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1981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88381.3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IPC: C08F210/06 , C08F210/08 , C08F210/14 , C08F2/02 , C08F4/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共聚聚丙烯以及通过烯烃多元气相共聚合制备多元共聚聚丙烯的方法,该方法适用釜式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包括在气相反应器中使丙烯、乙烯、1‑丁烯、一种C5‑C8α‑单烯烃在Zielger‑Natta催化剂体系存在下接触进行本体聚合,聚合温度为65‑85℃,聚合压力为2.0‑3.0MPa,聚合平均停留时间为1.0‑1.5小时。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聚合反应平稳并且所制得的多元共聚聚丙烯熔点低、产品表观好、热粘结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1616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01603.X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江苏宏佳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L23/14 , C08L23/20 , C08L23/06 , C08K3/32 , C08K5/134 , C08K5/526 , C08F210/06 , C08F222/40 , C08F212/32 , C08F226/06 , C08F210/08 , C08F210/14 , C08F2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增韧聚丙烯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的增强增韧聚丙烯板材,先将丁烯、长链烯烃、2‑烯丙基呋喃共聚得到增韧弹性体;将溴代长链烯烃分别与三(4‑溴苯基)胺、咔唑反应得到不饱和热稳定剂A、不饱和热稳定剂B;再将丙烯、不饱和热稳定剂A、不饱和热稳定剂B、N‑烯丙基马来酰亚胺共聚得到改性聚丙烯树脂,最后将改性聚丙烯树脂、增韧弹性体、稳定剂、润滑剂、抗氧剂混炼、挤出成型,得到增强增韧聚丙烯板材,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聚丙烯板材的抗老化性能、抗拉性能、抗冲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16152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092932.3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山东高端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210/06 , C08F210/08 , C08F210/16 , C08L2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丙烯材料领域,涉及一种乙丙丁三元共聚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将丙烯、1‑丁烯和乙烯置于反应器中,在催化剂、助催化剂和外电子给体存在下进行聚合反应;通过优化催化剂‑助剂体系、反应条件原料配方,得到乙丙丁三元共聚聚丙烯;再将乙丙丁三元共聚聚丙烯与成核剂、主抗氧剂、辅助抗氧剂、吸酸剂、润滑剂进行共混、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即得乙丙丁三元共聚树脂。该乙丙丁三元共聚树脂的雾度为8‑9%左右,熔融指数在35g/10min以上,冲击强度在6KJ/m2左右,弯曲模量在900Mpa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1637617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81956.4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8L23/14 , C08F210/06 , C08F210/16 , C08F2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规共聚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组合物包括无规共聚聚丙烯,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组合物在190℃下的熔体强度大于等于0.2N,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组合物在190℃下的熔体粘度与熔体强度的比值小于等于3.8×105Pa·s/N,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为乙丙丁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中,丙烯单元的含量为90wt%‑98.5wt%,乙烯单元的含量为1wt%‑5wt%,丁烯单元的含量为0.5wt%‑5wt%。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宽分子量分布聚合技术,实现了制备同时具有高熔体强度和低熔体粘度的无规共聚聚丙烯的技术突破。
-
公开(公告)号:CN11606360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111282202.6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10/16 , C08F210/08 , C08F4/649 , C08F4/646 , C08L2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管材料制品的双峰聚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管材料制品。所述双峰聚乙烯树脂的熔融指数在5kg载荷下为0.10~0.30g/10min,密度为0.945~0.955g/cm3。所述双峰聚乙烯树脂通过在含硼类化合物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存在下,经过串联的乙烯均聚反应和乙烯共聚反应而制备得到,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抗冲击性能,以及优良的防热降解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06376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1272418.4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L23/08 , C08L23/06 , C08L35/06 , C08L35/00 , C08F212/08 , C08F222/08 , C08F236/06 , C08F210/08 , C08F210/12 , C08J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烯烃组合物领域,公开了一种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组合物包括聚乙烯、致孔剂和抗氧剂;以100重量份的聚乙烯为基准,所述致孔剂的用量为35‑110重量份,所述抗氧剂复合助剂的用量为0.1‑2重量份;所述致孔剂为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所述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的平均粒径为500‑1600nm。该组合物中包含有机致孔剂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该共聚物微球粒径尺寸分布均匀,能够在不使用偶联剂、分散剂的情况下,在聚乙烯共混物基体中分散性良好、未出现团聚现象,可以避免无机致孔剂所导致的孔径分布不均匀、分散性差、相容性差等缺点。将该组合物应用于透气膜中,可提高制品的透气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9904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61958.9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联泓惠生(江苏)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F210/16 , C08F210/08 , C08F210/14 , C08F2/01 , B01J19/00 , B01J1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生产聚烯烃弹性体的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1)将反应釜抽真空,在室温下开启搅拌,加入气体原料、液体原料、溶剂、助剂至反应釜中;(2)将混合料转移至多管式反应器的进料端,同时加入催化剂,混合料与催化剂在多管式反应器内开始聚合反应,多管式反应器内设置有三段聚合反应温区;(3)聚合物由多管式反应器的出料端排出,依次进入闪蒸釜、脱挥机、造粒机、进行闪蒸、脱挥、造粒工序,得到POE粒子;装置包括用于混合预热的反应釜和多管事反应器,多管式反应器内设有螺旋输送装置。该方案易于控制聚合反应温度、便于物料输送且产品的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222767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080056905.4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SABIC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8F210/16 , C08F210/08 , C08F110/02 , C08F4/655 , C08F2/00 , C08L23/06 , C08L2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峰乙烯聚合物,其具有在23℃下0.955至0.960g/cm3的密度,根据ISO1133‑1:2011在190℃和5kg下测量的0.9至1.7dg/min的熔体流动指数,和至少7.0的Mz/Mw的比率;并且其包含40至53重量%的低分子质量乙烯聚合物组分A,25至40重量%的高分子质量乙烯聚合物组分B,和15至28重量%的超高分子质量乙烯聚合物组分C,其中所有值都是基于所述多峰乙烯聚合物的总重量计;其中所述多峰乙烯聚合物是通过使所述组分A聚合,随后在所述组分A的存在下使所述组分B聚合,并且随后在所述组分A和B的存在下使所述组分C聚合来制备的,以及所述乙烯聚合物组分A具有90至110cm3/g、例如95至105cm3/g的粘数VN1,所述乙烯聚合物组分A和所述乙烯聚合物组分B的混合物具有175至225cm3/g、例如180至220cm3/g的粘数VN2,并且所述乙烯聚合物组分A、所述乙烯聚合物组分B和所述乙烯聚合物组分C的混合物具有240至320cm3/g、例如250至300cm3/g的粘数VN3,其中VN1、VN2和VN3是根据ISO/R 1191在135℃在萘烷中测量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530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38299.X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联泓惠生(江苏)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7F7/00 , C08F210/16 , C08F4/643 , C08F210/14 , C08F210/08 , C07F7/28 , C07C217/52 , C07C32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I)所示的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催化烯烃聚合的应用,该配合物空间构型稳定,杂原子非茂金属化合物具有更大位阻配体的结构,赋予非茂金属化合物特定的空间,由其形成的催化剂结构能高效提高烯烃共聚反应能力和催化剂的耐高温性(145℃仍具有较高催化活性)。#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14642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66759.X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210/08 , C09J123/08 , C09J4/06 , H01L31/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领域,提供了一种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制备方法、包括该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包封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包封剂组合物形成的封装胶膜。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具有如下性能:0.860~0.905g/cm3的密度;通过GPC测试重均分子量为20000~200000g/mol,为单峰且分子量分布宽度PDI范围是2.3~3;和通过TGIC测得洗脱峰为双峰,且两个峰之间的温度差为5~30℃;获得的TGIC曲线中最高洗脱温度不高于125℃。该乙烯‑α‑烯烃共聚物用于封装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力学性能,能够缩短在加工时助剂混合时间或者提高交联度,且流延成膜性能良好有效减少了晶点的生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