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散斑干涉技术的形变与应变同步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299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55805.6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激光散斑干涉技术与激光剪切散斑干涉技术的特点,通过光路复用实现形变与应变的同步测量,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同一目标区域的形变与应变同步原位测量;将Sym4小波函数作为基函数,结合正余弦变换,用于包裹相位图的噪声滤波,不需要进行迭代计算、设定掩膜形状及尺寸等,保留相位跃变信息的同时提高了滤波效率。在小波分解中,根据实际测量结果计算得到散斑抑制指数,从而确定了Sym4小波函数的最佳小波分解层数;根据散斑图中的噪声水平与小波分解层数确定噪声阈值,计算获得滤波处理后的小波系数,有助于提高噪声滤波效果,扩大该滤波方法的适用范围。

    光学元件强激光损伤特性的无损检测与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4329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1588367.6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学元件强激光损伤特性的无损检测与评价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不能通过无损检测评价光学元件激光损伤特性的难题。本发明包括:通过实验获得光学元件的无损检测数据以及强激光作用下发生损伤的激光参数;将无损检测数据与损伤测试结果作为特征量,使用深度学习方法,根据无损检测数据、激光参数及损伤测试结果,获得光学元件激光损伤特性的检测评价模型;将待检测的光学元件进行无损检测,将获得的无损检测数据和激光参数作为检测评价模型的输入量,从而获得该光学元件的激光损伤特性检测结果,实现强激光损伤特性的无损检测与评价。

    光学元件激光诱导损伤特征瞬态测量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29757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0678889.4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一种光学元件激光诱导损伤特征瞬态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该装置包括光源、第一分光镜、第二分光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光束整形滤波系统、偏振延迟控制系统、样品台、损伤特征在线测量系统、能量控制系统、聚焦系统、光束质量诊断系统、光闸、光阱、计算机;本发明将强激光光束分束,一部分作为损伤测试光束,一部分作为探测光束,采用偏振延迟控制系统,调节探测光束与损伤测试光束的间隔时间,结合损伤特征在线测量系统,在脉冲激光作用后不同时刻探测光学元件被辐照区域的相位信息及光强信息,获得损伤区域三维形貌及透过率分布的相对变化量。

    光学元件激光诱导损伤特征瞬态测量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2975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78889.4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一种光学元件激光诱导损伤特征瞬态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该装置包括光源、第一分光镜、第二分光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光束整形滤波系统、偏振延迟控制系统、样品台、损伤特征在线测量系统、能量控制系统、聚焦系统、光束质量诊断系统、光闸、光阱、计算机;本发明将强激光光束分束,一部分作为损伤测试光束,一部分作为探测光束,采用偏振延迟控制系统,调节探测光束与损伤测试光束的间隔时间,结合损伤特征在线测量系统,在脉冲激光作用后不同时刻探测光学元件被辐照区域的相位信息及光强信息,获得损伤区域三维形貌及透过率分布的相对变化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