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滑坡稳定状态识别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1185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16792.7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滑坡稳定状态识别方法,包括:通过无人机摄影测量对边滑坡进行固定时间间隔航拍,建立DOM模型、DSM模型和三维点云模型,开展边滑坡边界识别,识别裂缝发展及位置分布;通过修正重力方向的iCSF法对点云数据进行滤波,获取边滑坡可视化位移场;采用裂缝监测装置,对裂缝发展状况进行测量、记录;对边滑坡区域,边滑坡前缘、边滑坡后缘及边滑坡中部关键位置监测点和裂缝发展开展动态连续监测,记录和识别边滑坡裂缝发展和变形状况,对边滑坡发展阶段进行初步识别;综合得到的边滑坡裂缝发展状况和得到的变形状况对边滑坡所处状态进行进一步识别;能够及时、准确捕捉边滑坡裂缝、变形发展趋势,对地形复杂区域适应性强。

    一种三维复杂离散裂隙网络精细化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47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11855752.1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复杂离散裂隙网络精细化建模方法,包括:通过函数拟合的方式获取节理组的组数以及每组节理组的倾向倾角、间距、迹长、桥长的分布规律;确定需要生成离散裂隙网络模型的区域,通过判断是否为凹体,如果为凹体,需要将其分割为多个凸体;根据得到的间距、迹长、桥长的分布规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生成满足分布规律和大小值范围的随机数;将得到的随机数存放在矩阵中;生成三维离散裂隙网络初步模型;将分布在指定区域外的节理面删除,得到三维离散裂隙网络精细化模型;生成的离散裂隙网络模型与真实的节理分布情况更接近,可满足更复杂的工程实际需求,适用性更强更为精细,提高了三维复杂离散裂隙网络模型的建模效率。

    一种基于三维点云的结构面智能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72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68954.X

    申请日:2024-01-17

    Abstract: 一种基于三维点云的结构面智能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结构面发育的区域,通过无人机遥感获取该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计算每个点的法向量;将每个点的法向量作为输入参数,采用DBSCAN算法聚类得到节理组数;对于每组节理组内的点,将点坐标作为输入参数,再次采用DBSCAN算法聚类得到单独的结构面;计算每个结构面的法向量和产状,并采用面积加权平均得到每组节理组的产状。该方法对无人机获取的点云数据无需滤波、去噪等工作,可在聚类的过程中自动剔除噪音点,在结构面识别过程中仅使用了一种算法,更为方便简洁,在识别之前无需知道节理组数量,所得结果更为客观,并可为后续计算模型建立和工程稳定性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一种滑坡涌浪灾害防御系统及其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5074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254902.4

    申请日:2021-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坡涌浪灾害防御系统,包括浮于水面的数量不少于个的浮托条组及位于水底的多个块桩;每个浮托条组由多个沿山体岸坡水体边缘呈链状布置的浮托组成,浮托条组内的多个浮托之间通过水平柔性系固定结构连接,浮托条组两端的浮托通过柔性系固定结构固定于岸坡;水下块桩用于阻挡滑坡体向库区中央的滑动,对滑坡体的水下运动起到制动作用;浮托通过多节的垂向柔性系固定结构与水下块桩进行连接;还公开对应布置方法;本发明的水下块桩链式结构能够有效控制滑坡体的水下滑动距离,起到吸收滑坡体动能的作用,费用经济,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一种岩体结构破坏模式的快速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679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1328786.6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体结构破坏模式的快速识别方法,包括:通过地应力测量确定岩体所处环境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通过岩石直剪试验确定岩石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取岩体中典型结构面进行结构面回弹试验和剪切试验,确定结构面的回弹强度和基本摩擦角;统计结构面分布形式,确定结构面粗糙度和结构面法线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夹角β;假定结构面满足Barton‑Bandis屈服准则,获得结构面破坏判据;假定岩石满足Mohr‑Colomb屈服准则,获得岩石破坏判据;将岩石抗剪强度参数代入岩石破坏判据,将结构面物理力学性质参数代入结构面破坏判据,综合判断岩体结构破坏模式;避免了复杂的有限元计算和室内试验,具有操作简便、计算精度高、工程适用性强的优点。

    一种滑坡涌浪灾害防御系统及其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5074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1254902.4

    申请日:2021-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坡涌浪灾害防御系统,包括浮于水面的数量不少于个的浮托条组及位于水底的多个块桩;每个浮托条组由多个沿山体岸坡水体边缘呈链状布置的浮托组成,浮托条组内的多个浮托之间通过水平柔性系固定结构连接,浮托条组两端的浮托通过柔性系固定结构固定于岸坡;水下块桩用于阻挡滑坡体向库区中央的滑动,对滑坡体的水下运动起到制动作用;浮托通过多节的垂向柔性系固定结构与水下块桩进行连接;还公开对应布置方法;本发明的水下块桩链式结构能够有效控制滑坡体的水下滑动距离,起到吸收滑坡体动能的作用,费用经济,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