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769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05018.7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安徽省测绘档案资料馆(安徽省基础测绘信息中心)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IPC: G06V10/74 , G06V10/764 , G06V10/8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粒度地理实体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地理信息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域的待匹配数据;所述待匹配数据包括不同粒度下的地理实体数据,通过对每一地理实体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然后基于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计算地理实体数据之间的几何相似度和语义相似度,根据几何相似度和语义相似度进行地理实体匹配,得到地理实体之间的匹配关系,基于地理实体之间的匹配关系,构建地理实体关联知识图谱,本申请融合几何和语义信息进行多粒度地理实体匹配,实现多粒度地理实体的准确匹配,且适用多粒度地理实体匹配,提高了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2769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505018.7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安徽省测绘档案资料馆(安徽省基础测绘信息中心)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IPC: G06V10/74 , G06V10/764 , G06V10/8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粒度地理实体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地理信息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域的待匹配数据;所述待匹配数据包括不同粒度下的地理实体数据,通过对每一地理实体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然后基于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计算地理实体数据之间的几何相似度和语义相似度,根据几何相似度和语义相似度进行地理实体匹配,得到地理实体之间的匹配关系,基于地理实体之间的匹配关系,构建地理实体关联知识图谱,本申请融合几何和语义信息进行多粒度地理实体匹配,实现多粒度地理实体的准确匹配,且适用多粒度地理实体匹配,提高了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5098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1008156.4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安徽省测绘档案资料馆(安徽省基础测绘信息中心)
IPC: G06F16/29 , G06F18/22 , G06F18/2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身份编码的地理实体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地理信息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与地理实体利用相关的矢量数据以及属性数据,对其进行特征信息的提取及预处理,得到不同图层各地理实体的地理实体特征信息;随后基于地理实体特征信息对处于不同图层的相同地理实体进行匹配,之后基于地理实体空间身份编码规则进行统一的空间身份编码,得到各地理实体的空间身份编码,最后即可据此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一地理实体关联起来,实现对地理实体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管理;本申请通过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中的相同地理实体进行统一的空间身份编码,实现了对地理实体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55098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08156.4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安徽省测绘档案资料馆(安徽省基础测绘信息中心)
IPC: G06F16/29 , G06F18/22 , G06F18/2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身份编码的地理实体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地理信息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与地理实体利用相关的矢量数据以及属性数据,对其进行特征信息的提取及预处理,得到不同图层各地理实体的地理实体特征信息;随后基于地理实体特征信息对处于不同图层的相同地理实体进行匹配,之后基于地理实体空间身份编码规则进行统一的空间身份编码,得到各地理实体的空间身份编码,最后即可据此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一地理实体关联起来,实现对地理实体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管理;本申请通过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中的相同地理实体进行统一的空间身份编码,实现了对地理实体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42219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219966.X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9 , G06Q30/018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地利用视角下的碳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包括:S1,收集数据;S2,建立碳源/汇同土地利用与覆被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S3,土地利用与覆被固碳量核算;S4,土地利用与覆被碳排放量核算;S5,固碳和碳排放价值量核算;S6,土地利用与覆被碳收支价值表编制;S7,省级碳排放额核算与分配;S8,地市级碳资产负债表编制。本发明提出的碳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拓宽了资产负债表的应用范畴和核算内容,可以明确碳排放额、固碳量、碳排放量和所有者权益情况,反映各种碳排放的分布并且揭示附着于碳资源之上的各种权责关系,令核算主体明确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
公开(公告)号:CN11604930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18296.6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土地利用的碳收支三维核算方法,包括:S1,构建碳排放量和固碳量的核算类型和土地利用与覆被类型的关系模型;S2,构建三维碳固碳量核算模型,核算地上、地表和地下的三维固碳量;S3,结合排放因子法核算碳排放量;S4,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图斑,将碳排放量和固碳量进行空间化处理;S5,基于格网进行碳收支核算。本发明通过研究各生态系统碳“地上—地表—地下”三维循环机理,构建碳排放/固碳量的三维核算模型。本发明的方法针对碳收支及变化分析,基于可选择分辨率格网的碳收支及变化分类,能够识别固碳量和碳排放量较高的热点区,分析其分异特征,服务于国土空间优化和碳补偿分区。
-
公开(公告)号:CN11547143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16882.0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IPC: G06T5/5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影像融合方法,包括:T1,使用第一重编解码器网络用于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空间特征的联合提取;T2,第二重编码器网络用于对高光谱影像提取光谱特征,以及将所述高光谱影像的特征和T1中得到的特征进行融合,并重建影像。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其使用了如前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影像融合方法。本发明同时使用了全色、多光谱、高光谱影像信息,将三者的优势进行了结合,解决了单独两种影像进行融合中信息差异过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711622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27014.4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6/2458 , G06F16/22 , G06F16/25 , G06T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岸线位置变化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建立两期海岸线数据集,并对海岸线数据集中的海岸线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两期海岸线数据进行比较,查找位置发生变化的海岸线,并提取变化前海岸线和变化后海岸线;判断所述变化前海岸线和变化后海岸线是否均为单段海岸线,如果是,则将变化前海岸线和变化后海岸线直接关联;如果变化前海岸线和/或变化后海岸线为多段海岸线,则依次逐段处理各段海岸线,并将处理后的各段变化前海岸线与变化后海岸线进行关联;该方法能够有效将当前的海岸线情况和过去的海岸线情况进行有效的关联,获得海岸线变化信息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127470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64147.2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矢量数据的生境网络构建方法,包括:S1,收集研究区内造成景观破碎的人工要素;S2,将研究区内的人工要素进行擦除得到多个分区,对分区内部所存在的生境斑块按照分区进行分组;S3,对生境斑块进行缓冲区分析,并对重叠的缓冲区进行融合;S4,对融合后的缓冲区再次进行逆向缓冲;S5,基于S2步骤中被人工要素分割后的分区空间分布图,计算研究区的有效斑块面积指标Aeff;S6,基于S4和S5计算的结果,计算有效生境网络面积指标 和生境连通强度指标。本发明可实现在大区域尺度上针对大量生境斑块的快速模拟和评估,并直观反映区域生态廊道的空间位置、宽度等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724774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373474.4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区域自然生态地理国情质量综合测度方法,包括:采用标准格网划分评价区域,将格网作单元作为基本单元,与所收集的空间数据做空间相交分析;在单位格网上计算压力源的空间分布密度,在此基础上对压力密度进行归一化,生成压力源强度格网分布图;在单位格网上计算生境质量指标;设定生态压力的空间传播模型;设定压力源的影响因子,在单位格网上计算生态压力指标,得到压力的空间格网;在单位格网上计算响应指标,得到生态响应指标的空间格网;在单元格网上计算生境质量综合指数,生成生境质量综合指数的格网分布图。本发明所提出的综合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整合生态压力、状态、响应因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满足了生境质量综合制图与分析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