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78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1296446.9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东 , 位云生 , 何新兴 , 汪如军 , 常宝华 , 张承泽 , 杨凤来 , 张永宾 , 李明 , 张永忠 , 李海明 , 黄伟岗 , 杨敏 , 刘兆龙 , 闫炳旭 , 张旭 , 佘姣凤 , 王海波 , 李小瑞 , 王孝彦 , 孙勇 , 白晓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确定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投产新井井控储量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识别投产老井的储层流动模式,计算投产老井井控动态储量;步骤2,根据得到的投产老井井控动态储量,绘制投产老井裂缝特征参数、投产时间与井控动态储量关系曲线;步骤3,建立不同储层模式的投产老井裂缝特征参数、投产时间与井控动态储量关系模型;步骤4,识别投产新井储层流动模式,确定投产新井裂缝特征参数;步骤5,确定不同投产天数时的投产新井井控储量;本发明解决了不同投产天数时投产新井难以准确确定井控储量的问题,为气藏合理技术对策调整及开发指标优化提供依据,并且对于提高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效果及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4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802594.7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岩芯岩相样本的测井岩相智能预测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虚拟样本数据,所述虚拟样本数据包括虚拟岩芯岩相数据和对应的虚拟测井曲线数据;构建测井岩相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测井岩相机器学习模型;对所述训练后测井岩相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迁移学习训练,得到最终模型;获取未取芯段和无岩芯岩相数据的层段的测井曲线数据并输入所述最终模型,得到该层段的预测的岩芯岩相数据。本发明解决了取芯成本高昂导致岩芯岩相数据稀缺、测井岩相预测模型缺乏样本数据等问题,实现了复杂岩相地层的测井相智能预测,为复杂岩性储层的勘探评价和油气藏精细描述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50576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011178952.4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次级走滑断裂二次解释方法。该次级走滑断裂二次解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对所述次级走滑断裂进行分级分段解释;S200、对原始地震数据体进行优化处理,提取断裂相关属性体,筛选断裂相关优势属性;S300、在断裂相关优势属性筛选的基础上,以所述断裂相关优势属性为基础进行基于地质建模的断裂二次解释。本发明的次级走滑断裂二次解释方法解决了次级走滑断裂识别解释难度大、人为因素影响大、多解性强、解释精度不足等问题,突破了次级走滑断裂解释评价技术瓶颈,为断控缝洞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85394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0158192.9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32/08 , C08F210/02 , C08F210/06 , C08F4/70 , C08F4/6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催化剂及其应用,该复合催化剂用于催化降冰片烯进行聚合反应,该复合催化剂包括茂金属催化剂和α‑二亚胺催化剂。本发明提供一种由茂金属催化剂和α‑二亚胺催化剂组成的复合催化剂以及将其用于制备环烯烃共聚物的方法,催化乙烯或丙烯与降冰片烯共聚时,两种不同的催化剂在助催化剂作用下相互协同,共同催化得到的共聚物,具有两种不同降冰片烯含量的大分子链,可以实现聚合物大分子的分子级别的混合,而且分子量分布较宽,性能优于两种单一催化剂制备的降冰片烯共聚物的混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63686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010386229.9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油气藏的成藏分析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工区已钻井的基础数据和生产数据,建立第一数据集;基于第一数据集中产能数据和/或流体地球化学参数数据形成单井分类方案;将单井分类方案与地质、地球物理解释成果相结合,分析单井分类方案中各井之间的关系挖掘不同类型井的隐藏关系,反推油气成藏过程,形成油气成藏期与单井钻探结果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油气成藏期与单井钻探结果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有利圈闭分布中进一步确定具备油气开发潜力的区域。该方法采用数据驱动技术综合了地质、地球物理和生产数据,基于事实而不是先前经验来进行碳酸盐岩油气藏的成藏分析,为勘探决策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60936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117286.6
申请日:2022-0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矿物含量分析方法,涉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S1、选取岩石样品,洗油、烘干研磨并混合;S2、选取分析样品,获取分析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图;S3、确定分析样品中的矿物种类;S4、根据S3中确定的矿物种类,找到各矿物对应的晶面间距d、衍射角2θ、参比强度K值三个参数;S5、识别分析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图中各矿物对应位置的衍射峰的峰面积;S6、运用X射线衍射K值法,根据S5中获得的衍射峰积分强度与S4步骤中的参比强度K值,让计算机自动计算样品中各矿物百分含量。本方法能在保证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同时,大大提升岩石矿物组分百分含量分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3236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667513.4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华美世纪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各向异性渗透率预测模型建立方法、装置及其应用。所述各向异性渗透率预测模型建立方法包括,获取应力加载路径,应力加载路径包括各应力加载步的各向有效应力;获取通过真三轴应力实验得到的各应力加载步的岩样的各向异性渗透率;根据初始应力加载步和其他设定数量的应力加载步的各向有效应力与各向异性渗透率,建立各向异性渗透率预测模型。能够用于复杂应力环境下储层各向异性渗透率的精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34281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582575.5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东 , 张承泽 , 肖香姣 , 张建业 , 唐永亮 , 张永宾 , 李海明 , 杨凤来 , 吴永平 , 李青 , 魏聪 , 李明 , 杨敏 , 李松林 , 刘小钰 , 陈乃东 , 滕藤 , 白晓佳 , 王翠丽 , 王海波 , 李小瑞 , 闫炳旭 , 张旭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地质特征不确定储层的地质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识别地质特征不确定储层的不确定性因素;将不确定性因素参数化;判断不确定性参数可能的分布方式;分别对各分布方式下每个不确定性参数进行随机采样,得到若干个确定性的参数组合;每个确定性的参数组合对应一个确定性地质模型;通过确定性地质模型对地质特征不确定储层进行预测,获得若干个预测结果;对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各确定性地质模型的预测概率和预测风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着地层面、断层面和裂缝面等关键地质特征变化的若干确定性的储层地质模型,能够通过生产历史拟合,反演全部建模的不确定性参数,减小模型不确定性,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9635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349125.0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串珠体空间发育规律分析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工区的高精度三维地震振幅数据体;确定各串珠体的发育位置;确定串珠体空间发育规律包括确定串珠体纵向发育规律和/或横向发育规律;确定纵向发育规律包括分别确定工区的各层位对应的串珠体最佳发育窗口,分别确定各层位最佳发育窗口的第一振幅变化率之和,依据各层位第一振幅变化率之和的数值大小确定串珠体的优势发育层位;确定横向发育规律包括分别确定工区的各走滑断裂对应的串珠体最佳发育宽度,分别确定各走滑断裂最佳发育宽度内的第二振幅变化率之和,依据各走滑断裂第二振幅变化率之和的数值大小确定串珠体的主控走滑断裂。
-
公开(公告)号:CN112710807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011286585.X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与处理油田钻取岩心中有毒气体的一体化系统及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将自井筒中取出的岩心进行蜡封,再将蜡封后的岩心放置于真空容器中并通过真空集气罐收集岩心中逸出的气体;对岩心中的气体依次进行氡、硫化氢及汞检测;若检测后发现气体中汞、氡及硫化氢浓度均达标,将气体送至输气管道;若检测后发现气体中氡以及硫化氢或汞浓度不达标,对气体中不达标的氡以及硫化氢或汞进行无害化处理;再对无害化处理后的气体依次进行汞、氡及硫化氢检测,若气体中汞、氡及硫化氢浓度均达标,将无害化处理后的气体送至输气管道;若气体中氡以及硫化氢或汞浓度不达标,继续对气体中不达标的氡以及硫化氢或汞进行无害化处理,直至浓度达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