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3810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03863.X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18/2415 , G16C20/20 , G16C20/70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1N23/207 , G01N15/08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测井解释与图像识别确定孔隙度方法和装置,涉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包括:分别利用测井解释与图像识别获取页岩样本的结构参数;结构参数包括TOC含量、矿物含量和孔隙度数据;基于测井解释获取的第一类结构参数确定第一线性关系,并基于图像识别获取的第二类结构参数确定第二线性关系;第一线性关系和第二线性关系分别表征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下的所述孔隙度数据与TOC含量、矿物含量的映射关系;利用贝叶斯定理将所述第一线性关系和所述第二线性关系进行结合,得到所述孔隙度数据对应的目标线性关系。通过获取测井数据与扫描电镜图像,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全面分析页岩的孔隙特征,提高了对孔隙度计算的精确性和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5050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99411.3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Q10/04 , E21B43/20 , G06Q50/02 , G06Q50/04 , G06N3/0464 , G06F30/28 , G06N3/096 , G06Q10/0639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TCG‑VAE的油藏注采方案优化方法、设备及介质,涉及油藏生产优化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使用CMG模拟器模拟反五点注水方式的生产过程,构建数据集;搭建预测未来油藏生产数据的神经网络;利用数据集训练和验证所述神经网络;基于预测未来油藏生产数据的神经网络,通过注水量微调策略对突变后的注水量进行微调,得到生产井的产油量预测;根据产油量预测,计算油藏开发的净现值NPV,得到最优的注水方案。考虑了不同孔隙度场和渗透率场以及不同注水量对油藏开发的影响,提高了油藏生产指标的模拟和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7138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08095.X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溶溶蚀作用模拟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尺度的表生‑顺层岩溶溶蚀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该实验装置包括反应釜以及与之相连的溶蚀液供应系统、溶液收集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压力控制系统,其中:反应釜用于放置岩心柱试样,并提供溶蚀液与岩心柱试样反应的环境;溶蚀液供应系统用于将溶蚀液注入对应岩心柱试样;溶液收集系统用于收集溶蚀液与对应岩心柱试样反应后所得流体;温度控制系统和压力控制系统分别用于调节反应釜内的温度和压力。本发明提供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实现了多尺度复杂岩性模拟,且溶蚀模拟实验效率得以提升,并综合考虑小‑中‑大尺度岩溶溶蚀作用的实验结果,有助于更全面地解释不同类型碳酸盐岩的岩溶作用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69257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220348.X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50/02 ,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8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藏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LSTM‑Attention的油藏分层注采生产预测方法。该方法使用油藏数值模拟器模拟多层非均质油藏的注采过程,构建生产数据集,对生产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将生产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LSTM‑Attention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包括LSTM部分、注意力机制和全连接层;在四注四采与四注两采的生产方式下应用训练好的LSTM‑Attention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训练好的LSTM‑Attention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得到产油量,结合油田经济效益分析,优化注水策略,即通过调整注水井的注水量,实现油藏产量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从而提高油田的净现值和经济效益。本发明还能够有效预测各层位的产油量和压力,预测精度高达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1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103863.X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18/2415 , G16C20/20 , G16C20/70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1N23/207 , G01N15/08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测井解释与图像识别确定孔隙度方法和装置,涉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包括:分别利用测井解释与图像识别获取页岩样本的结构参数;结构参数包括TOC含量、矿物含量和孔隙度数据;基于测井解释获取的第一类结构参数确定第一线性关系,并基于图像识别获取的第二类结构参数确定第二线性关系;第一线性关系和第二线性关系分别表征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下的所述孔隙度数据与TOC含量、矿物含量的映射关系;利用贝叶斯定理将所述第一线性关系和所述第二线性关系进行结合,得到所述孔隙度数据对应的目标线性关系。通过获取测井数据与扫描电镜图像,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全面分析页岩的孔隙特征,提高了对孔隙度计算的精确性和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7138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208095.X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溶溶蚀作用模拟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尺度的表生‑顺层岩溶溶蚀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该实验装置包括反应釜以及与之相连的溶蚀液供应系统、溶液收集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压力控制系统,其中:反应釜用于放置岩心柱试样,并提供溶蚀液与岩心柱试样反应的环境;溶蚀液供应系统用于将溶蚀液注入对应岩心柱试样;溶液收集系统用于收集溶蚀液与对应岩心柱试样反应后所得流体;温度控制系统和压力控制系统分别用于调节反应釜内的温度和压力。本发明提供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实现了多尺度复杂岩性模拟,且溶蚀模拟实验效率得以提升,并综合考虑小‑中‑大尺度岩溶溶蚀作用的实验结果,有助于更全面地解释不同类型碳酸盐岩的岩溶作用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6925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20348.X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50/02 ,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8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藏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LSTM‑Attention的油藏分层注采生产预测方法。该方法使用油藏数值模拟器模拟多层非均质油藏的注采过程,构建生产数据集,对生产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将生产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LSTM‑Attention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包括LSTM部分、注意力机制和全连接层;在四注四采与四注两采的生产方式下应用训练好的LSTM‑Attention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训练好的LSTM‑Attention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得到产油量,结合油田经济效益分析,优化注水策略,即通过调整注水井的注水量,实现油藏产量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从而提高油田的净现值和经济效益。本发明还能够有效预测各层位的产油量和压力,预测精度高达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53564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94615.6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台风气象预报方法、介质、设备,涉及台风气象预报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不同时间间隔的时间序列的台风数据;构建基于Transformer的台风路径预测模型,将不同时间间隔的时间序列的台风数据输入台风路径预测模型,得到台风路径;获取预测台风路径上的台风经度、维度数据及预测台风路径对应时间的气压,利用预测台风路径上的台风经度、维度数据计算台风移动距离;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将台风移动距离和预测台风路径对应时间的气压输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得到台风风速。本发明为台风气象的预报提供了较为精确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5347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68477.X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原位条件的二氧化碳封存实验模拟装置及方法,涉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压力容器、三相供应系统、载荷系统、采集系统和控温系统,压力容器包括压力筒、方向移动块及位移传感器;载荷系统施加压力给岩心样品提供三轴方向上的应力和形变量;采集系统包括用于摄像获取岩心样品孔隙结构及流体变化特征的核磁数据采集系统和用于采集CO2注入岩心样品中压力和温度的温压数据采集系统;控温系统用于控制CO2注入岩心样品时的温度。本发明中的模拟方法能够模拟地下储层真实的热—水—压力—地质力学条件,考虑两相或三相与岩石之间的物理和化学相互作用及岩石的力学特性,进而开展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封存机理和安全性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835050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499411.3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Q10/04 , E21B43/20 , G06Q50/02 , G06Q50/04 , G06N3/0464 , G06F30/28 , G06N3/096 , G06Q10/0639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TCG‑VAE的油藏注采方案优化方法、设备及介质,涉及油藏生产优化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使用CMG模拟器模拟反五点注水方式的生产过程,构建数据集;搭建预测未来油藏生产数据的神经网络;利用数据集训练和验证所述神经网络;基于预测未来油藏生产数据的神经网络,通过注水量微调策略对突变后的注水量进行微调,得到生产井的产油量预测;根据产油量预测,计算油藏开发的净现值NPV,得到最优的注水方案。考虑了不同孔隙度场和渗透率场以及不同注水量对油藏开发的影响,提高了油藏生产指标的模拟和预测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