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65128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28948.0
申请日:2017-06-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 E02B5/00 , E01F5/005 , E02D5/34 , E02D17/04 , E02D29/02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山溪性河道的双层河道结构。本发明所提供的双层河道结构通过设置上层明河、下层暗河的双层河道结构,下层暗河解决了洪水期过流问题,上层明河解决了枯水期游人亲水问题和河道生态问题,解决了城市深窄型河道安全性、亲水性、景观性不强的缺点。同时根据河道用地及构筑物的特点,可以结合基坑围护桩结构建设下层暗河,解决了传统河道建设中放坡开挖占地过大和对周边的施工干扰过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211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71322.2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坝提前蓄水的分期蓄水结构及分期蓄水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大坝提前蓄水的分期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大坝坝体的至少一侧设置溢洪道,溢洪道上游端位于大坝坝体上游且上游端底板低于水库正常蓄水位,溢洪道下游端位于大坝坝体下游;所述溢洪道上游端设有溢流堰,溢流堰的堰顶与水库正常蓄水位同高,该溢流堰上预留有缺口段。如此,在完成大坝坝体施工后,可对大坝进行下闸并进行蓄水,在对大坝坝顶进行施工时,当大坝上游侧蓄水量增多而水位上涨后,在溢流堰缺口段的作用下能将大坝上游侧多余的蓄水通过溢洪道排出,避免大坝上游侧水位上涨至大坝坝顶位置处从而对大坝坝顶施工造成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20099700U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21642697.3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城市高密集区暗涵复明改造加固结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生态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城市高密集区暗涵复明改造加固结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城市高密集区暗涵复明改造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针对拆除所述暗涵的盖板以及支撑排架且其挡墙结构保留完整情况下的暗涵复明改造加固结构,其具有挡墙主体Ⅰ,挡墙主体Ⅰ顶部通过锚杆接有混凝土顶板,混凝土顶板侧壁接有花槽;针对拆除所述暗涵的盖板以及支撑排架且其挡墙结构破损严重情况下的暗涵复明改造加固结构,其具有挡墙主体Ⅱ,挡墙主体Ⅱ侧壁通过植筋接有贴坡式挡墙,贴坡式挡墙顶部设有花槽,其底部设有混凝土底板。
-
公开(公告)号:CN216194409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300067.5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渗功能的山溪性行洪生态河道断面型式,包括河床和沿河床外沿向下开挖形成的河槽,所述河槽远离河道一侧向外依次布置有景观游步道、岸坡和堤顶。枯水期,河道来水量少,水流进入经防渗处理的河槽内,依然能保障生态和景观水位,具有较好的亲水效果;河床上置少量抗冲景观置石,使原本裸露的干涸河床具有较好的风貌。汛期,河槽、滩地河床与两岸堤防形成宽阔的行洪断面,共同承担行洪功能,能有效保障河道行洪安全需求;比较适用于枯水期水量小、汛期洪水峰高量大的山溪性河道。
-
公开(公告)号:CN221799791U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20573665.0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加快厂顶施工支洞施工进度的隧洞布置结构。本申请适用于水利及水电技术领域。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快厂顶施工支洞施工进度的隧洞布置结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快厂顶施工支洞施工进度的隧洞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厂房勘探平洞,用于提供开挖施工及出渣的施工通道;至少一个施工连接洞,设于所述厂顶施工支洞与所述厂房勘探平洞之间,所述施工连接洞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厂房勘探平洞的侧壁以及所述厂顶施工支洞中部的侧壁。
-
公开(公告)号:CN207775825U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720661886.3
申请日:2017-06-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溪性河道的双层河道结构,包括上层明河和设置在上层明河下方的下层暗河,所述上层明河和下层暗河彼此相互隔开,所述上层明河和下层暗河的流向相同,上层明河根据用地大小和垂直水流方向缩小或扩大亲水水域范围形成蜿蜒曲折的上层明河;所述下层暗河内部的截面呈矩形,所述上层明河的截面呈矩形;所述上层明河用于满足生态景观绿化和游人亲水戏水的要求,所述下层暗河的内部空间用于为洪水期宣泄洪水提供过流空间。通过设置上层明河、下层暗河的双层河道结构,下层暗河解决了洪水期过流问题,上层明河解决了枯水期游人亲水问题和河道生态问题,解决了城市深窄型河道安全性、亲水性、景观性不强的缺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2413091U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21160221.0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9/06 , E02D29/12 , E02D29/045 , H02G9/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缆转接井的排水布置结构。本申请适用于市政道路排水技术领域。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缆转接井的排水布置结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转接井的排水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转接井,其上游侧连接有第一电缆沟,下游侧连接有第二电缆沟,所述第一电缆沟及所述第二电缆沟呈坡度布置;挡水结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电缆沟靠近所述电缆转接井的端部、所述第二电缆沟靠近所述电缆转接井的端部,所述挡水结构用于阻止所述第一电缆沟及所述第二电缆沟内的积水进入所述电缆转接井;排水结构,与所述第一电缆沟相连接,所述排水结构用于导排所述第一电缆沟内积水;透水结构,设于所述电缆转接井的内底部,所述透水结构能够使所述电缆转接井内积水下渗至底部土体内。
-
公开(公告)号:CN214301693U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20159886.X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桩挡墙加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的桩挡墙加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桩挡墙加固结构,用于在新建建筑物与现有桩挡墙的预应力锚索位置冲突时,对现有桩挡墙进行加固,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预应力锚索设有若干灌注桩,预应力锚索位于相邻两灌注桩之间并对应穿过相邻灌注桩之间间隙,相邻灌注桩之间经混凝土连接块相连,所述预应力锚索经预应力锚头连接所述混凝土连接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利工程领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