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0828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17271.5
申请日:2023-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似模拟的巨厚覆岩下采区合理尺度确定方法,先根据矿井钻孔柱状图确定巨厚覆岩的厚度和位置,确定合适的几何相似比并铺设二维相似模拟实验架;在实验架内依次布置n个模拟工作面;从第二个工作面开始,在煤层中部布置应力计;依次开挖各工作面,每次开挖后记录所有应力计数值并得到各工作面开挖后支承压力峰值;将不同开采尺度下支承压力峰值绘制成开采尺度‑支承压力峰值曲线,求得相邻两次开挖后的支承压力峰值变化量,并计算得到支承压力峰值变化率,并依据支承压力峰值变化率的大小确定巨厚覆岩下采区合理尺度。这样既能保障采区的生产能力降低开拓成本,又能避免因为采区尺度过大导致覆岩运动诱发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868871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50990.1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波速区划分的煤矿微震监测系统定位精度提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目标矿井布置微震监测系统,在井下和地面布置拾振传感器,并测量出各传感器坐标;步骤2:根据矿井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以及震动波在不同区域波速值的不同进行区域划分,根据区域划分结果构建三维波速区划分模型;步骤3:采用放炮震源的方式计算出各波速区波速值;步骤4:首先采用实体区波速V1作为系统各传感器初始波速值对震源进行定位,计算出初始位置0(X0、Y0、Z0);根据震源初始位置和各拾振传感器位置,按照其两者中间所穿过的不同波速区的距离,计算出各传感器波速;步骤5:采用新波速值重新计算震源位置。本发明震源定位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779330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0450363.X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微震监测的采掘工作面主裂隙方位分析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煤岩体破裂产生的微震数据;对所述微震数据进行层次聚类,获得目标震源群,其中,所述目标震源群包括若干类震源;获取所述目标震源群中所有震源的震源机制解,基于所述震源机制解获取震源方位角和震源倾角;对震源定位、所述震源方位角和震源倾角进行层次聚类,预测所述采掘工作面主裂隙方位。本发明能够量化分析采掘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主裂隙的发育情况,实现对冲击地压危险的准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40041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26418.8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源震动波一体化融合的CT反演方法,采用主动源与被动源相互融合的方式,通过布设少量的人工震源获取该主动源数据,然后再获取微震监测系统监测采集的被动源数据,两者融合进行联合反演,从而得出反演结果;由于结合被动源的数据,因此反演时仅需布设少量的人工震源,故其反演时所需停工的范围较小;同时由于主动震源的加入,所需被动源数据大大减少,在保障反演精度的前提下,同时能缩短被动源CT的反演周期,从而无需每次等待较长的时间进行反演。故本发明在保证反演精度的前提下,既能减少人工震源的布设数量及其反演时需要停工的范围,而且能大大缩短被动源每次反演时所需的反演周期,便于对危险区域进行长期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88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568048.7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V13/00
Abstract: 一种矿井微震监测系统用矿震传感器的检验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先确定被检矿震传感器的频率和振动速度检验范围,然后设置信号发生器使振动发生装置生成设定的频率和振动速度的正弦振动;待振动发生装置稳定振动后,分别记录测振仪上至少10个的频率和振动速度数据,并计算被检矿震传感器的平均频率和平均振动速度,最后计算出其频率误差、振动速度误差、频率线性度和振动速度线性度;根据矿震传感器在矿井使用时的精度要求,当同时满足δf 0.8、δv 0.7时,则认定被检矿震传感器为正常的传感器。该方法能检验传感器的测量精准度,从而提高微震监测系统的使用精度,进而提升冲击地压矿井的矿震监测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99384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800840.0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3/12
Abstract: 一种基于大直径钻孔的煤体应力集中程度判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先确定定制气囊的直径及长度;在巷道实体煤侧施工大直径钻孔后,通过多功能数据采集仪测得n个大直径钻孔的初始状态的时间T0、开尔文温度K0、气囊压力P0和在回采期间的时间T、开尔文温度K和气囊压力P;计算n个大直径钻孔的钻孔相对变形量指标B、相对应力集中程度指标J、相对变形量指标偏差值δB、相对应力集中程度偏差值δJ;选定#imgabs0#或#imgabs1#的钻孔作为第二轮卸压目标区。该方法能降低下一轮大直径钻孔卸压的工程量,从而降低矿井的防冲成本,提升矿井的采煤效率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01126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83721.8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2 , G06T17/20 , G06T17/05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用于数值模拟的等效载荷施加方法,通过对建立的数值模型进行模型网格划分,并获得模型顶部网格的数量及各网格尺寸,提取模型顶部各网格中心点的坐标;然后采集位于模型顶部上方的相应地表的高程数据并将其进行网格数据化,得到地表网格,通过设置地表网格的几何参数,实现地表网格与模型顶部网格节点的一一对应,得到模型顶部各网格与其上方地表之间的地层厚度,并通过公式计算出模型顶部各网格上覆岩层产生的自重应力,最后将求解的自重应力等效施加至模型顶部各相应的网格上。本发明实现了对模型顶部的精细化非均匀的等效载荷施加,充分体现了起伏地表对于模型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26790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78132.6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震动波CT反演震源数据的筛选方法,先微震监测系统计算出主动源及被动源各自定位坐标,然后分别根据不同标准确定主动源及被动源各自定位坐标的定位误差,接着确定定位误差的等级分类标准,对各个主动源及被动源定位误差进行分类,完成初次震源数据筛选过程;将初级筛选后的震源数据根据各自所处位置的冲击危险性等级,分别被赋予不同的权重值,最后将震源数据及其对应的等级分类、台网信息及到时信息和各个震源数据的权重值均输入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设定相应参数运行模型,完成二次震源数据筛选过程,最终获得参与反演的最优震源组合数据,从而降低数据对结果的干扰,提升数据的利用率及结果准确性,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77933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50363.X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微震监测的采掘工作面主裂隙方位分析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煤岩体破裂产生的微震数据;对所述微震数据进行层次聚类,获得目标震源群,其中,所述目标震源群包括若干类震源;获取所述目标震源群中所有震源的震源机制解,基于所述震源机制解获取震源方位角和震源倾角;对震源定位、所述震源方位角和震源倾角进行层次聚类,预测所述采掘工作面主裂隙方位。本发明能够量化分析采掘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主裂隙的发育情况,实现对冲击地压危险的准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20829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27891.5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矿震与冲击地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板型矿震临界工作面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明确采区,确定采区内工作面的开采顺序、各工作面的倾向宽度和总工作面数目x;步骤二:选取采区内具有代表性的钻孔柱状图,基于岩层控制关键层理论,确定煤层上方关键层层位分布,关键层数目记为k;步骤三:确定采区内主矿震关键层层位;步骤四:令m=0;步骤五:令m=m+1;步骤六:判断第m个工作面开采后,主矿震关键层发生破断或未发生破断。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岩层破断、能量释放和采空区尺寸等因素,可预先确定采区内的顶板型矿震临界工作面,为矿震和冲击地压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