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681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1123085.3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潜水器出入狭窄空间主要靠人力牵引拖曳导致定位和牵引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潜水器的牵引拖曳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实时接收监测潜水器的各个部位离狭窄空间的通道两侧的距离的声发射传感信号;根据所述声发射传感信号控制布置于狭窄空间的通道两侧的各个第一动力装置改变对所述潜水器的牵引拖曳力大小和方向,根据所述声发射传感信号控制用于牵引所述潜水器出入狭窄空间的第二动力装置的牵引拖曳力大小和方向,以使所述潜水器的各个部位与狭窄空间的通道两侧在保有距离的情形下出入狭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03201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18810.3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与待检测物结构一体式的压电传感器及封装方法,包括:待检测物、固定槽、压电传感器、线缆、耦合层及第一防护层;所述待检测物上开设有固定槽及接线孔,所述压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线缆穿过所述接线孔与所述压电传感器相连接,所述耦合层设置于所述压电传感器与所述固定槽底部之间,所述第一防护层设置于所述待检测物上,用于密封所述固定槽,本申请通过将压电传感器与待检测物进行耦合,并通过硅胶及金属盖焊接相结合对其进行封装固定,在不影响压电传感器正常功能的情况下,将其与待检测物能结构一体化,使其具有耐腐蚀、抗高强度振动、抗冲击以及防水等特性,可在室外环境中长期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786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26294.7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8/24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备内部部件的故障识别方法及装置、介质、终端,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现有基于专家知识的故障分析,由于需要基于大量专业准确的专家知识积累,具有困难性,同时由于对主观经验的高度依赖,导致故障识别结果的准确率起伏不定的问题。包括:获取目标设备内部部件的激光多普勒测振信号;基于已完成模型训练的故障识别模型对激光多普勒测振信号进行识别处理,得到目标设备内部部件的故障识别结果;在预设故障识别结果与故障处理方案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目标设备内部部件的故障识别结果相匹配的预设故障识别结果,并调取预设故障识别结果对应的故障处理方案,以基于故障处理方案控制目标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7766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49274.3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技术领域,包括基于变频器控制的驱动机构两级调速技术和驱动机构控制系统的多重保护策略。驱动机构两级调速利用变频器输出不同的频率控制变频电机的转速,从而来完成驱动机构速度选择,解决控制驱动机构快速下降速度选择的问题。同时驱动机构控制系统的多重保护利用PLC辅助保护逻辑、电机抱闸继电器保护逻辑、电机散热风扇保护逻辑等实现驱动机构上升和下降速度的稳定控制,提供对系统稳定运行、抱闸失效、散热异常等状态进行多重保护方法,确保变频器、驱动机构变频电机高可靠性稳定工作,提高反应堆操作人员控制驱动机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372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70817.0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 H04L12/10 , G21C17/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加速度信号的异常检测系统,应用于核反应堆中。系统包括:设置于核反应堆内预先划分的设备空间中的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设备空间处的数字化处理模块、设置于核反应堆内的集中通信模块,以及设置于核反应堆外的综合诊断模块,其中,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设备空间中的核反应堆设备处,接收核反应堆设备的加速度信号并发送给设备空间处的数字化处理模块进行异常特征识别,并将异常特征发送到集中通信模块,由集中通信模块发送到反应堆之外的综合诊断模块进行异常特征分析,得出核反应堆系统是否存在异常的振动信号、磨损信号、撞击信号,上述系统能及时发现核反应堆系统中的故障隐患,提高了对核反应堆系统的故障隐患的识别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629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27082.0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H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设备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压电传感器自检激励反射抵消电路及自检方法,用于对压电传感器进行激励检测,包括:激励信号发生器、信号分析器和混合电路模块,混合电路模块包括阻抗匹配单元和信号抵消单元,激励信号发生器生成激励信号并通过混合电路模块传递至压电传感器和信号分析器,阻抗匹配单元用于改变压电传感器接口处的阻抗值,以使信号抵消单元消除信号分析器接收到的激励信号,压电传感器响应于激励信号产生反馈信号,信号分析器对反馈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得到压电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上述电路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无需额外对传感器进行改动,降低检测成本,具有高可实现行与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1530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23082.X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涡流传感器灵敏度自适应修正方法、系统及介质,包括:S1.对当前自检激励响应信号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拟合曲线,计算所述拟合曲线的幅值线性度、动态灵敏度和传感器静态灵敏度;S2.将n组自检激励响应信号分别作为当前自检激励信号返回S1,得到n组数据;S3.将n组第一切换自检激励响应信号分别作为当前自检激励信号返回S1,得到k×n组数据;S4.将n组第二切换自检激励响应信号分别作为当前自检激励信号返回S1,得到j×k×n组数据;S5.根据幅值线性度、动态灵敏度和传感器静态灵敏度对所述j×k×n组数据进行条件判定,根据条件判定结果修正电涡流传感器的灵敏度。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的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修正成本高和修正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0634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47815.6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对电涡流传感器的敏感材料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得到材料融合可靠性指标;对电涡流传感器的功能性能可靠性进行分析,得到功能性能融合可靠性指标;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环境可靠性进行分析,得到环境融合可靠性指标;将材料融合可靠性指标、功能性能融合可靠性指标和环境融合可靠性指标融合得到电涡流传感器综合可靠性指标;对多个样品的电涡流传感器综合可靠性指标进行正态分布拟合计算,得到可靠性特征值;根据可靠性特征值分析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可靠性。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对研制的高温耐辐射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可靠性进行准确客观分析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485834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293405.3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L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机固态气体绝热材料的核安全级变送器,包括躯壳、接线防护组件、电子线路防护组件、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躯壳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接线板设置在所述接线防护组件内,所述电子线路板设置在所述电子线缆防护组件内,第一封盖封闭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封盖封闭所述第二安装槽;本发明通过在躯壳内设置接线防护组件和电子线路防护组件,对变送器中的电子元器件进行针对性的保护,提高变送器耐高温冷热冲击性能,大大减小了压力变送器中电子元器件在蒸气高温、高压、化学喷淋、热老化、交变湿热等工况下的性能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07412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45774.8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反应堆轴封泵振动监测的故障时刻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反应堆轴封泵的监测数据:振动加速度a(t)、振动速度v(t)、振动位移s(t),Tnow≥t≥TInit;步骤2:确定一级加速度权重系数Qa、一级速度权重系数Qv、一级位移权重系数Qd;步骤3:融合处理,得到融合振动A(t),步骤4:对振动烈度V(t)进行数学拟合处理,得到一个拟合曲线;步骤5:从拟合曲线中筛选出用于预测故障时刻的有效曲线段;步骤6:对有效曲线段进行高阶非线性函数拟合处理,得到对应的预测曲线;步骤7:计算预测曲线与振动烈度阈值线的交点,标记交点对应的时刻为预测故障时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