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49173B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510195084.3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连云港市房屋安全鉴定管理中心
IPC: G01N5/04
Abstract: 一种测定脱硫石膏中亚硫酸钙和碳酸钙含量的方法,属于一种测定亚硫酸钙和碳酸钙含量的方法。方法是将充分氧化处理的脱硫石膏和未氧化处理的脱硫石膏分别用稀盐酸溶液溶解,用分析天平测定其各自溶解过程的失重量,根据充分氧化处理的脱硫石膏的质量损失推算脱硫石膏中碳酸钙的含量,根据未处理的脱硫石膏的质量损失推算脱硫石膏中亚硫酸钙和碳酸钙的总含量,两者的差值即为脱硫石膏中亚硫酸钙的总含量;由于脱硫石膏中亚硫酸钙的存在对硅酸盐水泥凝结时间和强度有较大影响,通过亚硫酸钙和碳酸钙含量的测定,可以判断脱硫石膏对硅酸盐水泥的缓凝效果,推动对脱硫石膏这种工业废渣进行大规模使用。优点:测定方法简单、结果准确、测定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46786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312625.2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变频调速‑高速开关的大型井架纠偏多点同步电液控制系统,适用大型井架的纠偏复位,包括多套变频调速‑高速开关高压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其中每套高压液压系统包含多只高压双作用油缸,共同顶升井架的支腿,采用中央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多套液压系统并行工作的架构,便于系统扩展和组网,以满足不同点数的同步控制。所发明的多点同步电液控制系统具有同步精度高、同步点数多、系统体积小、节能效果好、安全性高等诸多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4763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339013.1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郑州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立柱导向定位的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根据设计图纸获取计算参数;S20通过计算参数获得承台顶面矩形面的四个顶点的计算理论位置点位坐标,通过近似计算将四个计算理论位置点位坐标转换为四个近似理论位置点位;S30使用激光导向仪获得实际位置点位,根据任意一实际位置点位与相应的计算理论位置点位的距离m与允许误差[D]的大小判断是否需要对立柱进行调整,当需要调整时输出立柱顶部预留钢筋水平位移量、立柱垂直度变化和顶面中心点高程变化。本发明的一种预制立柱导向定位的调整方法,可快速的完成立柱的调整安装工作,满足与盖梁拼接的精度要求,无需进行高空作业,以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性、工作效率和施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59052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58184.6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受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破坏模式识别方法,属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破坏模式识别领域。步骤:建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与剥落损伤语义分割数据集;构建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与剥落损伤像素识别的深度学习语义分割全卷积网络;训练和验证构建的深度学习语义分割全卷积网络;采用训练和验证的深度学习语义分割全卷积网络模型进行受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表面图像中的裂缝与剥落损伤像素识别;提取识别出的图像中的受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或斜截面破坏的特征;根据识别出的正截面或斜截面的特征进行受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破坏模式识别。无需昂贵的检测设备,提高了受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破坏模式识别的自动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1401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99378.4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T3/4053 , G06N3/0464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SRGAN的X射线焊缝缺陷图像重建方法,涉及焊缝缺陷图像重建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包括:S1.构建X射线焊缝缺陷图像数据集HRdata,包括低分辨率‑高分辨率图像,通过对GDXray数据集进行图像重组处理,得到若干640×640的焊缝缺陷图像;S2.采用残差块结构N‑SPPF替换SRGAN网络生成器结构中的残差块,采用基于ShuffleNet v2网络获取内容损失替换SRGAN网络中基于VGG网络的获取内容损失;S3.采用GAMattention注意力机制替换原SRGAN网络生成器结构中的PReLU激活函数层和BN层。本发明通过改进SRGAN优化了网络训练过程,使得重建结果的特征表示更加突出,并为之后针对超分辨重建图像做进一步的检测、识别和分析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与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971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10882128.4
申请日:2016-10-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F16L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力可变浮箱及其应用,该浮力可变浮箱包括:外壳、排气阀、进水阀,并设有一个主仓、两个第一水压仓和两个第二水压仓,通过排气阀、进水阀调整浮箱自身浮力;利用浮力可变浮箱完成长距离管道的拼接和沉放。本发明实现浮箱浮力大小的实时可控,用途广泛,特别适用于水利工程中的管道的施工,使用本发明的管道沉放方法,施工过程简单、安全性能高、所需船舶较少,可调性高、方便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24701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610656659.1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中铁十局集团第十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市水利局 , 无锡市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长距离输水管道拼接、沉放系统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输水管上可改变浮力大小的可控浮箱装置,设置在管桩上的支撑平台,设置在支撑平台上用于辅助起吊沉放输水管的辅助起重装置,还包括指挥中心和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测的测控机构,所述的测控机构将数据传输给指挥中心,所述的测控机构包括吊载测量装置、高程测量装置和液位测量装置,所述的吊载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输水管重力的变化,所述的高程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输水管高度下降的位移,所述的液位测量用于测量输水管相对于水面的高度。本发明的输水管道沉放系统及其沉放方法施工过程简单、安全性能高、所需船舶较少,可调性高、方便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61963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31135.9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固废物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矿粉的粉土固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矿粉、氢氧化钙和硫酸钠在烘箱内烘干,然后充分研磨并过筛,研磨时间为40‑60min;S2:将步骤S1得到的粉料放入到搅拌机中,并向搅拌机内加入改性复合纤维粉末,控制搅拌机的转速为200‑300r/min,搅拌10‑20min;S3:将步骤S2中混合后的粉体置于密封袋内常温保存,形成基于矿粉的粉体固化剂。本发明通过利用矿渣制备的矿粉作为加固剂的主要原料,极大的提高了工业固废物的资源利用率,同时通过纤维的复合,保证制备的加固剂应用粉土时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11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83850.5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16C60/00 , G06F111/10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扩展有限元的圆钢管相贯节点高周疲劳数值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相贯节点试件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规格尺寸,在软件平台中建立含初始裂纹的圆钢管相贯节点数值模型;利用扩展有限元法和水平集函数,定义裂纹区域,以求取裂纹前沿应力强度因子;施加荷载和边界条件;建立相贯节点高周疲劳裂纹扩展程序;将高周疲劳裂纹扩展程序植入软件平台进行运算;对模拟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相贯节点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曲线,并将结果与试验对比,验证模拟结果的有效性。本申请避免了有限单元法在模拟此问题时每扩展一个增量步就需网格重构。
-
公开(公告)号:CN103954465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84914.8
申请日:2014-05-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网格结构连续性倒塌、冲击实验平台,包括空间网格结构模型、反力架、钢丝绳以及堆载托盘、冲击物、试验释放控制台,其中,反力架为由H型钢构件组成钢架,包括顶层平台和底层平台;在连续性倒塌试验时,空间网格结构模型安装在反力架顶层平台上,通过在空间网格结构模型上安装钢丝绳与堆载托盘实现加载;在冲击试验时,结构模型安装在底层平台上,钢丝绳两端与冲击物和试验释放控制台连接,且该钢丝绳中部与顶层平台的一个连接点以滑轮方式连接。本发明装置可以实现快速组装,在试验完成后拆分成部分,减少占用实验室场地,此外,还可以做多种规格的空间网格结构模型的连续性倒塌、冲击实验,增加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