的磁粒子重建图像。本发明提升了现有的脉冲磁粒子成像的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7103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5842.6
申请日:2023-12-0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6T7/90 , G06T3/4007 , G06T3/4046 , G06V10/26 , G06V10/80 , G06V10/82
摘要: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层级级联网络的数字病理图像细胞核实例分割方法,旨在解决当前方法不能够胜任样本量较小的细胞核标注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对全视野数字病理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编码处理,得到M个层级的层级特征金字塔;对第一个层级的的层级特征金字塔进行语义分割并依次进行采样、掩码实例化,进一步得到第一边界框;根据M个层级的层级特征金字塔对应的位置,提出锚框候选框,进一步得到第二边界框;对M个层级的层级特征金字塔进行局部特征、全局特征提取;然后进行三重卷积优化后,进行非极大值抑制处理,得到细胞核实例分割结果。本发明能够适用于标注量较小的情况,实现细胞核的实例检测与分割。
-
公开(公告)号:CN11753067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410005000.4
申请日:2024-01-0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IPC分类号: A61B5/0515
摘要: 本发明属于磁粒子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弛豫矫正的磁粒子成像分辨率提升系统、方法及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MPI成像中存在的弛豫效应,进而导致重建的MPI图像的分辨率不足的问题。本系统包括:基于电磁线圈的MPI成像设备、注满磁纳米粒子的点状样本、待成像对象、控制处理器;基于电磁线圈的MPI成像设备和控制处理器之间通过线缆或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连接;控制处理器生成基于电磁线圈的MPI成像设备的扫描参数;控制处理器包括弛豫时间计算模块、弛豫核计算模块、矫正模块、图像重建模块。本发明通过引入弛豫权重矩阵,能够有效抑制弛豫效应带来的分辨率下降问题,简单、高效地提高了重建图像的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924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67635.8
申请日:2023-11-0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R33/12
摘要: 本发明属于磁粒子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多线圈信号增强的大孔径三维磁粒子成像装置和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成像灵敏度和成像视野的矛盾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无磁场区生成模块、无磁场区驱动模块、电流发生模块、外置信号机械补偿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和图像重建模块;无磁场区生成模块用于产生无磁场区域;无磁场区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无磁场区域移动;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磁场区域产生的信号;外置信号机械补偿模块用于抵消直接馈通信号;图像重建模块用于将调整后的信号进行重建。本发明一方面可以精准抵消直接馈通信号,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频谱信号,用于高灵敏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693459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83285.2
申请日:2023-09-1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6T3/40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4
摘要: 本发明属于磁粒子成像的空间分辨率提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FDNN模型的磁粒子成像空间分辨率提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进行磁粒子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提升时存在成像灵敏度或对比度降低、采集系统矩阵耗时长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待进行空间分辨率提升的低空间分辨率MPI图像,作为输入图像;将输入图像输入训练好的FDNN模型中,得到高空间分辨率图像;其中,FDNN模型包括频率分离单元、低频信息处理单元、高频信息处理单元。本发明在进行磁粒子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提升时避免了优
-
公开(公告)号:CN11710024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90430.4
申请日:2023-10-2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IPC分类号: A61B5/0515 , A61B5/107 , A61B5/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磁纳米粒子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室温超导的人体尺寸单边磁纳米粒子成像设备及方法,在不提高设备复杂度的情况下,优化人体尺寸单边磁纳米粒子成像设备的灵敏度、空间分辨率、成像速度和成像视野。本发明包括:承载待检测对象的床体单元;在扫描视场区域中心处产生磁场自由区域,并激励磁纳米粒子产生待检测对象对应的感应电压信号的驱动单元;接收感应电压信号并进行滤波和放大的接收单元;滤波并傅里叶变换后进行图像重建的数据处理单元。本发明采用室温超导材料生成大范围、均匀的磁场,同时设置多组激励线圈,实现大范围定位筛查和小范围精准定量,具有更多疾病监测应用场景,具有较高的检查和诊断精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