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2262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77578.1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门密封件表面的复合涂层,该涂层以阀门密封件为基体,是由基体表面自下而上依次层叠排列的Cr层、由Cr与Cr2N混合形成的Cr/Cr2N层、Cr2N层、由Cr2N与CrN混合形成的Cr2N/CrN层,以及CrN层组成的。与现有的单一结构的CrN涂层相比,本发明采用多层梯度的复合涂层提高了涂层的承载抗磨能力与耐腐蚀性能。另外,本发明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制备该复合涂层,通过控制氩气流量、氮气流量以及沉积时间在基体表面依次沉积得到各层,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实现批量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366712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110301876.6
申请日:2011-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B01D6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低压强制Cassie态效应改变微孔膜润湿性的方法,该方法为:在室温下,利用100~300Pa的相对压力,诱导孔径为10~100μm的微孔膜上液滴由Wenzel态向Cassie态转变,改变微孔膜界面润湿特性。在进行上述步骤之前,优选采用表面改性技术对微孔膜进行表面修饰。相同微孔结构下,改性后微孔膜表面上液滴的接触角越大,微孔膜强制Cassie态的临界压力越小。本发明为设计超疏水表面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与一般超疏水表面相比,降低了对低表面能物质和表面微米纳米精细结构的依赖程度,降低了在外部压力与表面精细结构受破坏时表面超疏水作用失效几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024899B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010291236.7
申请日:2010-09-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颗粒复合碲化铋基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颗粒复合碲化铋基热电材料以碲化铋热电材料为基体,在基体中掺杂纳米颗粒,所述的纳米颗粒是导电氧化物纳米颗粒。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导电氧化物纳米颗粒作为第二相与碲化铋基合金基体进行复合,该导电氧化物纳米颗粒一方面能够增强对低频声子的选择性散射,从而有效降低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晶格热导率,另一方能够提高材料的电导率,因此,整体调控效果使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热电优值ZT得到了提高,从而优化了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979688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10270811.5
申请日:2010-08-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L3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电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SiO2纳米颗粒复合笼状化合物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粒径为50nm~300nm的SiO2纳米颗粒复合到笼状化合物中,通过添加适量的SiO2纳米颗粒,实现调控笼状化合物热电材料电输运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晶格热导率,最终达到改善笼状化合物热电材料热电性能的目的;另外,本发明SiO2纳米颗粒复合笼状化合物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克服了传统的制备方法易于引入其他杂质、以及复合的第二相颗粒不易分散、易于团聚的缺点,使尺寸为纳米级的SiO2颗粒分散均匀地复合到笼状化合物热电材料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979688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1010270811.5
申请日:2010-08-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电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SiO2纳米颗粒复合笼状化合物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粒径为50nm~300nm的SiO2纳米颗粒复合到笼状化合物中,通过添加适量的SiO2纳米颗粒,实现调控笼状化合物热电材料电输运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晶格热导率,最终达到改善笼状化合物热电材料热电性能的目的;另外,本发明SiO2纳米颗粒复合笼状化合物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克服了传统的制备方法易于引入其他杂质、以及复合的第二相颗粒不易分散、易于团聚的缺点,使尺寸为纳米级的SiO2颗粒分散均匀地复合到笼状化合物热电材料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192561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210005814.5
申请日:2012-0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纳织构化类金刚石-离子液体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在硅片表面获得具有多种形貌不同几何参数的微/纳织构化规则形貌,然后通过磁控溅射气相沉积技术,在硅片表面获得织构化类金刚石薄膜,最后通过浸渍-提拉技术在织构化类金刚石薄膜表面组装一层离子液体有机润滑薄膜。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薄膜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大大提高了常规类金刚石薄膜的稳定性和减摩抗磨性能,摩擦系数大幅度降低,耐磨性显著提高。该技术有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卫生、环境控制、数字通讯、自动控制、信息仪器传感技术、通讯卫星和国防军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994155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010564073.5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相掺杂的碲化铋基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碲化铋基热电材料以碲元素、铋元素和掺杂元素组成的碲化铋基热电材料为基体,在基体中掺杂纳米相所述的纳米相是一维纳米相,所述的一维纳米相的质量占基体质量的0.01%到5%。其中一维纳米相优选凹凸棒土、氧化锌纳米线、单臂碳纳米管或多壁碳纳米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碲化铋基热电材料在整个温区范围内大幅度降低了晶格热导率,从而大大提高了ZT值,改善了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相比球磨或液相等其它方法,不易引入杂质,使一维纳米相在基体中均匀、交错分布,能有效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024899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291236.7
申请日:2010-09-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颗粒复合碲化铋基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颗粒复合碲化铋基热电材料以碲化铋热电材料为基体,在基体中掺杂纳米颗粒,所述的纳米颗粒是导电氧化物纳米颗粒。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导电氧化物纳米颗粒作为第二相与碲化铋基合金基体进行复合,该导电氧化物纳米颗粒一方面能够增强对低频声子的选择性散射,从而有效降低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晶格热导率,另一方能够提高材料的电导率,因此,整体调控效果使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热电优值ZT得到了提高,从而优化了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994155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564073.5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相掺杂的碲化铋基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碲化铋基热电材料以碲元素、铋元素和掺杂元素组成的碲化铋基热电材料为基体,在基体中掺杂纳米相所述的纳米相是一维纳米相,所述的一维纳米相的质量占基体质量的0.01%到5%。其中一维纳米相优选凹凸棒土、氧化锌纳米线、单臂碳纳米管或多壁碳纳米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碲化铋基热电材料在整个温区范围内大幅度降低了晶格热导率,从而大大提高了ZT值,改善了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相比球磨或液相等其它方法,不易引入杂质,使一维纳米相在基体中均匀、交错分布,能有效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942638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299374.X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23C1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可控粘附性疏水金表面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用自然界生物材料为模板,通过软印章技术法和表面化学修饰法相结合,制备出具有可控粘附性的,并与生物原型表面微织构相一致的疏水金表面,采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表面微织构是典型的微、纳二元结构。获得了具有荷叶和水稻叶表面正、反形貌的微、纳二元织构的金表面。具有不同仿生微、纳织构的金表面对水滴表现出不同的粘附性,可以用于工程设计和仿生机器人等设计。正形貌微织构的金表面,具有滚动性疏水性质,反形貌的金表面,具有粘附性疏水性质,可作为“机械手”实现微量液滴的无损运输、液体携带材料和生物微量溶液移液管等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