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5930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1723000.X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震的底板松弛深度判别方法,目标是使用置信区间估计法分析处理现场实测的受采掘影响引起的底板微震事件数量,得到巷道底板影响范围和松弛深度。主要包含如下步骤:在巷道内布置微震信号检波器,收集与处理微震数据,绘制微震事件深度区间分布图,用置信区间估计法分析区间分布图,得到巷道底板影响范围及松弛深度。本发明将置信区间估计法应用于微震事件数据处理,微震技术应用于巷道底板影响范围监测,实时动态监测巷道底板,科学高效分析微震实测数据,能够真实、准确地监测巷道受采掘影响范围,为矿井采取保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及矿井财产不受损害。
-
公开(公告)号:CN11700075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19400.4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湖南山之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以一种微生物‑生物炭联合修复矿区重金属铬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硫酸盐还原菌(SRB,sulfatereducingbacteria)把硫酸盐还原成硫化氢,重金属与硫化氢生成溶解度非常低的金属硫化物沉淀,从而除去溶解态的重金属离子;而生物炭与铬的相互作用机理主要表现为生物炭中C‑O、C=O、‑COOH、‑OH等含氧官能团对Cr(VI)的表面吸附作用,以及以生物炭提供的电子进行还原反应。将硫酸盐还原菌负载到生物炭上形成固定化菌剂,加入到污染的土壤中使两者对Cr(Ⅵ)进行还原反应转化为稳定的Cr(Ⅲ),从而达到有效处理矿区重金属铬污染土壤的目的。本发明的处理方法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操控,产生的二次污染小,处理效果好,具有极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231085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10225065.X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直流母线双极等电位的MMC‑HVDC直流短路故障穿越方法,属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故障保护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MMC直流侧母线双极电位近似相等,使直流侧短路故障电流接近为零,在MMC可控的情况下实现直流双极短路故障穿越。基本原理为检测到直流短路电流后迅速切换到故障运行模式,根据电网电压的极性选择MMC三相上、下桥臂的闭锁和导通,将MMC电路拓扑等效为链式星型拓扑,控制三相导通的上、下桥臂电压抵住电网电压,实现直流母线双极电位近似相等,达到直流侧短路故障电流接近为零。本方法无需交流断路器,并在故障穿越期间维持MMC子模块电容电压平衡,故障消除后,可迅速恢复功率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98534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41180.6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安全裕度中点电位平衡方法、储能逆变器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分析三电平逆变器输出电压矢量对中点电位的影响,推导出中点电位与逆变器输出电流之间的关系。通过检测输出电流和中点电位的变化,可以筛选出能够有效平衡中点电位的开关状态。在模型预测控制中,利用这些特定开关状态可实现中点电位的平衡控制,无需在价值函数中引入额外的权重项来考虑中点电位,从而显著减小中点电位波动对输出电流的影响。同时考虑到直流侧电容的惯性特点,为避免中点电位过大导致直流侧电容损坏,提出了中点电位安全裕度的概念。在不同的安全裕度内,采用不同的开关状态,实现对中点电位和输出电流的波形质量的双重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40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370936.3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MC‑MTDC系统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引入功率影响因子、线路阻抗影响因子,以换流站交流侧PPC点输入的有功功率作为输入量,以下垂系数作为输出量,在影响因子的作用下实时调整下垂系数,使P‑V特性曲线在不依赖高速通信的前提下向最优功率分配方向逼近。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主要应用场合是应用于大规模海上风电场并网的MMC‑MTDC系统。引入功率影响因子、线路阻抗影响因子,在影响因子的作用下实时调整下垂系数,使P‑V特性曲线向最优功率分配方向逼近。本发明具有不依赖高速通信,直流电压偏差小,线路损耗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7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95969.3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荷电状态的提升机应急运行转速控制方法及装置、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提升机应急电源的电池组的荷电状态;根据实时荷电状态判断允许提升或下放的载荷质量;根据荷电状态得出速度包络线;在保障系统安全条件下,控制提升机在速度包络线以下速度指令范围内运行。本发明能够根据电池的荷电状态,规划提升机运行包络线,以达到提升运行效率,提高系统能效,减缓电池老化速度的目的。本发明保障了电池的可靠性,提高应急提升的效率,缩短救援时间,为矿山断电情况下的副井提升机应急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9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60683.1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低速性能提升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分别从电压误差的降低以及转速辨识系统对电压误差的鲁棒性的提升两方面来降低电压误差对转速辨识系统的影响。一方面,根据实际采集的ePWM执行信息,进行初步电压重构,然后辨识非线性电压误差,对初步电压重构值进行补偿,降低了电压误差。另一方面,建立电流误差和磁链误差的关系,根据此关系导出电流误差的电压误差分量和转速误差分量的关系,据此在转速自适应律中引入补偿因式,电流误差的电压误差分量得到补偿,进而提高了转速辨识系统对电压误差的鲁棒性。本发明可降低电压误差对转速估算系统的影响,提高大功率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低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408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711370936.3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MC‑MTDC系统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引入功率影响因子、线路阻抗影响因子,以换流站交流侧PPC点输入的有功功率作为输入量,以下垂系数作为输出量,在影响因子的作用下实时调整下垂系数,使P‑V特性曲线在不依赖高速通信的前提下向最优功率分配方向逼近。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主要应用场合是应用于大规模海上风电场并网的MMC‑MTDC系统。引入功率影响因子、线路阻抗影响因子,在影响因子的作用下实时调整下垂系数,使P‑V特性曲线向最优功率分配方向逼近。本发明具有不依赖高速通信,直流电压偏差小,线路损耗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231085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225065.X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1/32 , H02M7/483 , H02M2001/325 , H02M2007/48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直流母线双极等电位的MMC‑HVDC直流短路故障穿越方法,属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故障保护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MMC直流侧母线双极电位近似相等,使直流侧短路故障电流接近为零,在MMC可控的情况下实现直流双极短路故障穿越。基本原理为检测到直流短路电流后迅速切换到故障运行模式,根据电网电压的极性选择MMC三相上、下桥臂的闭锁和导通,将MMC电路拓扑等效为链式星型拓扑,控制三相导通的上、下桥臂电压抵住电网电压,实现直流母线双极电位近似相等,达到直流侧短路故障电流接近为零。本方法无需交流断路器,并在故障穿越期间维持MMC子模块电容电压平衡,故障消除后,可迅速恢复功率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710163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617761.0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湖南山之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J23/10 , B01J35/08 , B09B3/80 , C02F1/30 , C02F103/10 , C02F101/30 , B09B101/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镧掺杂TiO2/生物炭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凝胶,后经干燥、研磨及煅烧等一系列操作制得光催化材料;同时涉及一种尾矿中黄药处理的方法,制备浸取液从尾矿中浸取出黄药,再向在浸取出的液体中加入光催化材料进行处理,过滤后可得光催化材料和处理后废水。该制备方式以镧对TiO2进行掺杂改性,形成均匀的球状颗粒,并拓宽了TiO2在可见光的响应范围,提高了对光的吸收效率和光催化活性;同时能对生物炭进行改性,提高了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强了吸附能力,更好的发挥镧掺杂TiO2/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吸附‑光催化的协同作用。该工艺简单易操作,且材料和产品均对环境友好,在保证降解效率的同时,能稳定实现多次回收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