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6584824U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22556233.8
申请日:2021-10-23
Applicant: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8F114/06 , C08F2/01 , C08F2/00 , C07C29/152 , C07C31/04 , C07C31/08 , C07C29/149 , C07C1/20 , C07C11/04 , C07C17/08 , C07C17/25 , C07C21/06 , C25B1/02 , C25B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聚氯乙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合生产聚氯乙烯的系统。包括合成气制甲醇单元、合成气制乙醇单元、乙醇制乙烯单元、乙烯制氯乙烯单元、乙炔制氯乙烯单元、氯乙烯制聚氯乙烯单元和电解单元。其突破了常规生物法制取乙醇纯度较低的技术问题,延伸了合成气产品链,增加了甲醇、乙醇、乙烯多个中间产品,提高了整个产业链的灵活性,为应对市场变化规避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煤基乙烯联合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有利于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企业的合理转型,既可有效减少废渣产量,又不依赖于石油乙烯,而且投资少,见效快,环保度高,符合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的产业政策,具有行业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14299957U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22153014.0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潍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8F240/00 , C08F2/00
Abstract: 一种绿色环保炭基树脂材料生产装置,包括原料储罐、混合装置、热聚合系统、1#成品罐、2#成品罐、3#成品罐、闪蒸塔、混料罐Ⅱ、聚合剂储罐、再处理器、造粒机、轻相储罐,原料罐连接静态混合装置,静态混合装置连接热聚合系统,热聚合系统连接1#成品罐和闪蒸塔,闪蒸塔的重相出口连接2#成品罐,2#成品罐的一个出口连接造粒机,2#成品罐的另一个出口与聚合剂储罐的出口同时连接混料罐Ⅱ,混料罐Ⅱ连接再处理器,再处理器的重相出口连接3#成品罐,再处理器轻相出口连接轻相储罐,3#成品罐连接造粒机。本实用新型可以生产三种不同理化指标的炭基树脂,产品致癌多环芳烃含量低,具有很好的粘结性能,较低的灰分和硫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204265669U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20720776.6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凯姆勒吸水材料(天津)有限公司
Inventor: 尹立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水树脂颗粒的高效生产线,包括反应釜、聚合装置、胶体磨、干燥机、分离器、筛分机、粉碎机及料仓,在所述反应釜的出料口处连接一出料管,该出料管置于聚合装置的进料端,聚合装置的出料端与胶体磨的进料斗相对,胶体磨的出料口处通过连接引风机的管道与干燥机的进料口相连,干燥机的出料口处安装有连接至分离器的吸管,在分离器的下部设置有筛分机,在筛分机的下部设置有粉碎机,在粉碎机的出料口处放置有一接料箱,该接料箱通过其内放置的吸管与顶部安装终级分离器的料仓相连,在所述聚合装置的外罩壳顶部均匀的设置有通过吊架安装的紫外线灯。本实用新型具有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聚合反应速度快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1419097Y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20301680.5
申请日:2009-03-27
Applicant: 杭州白浪助剂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水成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尤其是涉及一种整体密封的喷雾聚合反应釜。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反应釜无论搅拌轴采用机械密封还是液封,都无法避免设备生产过程高压状态下的完全密封,假如原料系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质,则生产过程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上端密封连接有进料管(2),进料管下端伸入反应釜(1)内,上端通过管路与循环泵(3)连接,循环泵进口处通过管路连接在反应釜(1)下端的出料口处,反应釜(1)出料口与循环泵(3)之间还连接有吸料口(4)。
-
公开(公告)号:CN1195699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1143813.1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110/06 , C08F4/6592 , C08F2/00 , C08L2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透明、高光泽茂金属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聚丙烯树脂的分子量分布值为2~3,二甲苯可溶物为0.4~1.8wt%,雾度为2.3~8.2%,光泽度≥120.8%,熔体流动速率为1~3g/10min,本发明聚丙烯树脂分子量分布窄,等规度高,析出物和挥发物低,应用领域较广。
-
公开(公告)号:CN116194529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180060628.9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博里利斯股份公司
Inventor: 科奈利亚·泰宁戈 , 丹妮拉·米列瓦 , 格奥尔格·格雷斯滕伯格
Abstract: 一种多相聚丙烯组合物(C),包含:a.60.0至85.0重量%的第一多相丙烯乙烯共聚物(HECO1),其具有:i.75.0至92.0重量%的CRYSTEX QC结晶级分(CF);ii.8.0至25.0重量%的CRYSTEX QC可溶级分(SF);iii.2.00至4.00dl/g的IV(SF);b.5.0至20.0重量%的第二多相丙烯乙烯共聚物(HECO2),其具有i.15.0至30.0重量%的CRYSTEX QC可溶级分(SF);ii.2.5至5.0dl/g的IV(SF);和c.5.0至20.0重量%的乙烯聚合物(PE),其选自基于乙烯的塑性体和LDPE,具有895至925kg/m3范围内的密度;其中所述多相聚丙烯组合物(C)具有在15.0至40.0g/10min范围内的MFR2,和5.0至23.0重量%的CRYSTEX QC可溶级分(SF)。
-
公开(公告)号:CN1195050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60984.1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IPC: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8F4/40 , C08F2/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定时自由基聚合方法及水凝胶,方法包括将反应溶剂、聚合单体、交联剂和还原剂混合均匀;向上述混合物中通入惰性气体以去除氧气,之后加入氧化剂混合均匀后静置,在特定时间后开始聚合反应而形成水凝胶,特定时间与还原剂和氧化剂的摩尔比关联。本申请反应温和,可控性高,交联均匀可控,制备的水凝胶具有高结构稳定性,良好的抗压弹性及形状恢复能力,可作为工业生产水凝胶的通用方法;体系离子强度低,不破坏胶体微观组装结构,可在避光、常温下实现各向异性水凝胶如液晶复合水凝胶的制备;聚合开始时间可调且水凝胶的硬度可控,满足工业中对于乳液聚合时间、凝胶性能的不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4999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70836.2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高压乙烯聚合中的进料调控。本申请公开了进行乙烯聚合的方法,包括:在压缩机中压缩乙烯单体以得到经压缩的乙烯单体;将经压缩的乙烯单体引入反应器中,其中,所述反应器包括N个反应区,N为≥5的整数,在前流中将经压缩的乙烯单体在反应器前端引入反应器中,在N‑2个侧流中将经压缩的乙烯单体在反应器侧面分别在第1个至第N‑2个反应区的尾端引入反应器中,其中通过在第N‑3个反应区的尾端引入的侧流供给的乙烯单体的量大于通过除在第N‑3个反应区的尾端引入的侧流之外的每个其他侧流供给的乙烯单体的量。通过所述方法进行乙烯高压聚合,能够提高乙烯转化率、减少反应器结垢和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4870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80051867.7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弗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112/08 , C08F2/00 , C08F2/38 , C08J9/00
Abstract: 一种苯乙烯聚合物,其特征在于,z均分子量为约339kDa至约520kDa;分子量分布为约2.5至约5.0;熔体强度为约0.010N至约0.018N并且熔体。一种制备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苯乙烯单体、任选的共聚单体和任选的引发剂接触多种温度环境,其中,第一环境和最后环境之间的温差大于约30℃,从而形成苯乙烯聚合物;以及回收苯乙烯聚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27296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617014.1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
IPC: D01F9/22 , D01F6/38 , C08F220/46 , C08F222/02 , C08F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性能碳纤维的制备方法,涉及碳纤维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丙烯腈、衣康酸、溶剂、引发剂混合后,加入分子量调节剂后,首先在第一阶段55~65℃下反应1~3h,然后以0.05~0.15的℃/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第二阶段65~75℃反应13~15h;然后脱除丙烯腈单体后,经浓缩、氨化、过滤后得到聚丙烯腈纺丝液。然后制备聚丙烯腈原丝,最后将聚丙烯腈原丝碳化后得到碳纤维。本发明采用阶段控温的聚合方式,来优化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分子链结构和聚合度,进而改善聚丙烯腈聚合物的均匀度、热稳定性和溶剂溶解性,最终得到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优秀的T1100级超高性能碳纤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