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变外力对动态自反馈条件下通道内CHF的影响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8180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63721.4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瞬变外力对动态自反馈条件下通道内CHF的影响分析方法,瞬变外力对自然循环工况下通道内CHF的影响因子包括宏观影响因子和微观影响因子;宏观影响因通过瞬变外力下的流量对应的静止条件下的CHF值与静止条件的流量对应的静止条件下的CHF值地比值获得;微观影响因子通过瞬变外力下的通道内的CHF值与进口参数相同的静止条件下的CHF值的比值获得;通过乘积法求解耦合瞬变外力对反应堆自然循环工况下通道内CHF的影响因子,最终获得瞬变外力对自然循环工况下DNBR限值修正系数。本发明可用于分析不同装置中瞬变外力对自然循环工况下通道内DNBR限值修正系数,且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

    瞬变外力对动态自反馈条件下通道内CHF的影响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81806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363721.4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瞬变外力对动态自反馈条件下通道内CHF的影响分析方法,瞬变外力对自然循环工况下通道内CHF的影响因子包括宏观影响因子和微观影响因子;宏观影响因通过瞬变外力下的流量对应的静止条件下的CHF值与静止条件的流量对应的静止条件下的CHF值地比值获得;微观影响因子通过瞬变外力下的通道内的CHF值与进口参数相同的静止条件下的CHF值的比值获得;通过乘积法求解耦合瞬变外力对反应堆自然循环工况下通道内CHF的影响因子,最终获得瞬变外力对自然循环工况下DNBR限值修正系数。本发明可用于分析不同装置中瞬变外力对自然循环工况下通道内DNBR限值修正系数,且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

    瞬变外力对动态自反馈条件下堆芯DNBR限值修正系数的整体式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5302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62512.8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瞬变外力对动态自反馈条件下堆芯DNBR限值修正系数的整体式求解方法,通过乘积法求解耦合瞬变外力对反应堆动态自反馈条件下通道内CHF的影响因子,最终获得瞬变外力对动态自反馈条件下DNBR限值修正系数;所述CHF的影响因子为相应瞬变外力下的CHF值与静止条件下的CHF值的比值;所述瞬变外力包括倾斜、起伏、摇摆和耦合运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简单、直观、准确的获得瞬变外力场对动态自反馈条件下堆芯通道内DNBR限值修正系数,该修正系数可直接应用于核动力舰艇反应堆的设计。

    堆芯热工安全准则应用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586290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09762.4

    申请日:2023-02-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堆芯热工安全准则应用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堆芯的第一热流密度比,所述第一热流密度比为所述堆芯在静止条件下的最小临界热流密度比,获取热流密度比修正系数,利用所述热流密度比修正系数对所述第一热流密度比进行修正,得到第二热流密度比,所述第二热流密度比为所述堆芯在瞬变外力场条件下的最小临界热流密度比,其中,所述瞬变外力场条件由系统运行所处的环境运动条件确定,所述环境运动条件包括升潜条件、倾斜条件和摇摆条件,在所述第二热流密度比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应用堆芯热工安全准则。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保证热工安全准则适用于瞬变外力场条件下的核反应堆。

    堆芯热工安全准则应用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586290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109762.4

    申请日:2023-02-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堆芯热工安全准则应用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堆芯的第一热流密度比,所述第一热流密度比为所述堆芯在静止条件下的最小临界热流密度比,获取热流密度比修正系数,利用所述热流密度比修正系数对所述第一热流密度比进行修正,得到第二热流密度比,所述第二热流密度比为所述堆芯在瞬变外力场条件下的最小临界热流密度比,其中,所述瞬变外力场条件由系统运行所处的环境运动条件确定,所述环境运动条件包括升潜条件、倾斜条件和摇摆条件,在所述第二热流密度比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应用堆芯热工安全准则。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保证热工安全准则适用于瞬变外力场条件下的核反应堆。

    动态自反馈条件下堆芯DNBR限值修正系数的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53022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362512.8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动态自反馈条件下堆芯DNBR限值修正系数的求解方法,通过乘积法耦合各瞬变外力对反应堆动态自反馈条件下通道内CHF的影响因子,最终获得瞬变外力对动态自反馈条件下DNBR限值修正系数;所述CHF的影响因子为相应瞬变外力下的CHF值与静止条件下的CHF值的比值;所述瞬变外力包括倾斜、起伏、摇摆和耦合运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简单、直观、准确的获得瞬变外力场对动态自反馈条件下堆芯通道内DNBR限值修正系数,该修正系数可直接应用于核动力舰艇反应堆的设计。

    紧密排列细棒燃料组件微通道温度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281657U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20359365.5

    申请日:2011-09-23

    Inventor: 谢峰 郎雪梅 曹念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紧密排列细棒燃料组件微通道温度测量装置。它包括定位格架和热电偶组件,其中定位格架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板,在金属板上按照预先设定的图案将多余的金属去掉,热电偶组件包括中空的热电偶套管,在热电偶套管中放置热电偶。本新型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很好的适用于微小子通道温度测量,实现了对试验组件子通道温度的准确、精确测量(测量精度±1℃),同时定位格架阻力不大于棒束阻力的5%,对子通道流量分配和温度分布影响不大。

    核电站在役运行通风系统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388259U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20026564.2

    申请日:2015-0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核电站在役运行通风系统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电加热器、加湿器、仪控系统及电气系统,其中,电加热器和加湿器均设置在主送风管道上,且电加热器连接空调机组的出口风管。仪控系统包括控制器,电气系统包括与电加热器连接的电加热器电控模块及与加湿器连接的加湿器电控模块,电加热器电控模块和加湿器电控模块均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时能从通风系统源头增加除湿、加湿功能,解决核电站的电子设备间湿度分季度不调的问题,同时不影响原系统的控制运行以及安全性。

    核反应堆热工水力装置及其中的回路加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825484U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20251614.2

    申请日:2014-0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热工水力装置及其中的回路加热系统。所述回路加热系统,包括换热器、一次侧支路及二次侧支路,所述一次侧支路与所述二次侧支路分别穿过所述换热器,使得所述一次侧支路内的流体与所述二次侧支路内的流体在所述换热器处进行热交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路加热系统充分利用核反应堆热工水力装置中的热流体的热量对冷流体进行加热升温,而不需要再另配备其他的电气控制设备或者是引入外界的热流体,充分地利用了本核反应堆热工水力装置自身的特点,节约了电能及热量,对于环保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减少了维护成本,结构较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