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769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05018.7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安徽省测绘档案资料馆(安徽省基础测绘信息中心)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IPC: G06V10/74 , G06V10/764 , G06V10/8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粒度地理实体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地理信息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域的待匹配数据;所述待匹配数据包括不同粒度下的地理实体数据,通过对每一地理实体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然后基于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计算地理实体数据之间的几何相似度和语义相似度,根据几何相似度和语义相似度进行地理实体匹配,得到地理实体之间的匹配关系,基于地理实体之间的匹配关系,构建地理实体关联知识图谱,本申请融合几何和语义信息进行多粒度地理实体匹配,实现多粒度地理实体的准确匹配,且适用多粒度地理实体匹配,提高了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5098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08156.4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安徽省测绘档案资料馆(安徽省基础测绘信息中心)
IPC: G06F16/29 , G06F18/22 , G06F18/2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身份编码的地理实体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地理信息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与地理实体利用相关的矢量数据以及属性数据,对其进行特征信息的提取及预处理,得到不同图层各地理实体的地理实体特征信息;随后基于地理实体特征信息对处于不同图层的相同地理实体进行匹配,之后基于地理实体空间身份编码规则进行统一的空间身份编码,得到各地理实体的空间身份编码,最后即可据此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一地理实体关联起来,实现对地理实体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管理;本申请通过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中的相同地理实体进行统一的空间身份编码,实现了对地理实体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02769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505018.7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安徽省测绘档案资料馆(安徽省基础测绘信息中心)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IPC: G06V10/74 , G06V10/764 , G06V10/8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粒度地理实体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地理信息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域的待匹配数据;所述待匹配数据包括不同粒度下的地理实体数据,通过对每一地理实体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然后基于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计算地理实体数据之间的几何相似度和语义相似度,根据几何相似度和语义相似度进行地理实体匹配,得到地理实体之间的匹配关系,基于地理实体之间的匹配关系,构建地理实体关联知识图谱,本申请融合几何和语义信息进行多粒度地理实体匹配,实现多粒度地理实体的准确匹配,且适用多粒度地理实体匹配,提高了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5098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1008156.4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安徽省测绘档案资料馆(安徽省基础测绘信息中心)
IPC: G06F16/29 , G06F18/22 , G06F18/2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身份编码的地理实体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地理信息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与地理实体利用相关的矢量数据以及属性数据,对其进行特征信息的提取及预处理,得到不同图层各地理实体的地理实体特征信息;随后基于地理实体特征信息对处于不同图层的相同地理实体进行匹配,之后基于地理实体空间身份编码规则进行统一的空间身份编码,得到各地理实体的空间身份编码,最后即可据此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一地理实体关联起来,实现对地理实体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管理;本申请通过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中的相同地理实体进行统一的空间身份编码,实现了对地理实体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427978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1911154134.8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城市形态学和R树的三维模型索引方法,首先基于城市形态学基本原理,根据道路、水系等自然要素将城市空间进行分块,形成区别于规则网格的自然网格,并对分块内部采用R树对三维模型进行组织。该索引方法充分利用城市形态学索引和R树的优点,不产生索引记录冗余,而且符合人的认知习惯,不仅可以满足三位模型可视化查询的需要,而且可以满足空间聚类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6844622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39605.5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空间信息表达方法及全空间信息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全空间信息静态描述:全空间信息包括物理世界中空间实体的位置坐标(x,y,z)和自然属性信息,以及网络虚拟世界;增加时间属性,为静态的空间实体附加时间标识,实现全空间信息的动态描述;提供统一时空标准下的地名地址标识、地址网格编码标识,以实现不同的空间实体之间基于地理空间位置或范围内的关联和整合。该系统包括空间实体基础描述模块、时间标识模块与地名址标识模块。本发明用于实现对物理世界中所有具有位置信息的空间实体在虚拟世界中的动态描述与融合交流,实现空间实体、专题数据的地理位置、自然属性、时间属性在统一时空基准下的全空间信息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1596459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562924.1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一种大规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转移矩阵装置及使用方法,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获取的同一时空研究期初与研究期末土地利用矢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形式一致的研究期初与研究期末两组土地利用矢量数据;步骤S2、设置合适的参数,将土地利用/覆被矢量数据转化为栅格数据;步骤S3、将所得到的两组栅格数据,基于栅格代数方法并行计算所有像元的变化情况;步骤S4、基于栅格计算结果,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报表。本申请设计的一种大规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转移矩阵装置及其方法,将土地利用矢量数据栅格化,采用并行计算方法,基于栅格代数运算方法计算所有像元的变化,大幅度的提高转移矩阵运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98143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711464422.4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LoD层级约束的三维地形裂缝消除方法,其整体步骤为:采用四叉树地形多分辨率表达结构对三维地形的DEM数据进行格网划分;建立地形四叉树格网节点,将其划分为根节点、父节点、子节点和叶节点;对地形四叉树格网节点的邻居关系进行识别及判断;根据视点相关的LoD控制规则,对四叉树叶节点进行合并与分裂,动态更新地形四叉树;判断对格网节点所需完成的处理,并对不同处理情况下的格网节点之间的邻居关系进行状态判断;判断遍历节点是否为新增节点;对补缝集合中的节点进行裂缝消除运算。本发明不仅节点层次跨度大、渲染效率高,而且运算量小,同时裂缝消除效率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19814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464422.4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LoD层级约束的三维地形裂缝消除方法,其整体步骤为:采用四叉树地形多分辨率表达结构对三维地形的DEM数据进行格网划分;建立地形四叉树格网节点,将其划分为根节点、父节点、子节点和叶节点;对地形四叉树格网节点的邻居关系进行识别及判断;根据视点相关的LoD控制规则,对四叉树叶节点进行合并与分裂,动态更新地形四叉树;判断对格网节点所需完成的处理,并对不同处理情况下的格网节点之间的邻居关系进行状态判断;判断遍历节点是否为新增节点;对补缝集合中的节点进行裂缝消除运算。本发明不仅节点层次跨度小、渲染效率高,而且运算量大,同时裂缝消除效率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18957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10885876.8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IPC: G06T1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持结构和纹理特征的三维建筑模型化简方法,解析各种不同来源格式的三维建筑模型数据,构造表面模型索引和表面模型三角网列表;根据三角网邻近信息,计算每个顶点的二次误差,从而计算每条边的二次误差;法线和面积验证,计算相邻的三角网和化简之后的表面模型三角网列表,采用RTT方法,计算新顶点的空间坐标和纹理坐标,并更新表面模型三角网列表中对应的纹理信息,以及新的顶点和纹理坐标;反复循环化简到指定的三角网数目为止;输出每个三角网的纹理,完成三维建筑模型的化简。本发明可以从高精度的三维模型自动生成不同细节层次的低精度模型,满足智慧城市各种应用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