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584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22444.1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Q10/0639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原露天采矿区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方法及评估体系。该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矿区自然地理与区域背景资料,专项地质调查资料,遥感和无人机影像,生态修复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资料,竣工验收资料等的基础上,结合场地稳定性和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冻土、景观、草地、湿地等生态要素的调查、取样和监测,开展矿区生态环境现状及矿区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根据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的时间及区域确定评估周期、评估节点与评估范围,评估节点主要用于确定阶段性评估时间。根据生态系统各生态要素的特点,确定调查监测内容和指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该评估方法同样适用于验收后运行维护一定时间内的后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303043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64034.1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热力学平衡的岩土体含水率及含水量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岩土体温湿度的测试;(2)岩土体孔隙度(裂隙率)的测试;(3)岩土体含水率及含水量的计算。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借助热力学平衡下液态水和气态水的性质可测试计算岩土体内的含水率及含水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测试结果准确,并且能够将土壤和岩石的测试方法相统一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对各岩土体含水率及含水量的测试,对农业种植、矿山复绿、土地复垦时含水率及含水量的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231450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390504.1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陆生植物地下生境的调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样方调查地、S2样坑的选择和开挖、S3选取样坑的主调查面和次调查面、S4修整主调查面和次调查面、S5铺设尼龙网格、S6调查主调查面和次调查面内的根群、S7测量主调查面和次调查面内剖面土壤的温度和湿度、S8采集土样、S9测量土壤的理化指标。本发明的一种陆生植物地下生境的调查方法,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地下生境角度的依据,解决了在矿山复绿、土地复垦等领域,植物种植时地下生境条件的构建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54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96455.5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1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及预测岩溶管道涡流区占比的方法,涉及水文地质技术领域。包括:从水力条件及管道结构角度选取流速、形状系数、相对粗糙度作为主控因素,设计人工粗糙管道并开展实验及数值模拟;基于三个主控因素的岩溶粗糙管道数值模拟流场,计算涡流区占比;构建涡流区占比与不同流速、不同形状系数、不同相对粗糙度的定量关系,结合多元统计回归方法生成涡流区占比的预测方程。本发明方便操作,识别及测试结果准确,能够在获取野外常见水文地质参数条件下实现涡流区占比的精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4998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73143.9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B01D53/28 , B01D53/26 , C08F220/56 , C08F220/54 , C08F222/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湿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的大气吸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制备含有导热材料,丙烯酰胺和异丙基丙烯酰胺的凝胶,将溶胀后的凝胶冷冻干燥,再将凝胶浸泡在吸湿盐水溶液中负载吸湿盐,取出后干燥即得。通过丙烯酰胺及异丙基丙烯酰胺单体共聚保留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温敏性同时赋予其更强的亲水性能,高分子聚合物能够吸收吸湿盐潮解形成的液滴,保持吸湿盐持续吸附,使聚合凝胶具有更大的吸湿量和产水量。本发明制备的大气吸湿材料提供了一种供给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植物所需水分的新途径,在使用中不依赖外部装置对水汽进行收集,且产水过程无能耗无排放,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02990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55904.9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热力学平衡的土壤孔隙度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温湿度的测试;(2)土壤含水量的测试;(3)土壤孔隙度的计算。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借助热力学平衡下液态水和气态水的性质可计算土壤孔隙度。该方法具有可在野外进行原位测试,操作简单,测试结果准确,并且应用范围广泛。该技术对农业种植、土壤污染修复、土壤水文计算、土地复垦时土壤孔隙度的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540128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945117.0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C02F9/04 , C02F101/20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填充材料模拟PRB原位修复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装置,所述实验装置包括有机玻璃管柱、污水槽、集水瓶和蠕动泵;所述有机玻璃管柱的内部填充含石灰石、零价铁粉和天然沸石的可渗透反应材料层,通过实验装置对不同配比的石灰石、零价铁粉和天然沸石的混合材料进行重金属污染水样净化,通过净化结果选择最佳配比的石灰石、零价铁粉和天然沸石的混合材料填充于地下水处理中的可渗透反应墙中,解决对较难去除的Zn元素的去除率低的问题,为PRB充填材料的选取提供一个应用借鉴,使得PRB的运行持续的周期长,运行成本大大降低,并可以高效去除难以去除的Zn元素和其他易于去除的重金属元素。
-
公开(公告)号:CN110231450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390504.1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陆生植物地下生境的调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样方调查地、S2样坑的选择和开挖、S3选取样坑的主调查面和次调查面、S4修整主调查面和次调查面、S5铺设尼龙网格、S6调查主调查面和次调查面内的根群、S7测量主调查面和次调查面内剖面土壤的温度和湿度、S8采集土样、S9测量土壤的理化指标。本发明的一种陆生植物地下生境的调查方法,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地下生境角度的依据,解决了在矿山复绿、土地复垦等领域,植物种植时地下生境条件的构建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14672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389047.4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汽冷凝滴灌系统,涉及环境保护领域。一种水汽冷凝滴灌系统,包括蓄水箱、水汽收集装置、冷凝装置、滴灌装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汽冷凝滴灌系统,全程无需人工监控,可自动实现气态水汽的收集、凝结和滴灌工作,智能性强,还可以节省人力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70223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061225.8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C02F1/463 , C02F1/00 , C02F103/1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絮凝法的酸性矿山废水处理系统,涉及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有调节池,调节池通过管道连接有沉淀池,还包括升降机构、转动机构和通电机构。本发明通过电絮凝法,电絮凝法的电极材料主要使用铝、铁或者铝/铁混合电极,对于AMD中重金属去除效果可观,并且对于AMD中高浓度的硫酸根也有协同去除效果,在采用电絮凝法反应过程中,水体的pH会上升至6‑7,同时产生含有金属氧化物的絮凝沉淀,并且这些金属氧化物不会再释放到受纳水体之中,此外,电絮凝法凭借着易于操作,出水水质高的另一优势,与常规中和法相比,电絮凝产生的沉淀更为紧凑,并且金属的纯度较高,易于回收再利用,便于对酸性矿山废水进行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