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纳间歇性能源的储能式地热供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5486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1910786270.2

    申请日:2019-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纳间歇性能源的储能式地热供暖系统,包括蓄热装置、调峰板式换热器、供暖板式换热器、放热板式换热器、地热水循环泵、供暖热水循环泵和放热循环泵;蓄热装置,将间歇性能源转换为热能并储存在其蓄热材料中;在供暖季节通过放热循环泵、调峰板式换热器把蓄热材料中的热量释放到供暖热水管网中为建筑物提供调峰热能;在非供暖季节通过放热循环泵、放热板式换热器把蓄热材料中的热能释放到地热水中并储存在地热储中。本发明解决了不稳定间歇性能源跨季节储存、与建筑供暖稳定热源需求匹配、供暖梯级利用、供暖热网调峰等间歇性能源与建筑供暖系统之间的”源‑荷”耦合问题,适用于具有一定地热水资源的各类建筑供暖系统。

    一种谷电蓄热高温热泵蒸汽系统和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464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544322.2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蒸汽发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谷电蓄热高温热泵蒸汽系统和运行方法,包括:谷电蓄热锅炉、高温热泵单元、闪蒸器和喷射器。具体地,谷电蓄热锅炉具有保温功能且所述谷电蓄热锅炉内设有加热器;高温热泵单元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第一节流阀,所述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第一节流阀通过管道形成第一回路;闪蒸器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凝器形成第二回路,所述闪蒸器通过所述冷凝器与所述高温热泵单元进行热量交换;喷射器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谷电蓄热锅炉和所述闪蒸器的蒸汽出口连通。本发明能够用低谷电和工业余热产生工业用蒸汽,降低蒸汽的生产成本。

    一种非共沸有机朗肯-双喷射冷热电联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5275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0786317.5

    申请日:2019-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共沸有机朗肯‑双喷射冷热电联供系统,包括膨胀机、喷射器、冷凝器、喷射回热器、储液罐、工质泵、发生器、节流阀、蒸发器和调节阀;膨胀机的乏气出口与喷射器的工作流体进口相连,喷射器的出口经冷凝器与喷射回热器的引射流体进口相连,喷射回热器的出口经储液罐后,一路依次经工质泵、发生器与膨胀机的蒸气进口相连,另一路依次经节流阀、蒸发器与喷射器的引射流体进口相连,膨胀机的抽气口经调节阀与喷射回热器的工作流体进口相连。本发明利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在换热器内的温度滑移特性降低系统的不可逆损失,采用喷射回热器达到高效换热和增压的目的,回收膨胀机抽气的热量,降低了工质泵功耗,提高系统效率及技术经济性。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风光地零碳综合能源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9171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433432.8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风光地零碳综合能源系统及方法,涉及能源调度技术领域,蓄电池把间歇性风光电力转换为化学能储存,为直流地源热泵机组和建筑物日常设备、照明等运行供应电力;直流地源热泵机组,既可直接消纳风光电力也可在缺风光的情况下通过电池组驱动压缩机运行为建筑物提供冷热量:在供暖季节利用浅层换热器和中深层换热器提取地热储存在蓄热水箱中为建筑物供暖,在空调季节利用浅层换热器散热制冷储存在蓄冷水箱中为建筑供冷,在过渡季节利用浅层换热器提取地热储存在中深层热储中提供中深层跨季节储热。本发明解决了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稳定输出、风光地多能融合、跨季节地下储热、建筑能源供需时间匹配的问题。

    一种可中间排液的板式冷凝器

    公开(公告)号:CN111457753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242520.9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中间排液的板式冷凝器,包括若干A型换热板、若干B型换热板、中间排液管、侧封板、上箱体和下箱体;A型换热板和B型换热板交替排列,形成交替排列的蒸气流道和冷却水流道;侧封板连接在换热板排的两侧以密封流道;上箱体和下箱体分别连接在换热板排的上下两端,构成蒸气流道和冷却水流道的出入口;A型换热板的中部设置有V形气液分离腔,V形气液分离腔位于蒸气流道的上端面的中部设有气液入口,下端面的两端设有气体出口;中间排液管与各V形气液分离腔的底部相连通。本发明可以加快排液速度,减小附着在板片上的冷凝液膜的厚度,降低液膜的导热热阻,增大板式冷凝器的相变传热系数。

    一种动态预测性机器学习型空调节能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9457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10401620.1

    申请日:2020-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态预测性机器学习型空调节能控制方法,通过获取环境参数、用户习惯和节假日规律等多特征变量,通过双种群粒子群训练集优化支持向量机中央空调负荷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确度和参数寻优性能;以空调系统运行能耗最小化为目标,构建全局参数寻优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既满足了中央空调系统综合能耗最优化,又能实现动态预测性智能化管理和稳定性运行。

    一种太阳能与天然气冷能联合超临界发电以及蓄能耦合利用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8531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1203257.6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与天然气冷能联合超临界发电以及蓄能耦合利用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中高温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天然气低温冷能发电系统和压缩空气蓄能系统。本发明通过中高温太阳能热发电和天然气低温冷能发电两段高效超临界发电循环,利用天然气接收站的低温冷能做为太阳能中高温太阳能热发电的冷源对做功后的工质进行冷凝,利用乏汽作为低温发电的热源,利用余热作为压缩空气储能的冷热源,通过蓄热系统保持太阳能热发电的稳定电力输出,通过压缩空气储能实现了用户侧需求响应,通过数个提质换热器实现冷热互补,通过超临界气体发电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潜热损失。

    一种海岛人造多孔体系地热能电淡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1815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354683.3

    申请日:2019-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岛人造多孔体系地热能电淡联产系统,包括设置在地下的致密岩石层中间的人造多孔体系、地热井、发电装置以及净水装置,地热井贯穿致密岩石层与人造多孔体系,发电装置包括闪蒸罐、汽轮机以及发电机,闪蒸罐的入口与地热井连接,净水装置包括淡水罐与冷凝器,汽轮机与冷凝器的热介质入口连接,淡水罐与冷凝器的热介质出口连接,冷凝器的冷介质入口与供水泵连接,冷介质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排水管连接,另一路连接至地热井内。本发明采用地热能源作为热源,其输出温度稳定,通过人造多孔体系的强化换热,大幅度提高地热单井发电功率和淡水产量,可在大多数岛屿利用,并能同时发电和产淡水。

    一种可中间排液的板式冷凝器

    公开(公告)号:CN11145775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42520.9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中间排液的板式冷凝器,包括若干A型换热板、若干B型换热板、中间排液管、侧封板、上箱体和下箱体;A型换热板和B型换热板交替排列,形成交替排列的蒸气流道和冷却水流道;侧封板连接在换热板排的两侧以密封流道;上箱体和下箱体分别连接在换热板排的上下两端,构成蒸气流道和冷却水流道的出入口;A型换热板的中部设置有V形气液分离腔,V形气液分离腔位于蒸气流道的上端面的中部设有气液入口,下端面的两端设有气体出口;中间排液管与各V形气液分离腔的底部相连通。本发明可以加快排液速度,减小附着在板片上的冷凝液膜的厚度,降低液膜的导热热阻,增大板式冷凝器的相变传热系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