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烯烃及其挥发分的脱除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944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89357.0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烯烃及其挥发分的脱除方法和应用,该脱除方法包括:取聚烯烃粉料于螺杆挤压机中,其中的挥发组分依次经缓冲罐、真空泵及冷凝罐进行处理,以脱除聚烯烃中的挥发分;其中,螺杆挤压机的上方机筒内并列设置两个挥发分口,两个挥发分口分别独立地与缓冲罐连接,冷凝罐中含环形盘管,其内部含循环水以降低冷凝罐温度;聚烯烃粉料包括:将原料依次经聚合反应、汽蒸及干燥处理后,得到聚烯烃粉料;机筒内的真空度为10kPa至100kPa。采用本发明聚烯烃及其挥发分的脱除方法得到的聚烯烃具有较优的产品质量,且在下游加工时可大幅度减少发烟量,从而优化作业环境,脱除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耐高温聚丙烯电容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1970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310875045.2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电容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耐高温聚丙烯电容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采用三层共挤挤出机制备包括第一边层、第二边层和耐热层的基膜片,耐热层位于第一边层和第二边层之间;对基膜片进行拉伸处理,以形成电容膜基膜;在电容膜基膜的表面镀金属膜,得到电容膜。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耐高温聚丙烯电容膜,耐热层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电容膜基膜的耐高温性能,从而提升电容膜的整体耐高温性能,且生产简单。此外,不引入金属离子和灰分含量,不会降低电容膜产品的击穿电压,且第一边层和第二边层不会影响耐高温聚丙烯电容膜的加工性能和表面粗糙度的控制,不会影响后续工艺。

    乙丙丁三元共聚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265594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710581897.5

    申请日:2017-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乙丙丁三元共聚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乙丙丁三元共聚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将丙烯、乙烯和丁烯置于反应器中,在催化剂、烷基铝助催化剂和硅烷改性剂存在下进行聚合反应,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向反应器中通入H2以控制熔体流动速率,得到乙丙丁三元共聚聚丙烯;其中:控制聚合反应起始时丙烯、乙烯与丁烯之间的摩尔比为(85.5‑87.5):(1.5‑2.5):(11‑12),所述乙丙丁三元共聚聚丙烯的重均分子量为21‑27万,分子量分布为3‑4,乙烯的质量含量为2.5‑3.3%,丁烯的质量含量为6.5‑8.0%。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仅能够实现长周期的稳定生产,同时能够制得具有较低热封温度的乙丙丁三元共聚聚丙烯产品。

    乙丙丁三元共聚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265594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710581897.5

    申请日:2017-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乙丙丁三元共聚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乙丙丁三元共聚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将丙烯、乙烯和丁烯置于反应器中,在催化剂、烷基铝助催化剂和硅烷改性剂存在下进行聚合反应,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向反应器中通入H2以控制熔体流动速率,得到乙丙丁三元共聚聚丙烯;其中:控制聚合反应起始时丙烯、乙烯与丁烯之间的摩尔比为(85.5-87.5):(1.5-2.5):(11-12),所述乙丙丁三元共聚聚丙烯的重均分子量为21-27万,分子量分布为3-4,乙烯的质量含量为2.5-3.3%,丁烯的质量含量为6.5-8.0%。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仅能够实现长周期的稳定生产,同时能够制得具有较低热封温度的乙丙丁三元共聚聚丙烯产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