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系留气球双余度计算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40829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212562.7

    申请日:2018-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留气球双余度计算系统,包括机箱、主控制模块、从控制模块、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一防雷模块和第二防雷模块,本发明的计算系统的每两个对应的模块采用相似余度设计,每两个对应的模块互为余度、互为备份,保障计算系统对数据的采集和分发、任务调度和管理以及控制解算和控制输出的双余度,确保计算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本发明通过选用雷电防护元件在第一防雷模块及第二防雷模块上进行分区布置,以达到雷电防护效果的目的,同时降低成本、硬件体积及重量,保证防雷模块部分元器件损坏时,不会造成整机失效。

    系留气球的雷电防护的验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5422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092647.6

    申请日:2018-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留气球雷电防护的验证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选取待验证的系留气球的预设缩比尺寸的系留气球缩比模型;搭建用于验证系留气球缩比模型的验证平台,验证平台包括:放电电路、控制电路和测量电路;利用控制电路控制放电电路,使得放电电路向系留气球缩比模型注入指定波形的雷电流;利用测量电路测量注入了雷电流的系留气球缩比模型的电击情况,并得到测量结果;根据测量结果确定系留气球的雷电防护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系留气球采取的防雷措施,提供了试验室条件下防雷系统的试验技术和方法,能够准确地、系统地评估系留气球防雷系统的理论防雷效果。

    载人飞艇的雷电防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797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97390.0

    申请日:2024-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载人飞艇的雷电防护方法,步骤是:1)对载人飞艇建模;2)对载人飞艇的极限飞行姿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载人飞艇进行雷电分区;3)构建雷电流通道,确定雷电流的注入点和泄放点;4)对载人飞艇进行雷电环境仿真;5)根据构建的雷电流通道选择避雷索、导流线导流设备;6)对构建的雷电流通道所使用的导流设备进行雷电试验,雷电试验分为电弧引入试验和电流传导试验两类;自此,在完成雷电防护相关的设计、分析仿真和验证工作后,确认载人飞艇的雷电防护满足相关的适航要求。本发明属于雷电防护技术领域,避免了雷电对载人飞艇飞行安全构成的威胁。

    载人飞艇的雷电防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797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97390.0

    申请日:2024-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载人飞艇的雷电防护方法,步骤是:1)对载人飞艇建模;2)对载人飞艇的极限飞行姿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载人飞艇进行雷电分区;3)构建雷电流通道,确定雷电流的注入点和泄放点;4)对载人飞艇进行雷电环境仿真;5)根据构建的雷电流通道选择避雷索、导流线导流设备;6)对构建的雷电流通道所使用的导流设备进行雷电试验,雷电试验分为电弧引入试验和电流传导试验两类;自此,在完成雷电防护相关的设计、分析仿真和验证工作后,确认载人飞艇的雷电防护满足相关的适航要求。本发明属于雷电防护技术领域,避免了雷电对载人飞艇飞行安全构成的威胁。

    一种飞艇囊体闪电直接效应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7196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866112.0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飞艇囊体闪电直接效应防护装置,在飞艇囊体上搭扣粘接结构,通过搭扣粘接结构布置避雷索,用于承受雷电流C波损伤;飞艇囊体上的灯光设备处于避雷索布置通道上,灯光设备搭接至避雷索上,囊体上除灯光设备外的其他设备通过搭接措施搭接至离其最近的避雷索上,雷电附着至避雷索后,向后扫掠至尾翼或传导至艇舱进行泄放;飞艇囊体的头锥和尾翼采用金属结构,艇舱为可传导雷电流的复材结构。

    一种系留气球自供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53291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99768.4

    申请日:2016-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9/06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系留气球自供电系统,包括球载柴油发电机组、电能转换设备、球载蓄电池组和智能充电控制器;油机组提供220V交流电,经过电能转换设备转换为系留气球球载用电系统和设备所需电压后,输入智能充电控制器;油机组还直接连接智能充电控制器,提供向球载蓄电池组充电电压;球载蓄电池组与智能充电控制器连接,通过智能充电控制器充电,或向智能充电控制器提供供电电压;球载蓄电池组向智能充电控制器提供自身状态信号;智能充电控制器通过通讯模块与球载计算机连接,向球载计算机提供球载蓄电池组状态信号。本发明供电系统油机组和球载蓄电池组交替供电,保证球载用电设备正常工作,突破了目前系留气球缆绳高压传输供电模式的局限性,拓宽了系留气球的应用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