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24460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010856507.2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推进系统的多层组件,包括间隔铺设的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其中:所述第二材料层在多层组件的接地端部和搭接端部处被移除,暴露出所述第一材料层;以及所述第一材料层在多层组件的接地端部和搭接端部处直接接触,和/或通过导电部件连接,实现了第一材料层之间简单的多层隔热组件的接地结构,简化了多层的制作和装配工艺。能够简化多层的制作和装配工艺,解决长条状管路多层隔热组件因形状不易铆接接地片的难题,简化了管路多层的接地流程并保证了其充分有效接地,从而有效减小卫星推进系统充电、放电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91853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823448.9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载及地面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包括:航天器安装板,其内表面上固定一个或多个星载单机;星载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被布置在航天器安装板内,其被配置为与所述航天器安装板进行热传递,并均匀所述航天器安装板各个区域的温度;地面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被布置在航天器安装板的外表面,其被配置为与所述航天器安装板进行热传递,并带走所述航天器安装板的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96493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23458.2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单相流体回路的卫星地面测试舱,包括:一个或多个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每个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中放置一个或多个测试单机;流体管路,被配置为流经所述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并带走所述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的热量;温度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闭环控制所述流体管路中冷却液的温度;流体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闭环控制所述流体管路中冷却液的流量和流速。
-
公开(公告)号:CN112034873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010910167.7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5D1/49 , G01S19/13 , G01S19/01 , G05D1/46 , G05D101/10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EO导航卫星热控系统,MEO导航卫星包括由多个星体结构板围成的平台舱和载荷舱,其中所述MEO导航卫星的+X面指向太阳,所述MEO导航卫星的+Z面指向地心,所述MEO导航卫星热控系统包括:包裹所述平台舱的平台舱+Y散热区、平台舱‑Y散热区、平台舱‑Z散热区及平台舱+Z散热区;以及包裹所述载荷舱的载荷舱+Y散热区、载荷舱‑Y散热区、载荷舱‑X散热区、载荷舱+Y扩展散热区及载荷舱‑Y扩展散热区,其中所述载荷舱‑X散热区内部设置多个载荷舱‑X板,载荷舱‑X板上的设备通过所述载荷舱‑X散热区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377686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209183.4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核动力平台非核在轨验证方法,包括:由核动力模拟模块通过聚光镜和非核热源执行核源模拟以产生热能,并由高温热管将热能传递到热电转换模块;由所述热电转换模块通过热电效用材料和斯特林发电机将高温热管传递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由核源散热模块通过展开式辐射器将核废热排散至空间;以及由电源管理模块通过电源控制器、太阳电池阵和蓄电池组执行电源转换和整星电源供应。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空间核动力平台的高温传热、热电转换、大功率散热和电源管理的在轨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193016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10823444.0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5D2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载单机差异化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第一单机模块,被配置为与航天器安装板之间导热;第二单机模块,被配置为通过闭环传导模块与辐射器之间导热;所述第二单机模块的元器件的最大正常工作温度小于所述第一单机模块的元器件的最大正常工作温度;所述第二单机模块的元器件的最小正常工作温度大于所述第一单机模块的元器件的最小正常工作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2446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856507.2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推进系统的多层组件,包括间隔铺设的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其中:所述第二材料层在多层组件的接地端部和搭接端部处被移除,暴露出所述第一材料层;以及所述第一材料层在多层组件的接地端部和搭接端部处直接接触,和/或通过导电部件连接,实现了第一材料层之间简单的多层隔热组件的接地结构,简化了多层的制作和装配工艺。能够简化多层的制作和装配工艺,解决长条状管路多层隔热组件因形状不易铆接接地片的难题,简化了管路多层的接地流程并保证了其充分有效接地,从而有效减小卫星推进系统充电、放电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93016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23444.0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5D2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载单机差异化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第一单机模块,被配置为与航天器安装板之间导热;第二单机模块,被配置为通过闭环传导模块与辐射器之间导热;所述第二单机模块的元器件的最大正常工作温度小于所述第一单机模块的元器件的最大正常工作温度;所述第二单机模块的元器件的最小正常工作温度大于所述第一单机模块的元器件的最小正常工作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79544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861985.2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载激光通信终端热试验工装及试验方法,包括:第一热流模拟模块,被配置为对星载激光通信终端的承载部件直接施加热流;第二热流模拟模块,被配置为对星载激光通信终端的滤光片间接施加热流;支撑系统,被配置为对所述星载激光通信终端和所述第二热流模拟模块进行支撑,对所述第一热流模拟模块进行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85954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17081.2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航天器大功率微波系统关键部位的热控设计方法,根据微波系统关键部位各个设备的性能参数,确定各个设备的安装方式以及热控方案。其中,安装方式包括直接安装以及导热安装两种,热控方案则可以为以下方案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结合:根据设备的热耗,设计并布置热管网络;对设备的表面进行黑化处理;布置扩热板,以扩大设备的导热面积;以及热管接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