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4325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10983524.2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质竖井的分序支护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旨在提供技术方案可靠、施工简单,投资节省,能有效实现大断面土质竖井安全、高效开挖的一种土质竖井的分序支护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所述结构体系包括竖井壁、超前支护结构、施工期支护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井壁结构,所述超前支护结构包括环绕竖井壁外侧布置的若干注浆钢管桩,所述施工期支护结构包括钢筋网片、型钢井圈、支护锚杆和喷混凝土层,钢筋网片铺设于竖井壁的内壁面,沿着竖井壁内侧纵向均匀布置若干型钢井圈,所述支护锚杆沿着竖井壁纵向和周向均匀布置,竖井壁内壁面设置将封闭钢筋网片、型钢井圈和支护锚杆形成整体的喷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混凝土井壁结构浇筑于喷混凝土层内侧面。
-
公开(公告)号:CN11196252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984882.5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鲍利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渗、围挡结构及施工方法,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基坑及竖井的防渗、围挡结构的不足之处,提供无需专用施工机械或大型施工机械,施工场地小,工期短,投资省,无需明挖施工,并且能够为竖井或基坑提供一定支护作用的一种新型防渗、围挡结构。所述结构包括联系梁、花管和防渗体,所述花管围绕开挖区域外侧布置,所述联系梁连接各花管顶部,沿所述花管的管身开设有开孔;所述花管周围设置由花管内压力灌浆,使水泥浆液在压力下的从开孔扩散和渗透入周围土体形成的防渗体,相邻的花管之间的防渗体相互重合构成搭接区域。本发明同时提供了所述新型防渗、围挡结构的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16672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39000.5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高、低进口的不间断泄放结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高、低进口的不间断泄放结构,包括预埋在导流洞的混凝土衬砌层内的泄放管,该泄放管的进口延伸到导流洞的闸门前端,并且设有高位进水口和低位进水口,高位进水口设置在水库的淤沙高程以上,低位进水口设置在导流洞的进口底板上侧,泄放管的出口延伸到导流洞的混凝土堵头后侧。本发明利用导流洞布置泄放管,不用单独开挖通道,永临结合,综合利用,节省成本。导流洞进口高程低于水库的最低运行水位,可以保证流量下泄不受库水位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06540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83588.2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埋富水土质隧洞的施工方法,该方法施工工艺可靠,易于实施,而且是一种能保证施工安全的成套综合解决方案,可有效化解浅埋富水土质隧洞的施工难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完成边坡清理后,布置加强支护措施,在减少明挖的情况下,提前进洞;步骤2,沿隧洞轴线从地表布置降水井,降水井超前于隧洞洞身开挖施工,降水井深度超过隧洞底板;步骤3,采用管棚于超前支护,管棚超前于隧洞洞身开挖,隧洞洞内采用型钢拱架紧跟开挖面支护;步骤4,采用分台阶开挖或者分幅开挖方式将隧洞断面分成若干序小断面开挖,通过小断面开挖可有效实现开挖面的及时支护和封闭。本发明适用于交通、市政、铁路、水利水电等隧道基建相关行业。
-
公开(公告)号:CN1190211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71322.2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坝提前蓄水的分期蓄水结构及分期蓄水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大坝提前蓄水的分期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大坝坝体的至少一侧设置溢洪道,溢洪道上游端位于大坝坝体上游且上游端底板低于水库正常蓄水位,溢洪道下游端位于大坝坝体下游;所述溢洪道上游端设有溢流堰,溢流堰的堰顶与水库正常蓄水位同高,该溢流堰上预留有缺口段。如此,在完成大坝坝体施工后,可对大坝进行下闸并进行蓄水,在对大坝坝顶进行施工时,当大坝上游侧蓄水量增多而水位上涨后,在溢流堰缺口段的作用下能将大坝上游侧多余的蓄水通过溢洪道排出,避免大坝上游侧水位上涨至大坝坝顶位置处从而对大坝坝顶施工造成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83282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196274.2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破碎围岩条件下的隧洞强支护结构及方法,所述支护结构包括用于隧洞超前支护的管棚和若干榀拱形的钢拱架,所述管棚设置隧道的顶拱区域,所述钢拱架沿隧洞方向设置,所述钢拱架内侧设置有若干钢筋拉杆,各榀钢拱架之间通过所述钢筋拉杆连接,钢拱架的两侧设有锁定锚杆,隧洞的顶拱及边墙的内壁设有素混凝土层,在素混凝土层内侧设有覆盖所有钢拱架的挂网喷混凝土层。本方案主要通过管棚在每一个循环开挖前进行超前支护,然后通过钢拱架对开挖后的隧洞提供内部支撑。各榀钢拱架之间通过所述钢筋拉杆连接,并通过浇筑挂网喷混凝土层,形成整体支护钢拱架结构,在隧洞内形成围岩稳定受力圈,避免或减少了隧洞支护问题造成的塌方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221799791U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20573665.0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加快厂顶施工支洞施工进度的隧洞布置结构。本申请适用于水利及水电技术领域。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快厂顶施工支洞施工进度的隧洞布置结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快厂顶施工支洞施工进度的隧洞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厂房勘探平洞,用于提供开挖施工及出渣的施工通道;至少一个施工连接洞,设于所述厂顶施工支洞与所述厂房勘探平洞之间,所述施工连接洞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厂房勘探平洞的侧壁以及所述厂顶施工支洞中部的侧壁。
-
公开(公告)号:CN221399690U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23281537.3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F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合地质探硐布置的地下厂房排烟通道结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合地质探硐布置的地下厂房排烟通道结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合地质探硐布置的地下厂房排烟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烟竖井,经多层排烟平洞与所述地下厂房相连通;地质探硐,一端连通地面,另一端经导向平洞与所述排烟竖井的顶部相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217537020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21198203.2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9/06 , E02D19/08 , E02D3/10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暗埋箱涵的外排水结构。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施工便利的用于暗埋箱涵的外排水结构,能有效排水的同时,以保证回填土体和箱涵的稳定。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暗埋箱涵的外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已开挖完成的排水沟和布置于该排水沟底部用于为满足管道敷设或检修需要的暗埋箱涵,所述暗埋箱涵外部与排水沟之间形成排水盲沟,该排水盲沟内填筑有能够保证渗水顺坡自流排出至所述排水沟外的垫料层,所述垫料层上方铺设有防止所述排水盲沟堵塞的反虑透水层,并在反虑透水层上部回填土体。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电水利、铁路、交通、市政等涉及基建等相关行业。
-
公开(公告)号:CN222413091U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21160221.0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9/06 , E02D29/12 , E02D29/045 , H02G9/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缆转接井的排水布置结构。本申请适用于市政道路排水技术领域。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缆转接井的排水布置结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转接井的排水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转接井,其上游侧连接有第一电缆沟,下游侧连接有第二电缆沟,所述第一电缆沟及所述第二电缆沟呈坡度布置;挡水结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电缆沟靠近所述电缆转接井的端部、所述第二电缆沟靠近所述电缆转接井的端部,所述挡水结构用于阻止所述第一电缆沟及所述第二电缆沟内的积水进入所述电缆转接井;排水结构,与所述第一电缆沟相连接,所述排水结构用于导排所述第一电缆沟内积水;透水结构,设于所述电缆转接井的内底部,所述透水结构能够使所述电缆转接井内积水下渗至底部土体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