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8027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83316.7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Inventor: 刘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输送式南极磷虾虾水分离装置,包括一主体壳体、一绞龙、一减速机和一电机;所述绞龙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主体壳体内,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减速机与所述绞龙传动连接;所述主体壳体的第一端的底部形成多个壳体疏水孔,所述壳体疏水孔的下部连接有一出水口;所述主体壳体邻近所述出水口的上表面形成一虾水混合物入口;所述主体壳体的第二端的底部形成一南极磷虾出口。本发明的一种螺旋输送式南极磷虾虾水分离装置,与连续泵吸捕捞装置匹配流量后,可持续不断地分离虾水混合物,实现虾水分离的同时无损输送南极磷虾至传输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091852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346963.6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力吸附网箱清洗机器人,包括:框架;设置在框架下方的密封舱模块;设置与框架内部的螺旋推力吸附清洗模块;设置在框架上端的浮力模块;行走机构;螺旋推力吸附清洗模块包括一转轴,转轴底部沿轴向具有一盲孔,盲孔与转轴侧壁具有一通孔,通孔与高压水连通;盲孔与歧管连通,歧管固定在清洗盘内,清洗盘与转轴固定连接;歧管端部设有一折弯倾角,所述折弯倾角使水流喷射反作用力F形成旋转分力Fx和轴向反冲力Fy;转轴上端与螺旋桨连接,螺旋桨随转轴旋转产生的正向推力大于轴向反冲力Fy,使清洗盘吸附在网箱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5941355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610272364.4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IPC: A01K7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遥控操作回转四滚筒起网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设置三个主滚筒,两侧的主滚筒位于较高高度,中间的主滚筒位于较低高度;至少一个主滚筒端部设置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主滚筒同轴设置;机架由旋转机座进行支撑,旋转机座通过水平的耳板与回转油缸的输出轴铰接,回转油缸的伸缩能够带动旋转机座转动90°;内侧主滚筒的侧旁固定设置一个无动力的竖滚筒;起网机不工作时,回转油缸通过液压控制将旋转基座以上部分收回甲板以内,减小起网机与甲板外物体碰撞;起网机工作时,回转油缸通过液压控制旋转机座转动90°,使主滚筒轴向与舷侧平行°;起网时,竖滚筒起辅助导向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379827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940240.9
申请日:2016-11-0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D1/52 , B66D1/58 , B66D2700/0108 , F15B11/08 , F15B13/0401 , F15B21/087 , F15B2211/20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液压绞机绳长控制液压张紧系统,属于液压绞机领域。一种液压绞机绳长控制液压张紧系统,包括液压回路和电控回路;所述液压回路包括进油管路、回油管路、电比例换向阀、梭阀、抗衡阀、液控减压换向阀、液压马达、先导式溢流阀、单向阀、常闭刹车、两位两通电磁阀、直动式溢流阀;所述电控回路包括分别设置于液压马达的进油口A和进油口B用于监控绞机两端压力的两个压力传感器,以及设置在绞机输出端以监控绳长变化的旋转编码器。本发明使用电液组合控制,运用系统被动压力的原理,控制绞机进出口油腔压力差以获得稳定的钢丝绳张力,有效保持钢丝绳姿态,保证绞机作业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482872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224081.8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平衡补偿系统、船用起重机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工程机械领域。一种自平衡补偿系统,包括吊机油缸、姿态采集系统和油缸补偿系统;其中,姿态采集系统由倾角传感器和控制器组成,倾角传感器用于测量起重直臂相对于水平面X轴及Y轴双向的倾角,控制器用于实时采集倾角传感器所测的倾角信号并将该倾角信号处理成控制信号输出给油缸补偿系统;油缸补偿系统包括第一储能器、第二储能器、比例换向阀、液控单向阀、单向节流阀、单向平衡阀、液压泵和单向阀,其中,比例换向阀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通过左、右位换向控制吊机油缸伸展或是收缩,保证起重机在高海况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本系统能够实现船用起重机在4?6级海况时的安全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310934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010220610.4
申请日:2010-07-0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
IPC: B63C9/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领域,一种高海况海上返回舱的回收方法,①救助直升机驾驶至海面返回舱(G)的上方;②救助直升机通过升降绞车的绳索将援救员降至以返回舱(G)为中心直径3米,高度为10米范围内;③用引导网射击器(H)将引导网(10)射向返回舱(G);④引导网(10)在空中张开,下沉罩住返回舱(G);⑤捕获装置的囊网(20)沿引导绳(18)下滑;⑥囊网(20)覆盖返回舱(G)并下沉;⑦收紧囊网(20)的起吊绳(22)收拢囊网(20)下部的开口;⑧由救助直升机的起吊装置卷起起吊绳(22);⑨返回舱(G)被固定于直升机下部;⑩将返回舱(G)安置于救援船甲板或陆地上由轮胎组成的返回舱座架。本发明首次提出在高海况条件下,利用引导装置,分两步轻松、准确、可靠、安全地打捞返回舱(G)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869080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10195703.6
申请日:2010-06-0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网箱污物收集装置,一种网箱污物收集装置,网箱(2)的底部为锥形,连接外形呈圆锥状的网箱污物收集斗(1);网箱污物收集斗(1)具有锥形的斗体(1-1),内部的斜面(1-4)设有弯曲向上的通道(1-3),通道(1-3)向上连接竖直呈圆柱形的汽水混合管(1-2),汽水混合管(1-2)由内、外两层圆管组成封闭腔体,其中内管周壁开设多个小孔,外管壁开设一个孔,由进气管(1-5)经压缩空气管(3)、球阀(7)连接空气压缩机(8),内管的下端与通道(1-3)连接,上端由排污管(4)接至污物收集箱(6)。本发明便于网箱内的污物汇集至斗底,被管道吸入提升至集污箱内。操作更加简便,且管道内不易堵料。集污箱的内筐网孔栅格可以做成多种规格,内筐轻巧,便于清水冲洗。
-
公开(公告)号:CN101929147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910053919.6
申请日:2009-06-2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IPC: B63B35/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漂浮大型藻类打捞脱水缩容方法与设备,其中打捞与脱水缩容处理设备用于设置在打捞船上,打捞漂浮在湖面或近海海面上的大型藻类,以及对被打捞上船的藻类进行脱水缩容处理,包括:用于拦截打捞藻类的柔性浮拖网;用于抽吸柔性浮拖网中藻类上船的水泵;用于将水泵抽吸上船的藻类进行藻水分离的运输装置;以及用于将运输装置分离出来的藻类进行挤压脱水缩容的挤压脱水缩容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48742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1710876876.6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海上回收方法与装备,包括救助打捞船,所述救助打捞船用伸缩吊、航天器座架、前后张紧装置;所述伸缩吊向舷侧伸出并可转动,航天器座架位于伸缩吊的半径范围内;所述伸缩吊上设有打捞拦截臂、油缸、倾角传感器,控制中心根据倾角传感器的倾角参数控制油缸的伸缩,从而根据船舶横摇进行对打捞拦截臂的水平度进行补偿;所述打捞拦截臂下部吊接防摇装置;打捞拦截臂下部吊接网具。本发明利用补偿油缸、蓄能器与气瓶组组成被动补偿装置,有效减少船体深沉对拖网的影响,改善网型,该补偿装置能量消耗少;利用外控液压油打开回转制动刹车装置,使拦截臂水平方向处于相对浮动状态,大大改善拦截臂恶劣海况下的受力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5583993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168586.1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IPC: B29C4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具有翻边结构的复合材料成型的热压模具,包括上模、中模、下模、模芯;下模固定在压机平台上,上模固定压机压板的下部,中模包括滑块及与之配合的滑块轨道座,滑块轨道座固定在下模上部;模芯固定在滑块轨道座之上,模芯呈矩形体结构,模芯上部及侧面设有需要热压的复合材料;热压模具四周方向上,至少有两侧具有斜导柱;斜导柱上端固定在上模内;闭模完成时,斜导柱自上而下向外侧倾斜地穿过上模、滑块、滑块轨道座、下模的对应孔洞中,上模与模芯的上表面压紧,滑块在斜导柱及上模的作用下向内滑动到位并与模芯的侧面对应压紧;开模完成时,上模向上抬起,斜导柱脱离下模的孔洞,并带动滑块沿滑块轨道座向外滑动,具有翻边结构的复合材料压制完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