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56160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711397809.2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采工况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接触压应力的预测方法,首先,数值模拟初始室温、最佳上扣扭矩下接头密封接触面应力场分布;其次,室内模拟热采井注‑采作业工况,表征长时服役过程接头材料的温度循环特征;再次,基于温度循环特征,构建接头材料强度、接触应力的力学模型;最后,引入构建的材料强度及接触应力模型,结合材料各向异性,建立长时服役过程接头径向主密封/轴向辅助密封接触压应力数值模型,形成热采工况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接触压应力预测方法。本发明引入热采多轮次注‑采作业过程温度循环对接触压应力的影响,提供了接触压应力的预测方法,为热采井服役套管柱安全评价及泄漏失效预防、治理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256160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397809.2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采工况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接触压应力的预测方法,首先,数值模拟初始室温、最佳上扣扭矩下接头密封接触面应力场分布;其次,室内模拟热采井注‑采作业工况,表征长时服役过程接头材料的温度循环特征;再次,基于温度循环特征,构建接头材料强度、接触应力的力学模型;最后,引入构建的材料强度及接触应力模型,结合材料各向异性,建立长时服役过程接头径向主密封/轴向辅助密封接触压应力数值模型,形成热采工况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接触压应力预测方法。本发明引入热采多轮次注‑采作业过程温度循环对接触压应力的影响,提供了接触压应力的预测方法,为热采井服役套管柱安全评价及泄漏失效预防、治理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7760839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710943370.2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IPC: C21D8/10 , C21D1/1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42 , C22C38/06
Abstract: 一种添加纳米稀土氧化物制备基于应变设计的热采套管材料的方法,将低合金耐热钢熔化后添加纳米稀土氧化物粉末,经均匀化、固溶处理,浇铸形成钢锭;其中,钢锭中纳米稀土氧化物的质量含量为0.2%~2.0%;将钢锭进行控轧、控冷热加工处理,然后,进行调质热处理,得到基于应变设计的热采套管材料。本发明针对稠油蒸汽热采井普遍存在的套损问题,基于应变设计的套管柱设计方法,制备600~1200m井深范围的稠油井开发90SH热采套管材料。本发明为热采井套损治理、稠油资源的安全、高效开发奠定坚实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7760839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943370.2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IPC: C21D8/10 , C21D1/1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42 , C22C38/06
Abstract: 一种添加纳米稀土氧化物制备基于应变设计的热采套管材料的方法,将低合金耐热钢熔化后添加纳米稀土氧化物粉末,经均匀化、固溶处理,浇铸形成钢锭;其中,钢锭中纳米稀土氧化物的质量含量为0.2%~2.0%;将钢锭进行控轧、控冷热加工处理,然后,进行调质热处理,得到基于应变设计的热采套管材料。本发明针对稠油蒸汽热采井普遍存在的套损问题,基于应变设计的套管柱设计方法,制备600~1200m井深范围的稠油井开发90SH热采套管材料。本发明为热采井套损治理、稠油资源的安全、高效开发奠定坚实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76761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010432572.2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密封特殊螺纹振动疲劳失效试验评价和分析方法,对实物试样进行气密封特殊螺纹振动疲劳失效试验评价方法;根据有限元分析螺纹结构和主密封面在载荷状态下最大主应变和最大主应力;依据主密封面应力状态判定是否满足发生材料力学性能改变循环软化条件,依据最大主应力变化幅值,采用疲劳实验轴向力控制方法进行材料循环应力应变试验并建立材料屈服强度变量函数;确定最终屈服强度代入有限元模型分析主密封接触压力和长度的密封能变化与内压比较,确定密封完整性和螺纹结构疲劳失效性能,完成气密封特殊螺纹振动疲劳失效分析。本发明为气密封特殊螺纹在特定工况振动载荷下密封和结构两个完整性使用及分析预测提供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92430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064977.X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续油管疲劳试验装置及方法,试验装置包括机架、驱动机构、校直模块、第一弯曲模具、第二弯曲模具、数据采集系统以及保压装置;第一弯曲模具和第二弯曲模具与机架连接,其中,驱动机构用于使连续管样品弯曲和校直;第一弯曲模具和第二弯曲模具上均设置有一弧形面,连续管样品能分别沿着第一弯曲模具和第二弯曲模具的弧面弯曲,第一弯曲模具的弯曲半径大于第二弯曲模具的弯曲半径;本发明能有效对连续管样品进行不同弯曲半径的弯曲疲劳试验,模拟真实的弯曲工况,更加贴近实际工程需要,预测连续管的低周疲劳可能的失效情况,为连续石油管的生产和使用提供具体的依据,提高钻井、修井和采油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82076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0321078.1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气井油管气密封螺纹分析评价方法,依据高温高压气井井下工作环境特征及螺纹结构特点,通过气密封螺纹上扣扭矩分析确定极限公差试样在不同上扣扭矩下分别进行工况载荷和应力腐蚀环境气密封适用性试验评价;然后依据气密封螺纹上扣扭矩分析,选择极限公差及扭矩进行工况载荷谱下气密封性有限元分析,进行气密封螺纹上扣后井下工况载荷谱密封性分析;然后进行井下油管柱生产采气过程螺纹动载荷抗疲劳分析,最后依据分析易失效环节确定适用性试验评价程序,综合评价分析螺纹适用的可靠性。本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高温高压气井、非常规多段高压裂气井,特别适用于塔里木、西南油气田等深井超深井完井油管柱螺纹选用及适用性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59570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42696.9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IPC: G01N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油管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疲劳试验测得连续油管内压应变当量指数和缺陷应变集中指数,再根据特定的公式计算获得连续油管当量应变范围,最后由此预测连续油管疲劳寿命;本方法比现有的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本发明特别提出了损伤缺陷对连续油管应变影响程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简单,应用方便,填补了领域空白。本发明提出了在内压作用下含缺陷连续油管当量应变的计算方法,解决了计算预测连续油管疲劳寿命的关键难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630186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764989.6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钻杆用低冲蚀钻井滤清器,该滤清器不同于传统的滤清器,在滤管内壁上设置有螺纹结构,沿着每一个螺旋槽的螺旋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滤孔;此类螺旋结构的滤孔排列布置,使得高压钻井液经过滤清器的滤孔流向钻杆时,钻井液从滤清器的流出方向不再是垂直或近垂直的射向钻杆内壁,而是通过多个滤孔,相对于钻杆内壁,相切或倾斜的从滤孔喷射出,即调整高压钻井液流经滤清器时的流速方向,避免从滤孔射出的高压钻井液束垂直或近垂直方向射向钻杆内壁而对钻杆内壁造成冲蚀,从而有效缓解高压钻井液在通过滤清器时对钻杆内壁的冲蚀作用,降低使用滤清器对钻杆刺穿失效或断裂失效的见险,提高钻杆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56315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189022.X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IPC: E21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憋压螺纹连接结构,包括外螺纹接头和内螺纹接头;外螺纹接头上设置外螺纹,外螺纹包括依次连接的外螺纹齿顶、外螺纹导向面和外螺纹齿底;内螺纹接头上设置内螺纹,内螺纹包括依次连接的内螺纹齿底、内螺纹导向面和内螺纹齿顶;内螺纹齿顶和内螺纹导向面连接处设置泄压斜角,内螺纹齿顶上设置泄压槽;内螺纹齿高大于外螺纹齿高。上扣过程中螺纹脂通过泄压斜角、泄压槽以及外螺纹齿顶与内螺纹齿底之间的间隙顺利流出,解决了螺纹脂在螺纹接头连接内部形成憋压导致连接处存在较大的附加应力问题。提升了螺纹接头抵抗外部载荷的能力,提高了螺纹连接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同时,本发明易于加工制造,节省成本,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