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507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164161.9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长江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注水试验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该装置包括止水密封气囊,其可移动的设置于钻孔内,且可在钻孔内第一设定位置处充气膨胀并与钻孔的孔壁接触以使其上方形成试验段;注水组件,其用于对试验段内注水;以及测量组件,其设置于试验段内,用以测量试验段内的水位变化;其测试方法为通过测量组件实时获取水位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随后计算渗透系数。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即可实现注水量的可控,又可实时得到测试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06000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556713.4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流域岩溶水系统的高分辨率水文监测方法,通过对隧道区岩溶水系统降雨量、地表水、地下水流量、水位高分辨率的水文监测,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终端处理器以便提取利用;查明隧道区不同岩溶含水层、不同岩溶地貌区和岩溶水系统流量动态特征及变化规律,准确监测到每个子流域的入渗系数及其流量滞后变化规律,为隧道涌水预测提供重要的水文地质数据,在隧道涌水分段预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提升了监测工作的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可以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监测方法工程量小、成本低廉、对当地环境没有影响,适合广泛的应用到岩溶区隧道涌水预测特别是分段预测工作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011532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310007971.4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地质材料的雨水水质处理系统,至少包括沉沙池、过滤池、防堵塞监控单元以及水质监测单元,其中沉沙池中至少设有进水管、导流槽以及污水管网入口,过滤池与沉沙池之间通过设有的钢筋混凝土镂空挡墙连通,过滤池内填充有滤料,防堵塞监控单元由流量传感器、空气压缩机和水泵A组成;水质监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水质参数的水质监测仪以及水泵B,水泵B连接在过滤池的出水口上。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水质处理工程中出现的不足,本发明中选择了新型的矿物滤材,同时还设计有反冲洗系统和水质监测单元,能够从多方面综合提高雨水水质。
-
公开(公告)号:CN102744249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28280.2
申请日:2012-07-0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治与包气带土壤修复方法,包括在污染场地下部地下水含水层上方,铺设形成毛细屏障;在污染场地的上方和下方各挖一条沟壕;对沟壕的处理;在污染场地的土壤表层铺设形成毛细屏障顶盖,在土壤表层安置排水管道,排水管道位于毛细屏障顶盖上方;排水管道连接到雨水净化处理设备;下游沟壕通过废水抽水管道与污水处理设备相连。本发明既可以防止污染物污染地下水,同时也可以对包气带污染土壤进行淋洗修复,并且可以达到雨水利用的效果。为了降低成本,在工厂选址时可以选择下部有天然隔水层的地质环境。本发明具有防治时间长、污染防治效果好、相对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4458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555765.X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山区河沟水流量的复式矩形流量堰,包括左侧堰体、复式矩形堰口、右侧堰体、基底、水位监测装置孔;所述左侧堰体、右侧堰体和基底形成所述复式矩形堰口,所述复式矩形堰口包括第一层薄壁堰口、第二层砌砖堰口,所述水位监测装置孔位于流量堰上游的河床中并固定水位监测装置。第一层薄壁堰口用于山区、隧道区、溪沟河流小流量的监测,第二层砌砖堰口采用水泥砌砖修筑,用于汛期大流量的监测,整个复式薄壁堰口采用水位的测量计算得到流量数据,不需要人工监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提高了流量堰的科学合理性和流量监测的准确性,精确的监测到溪沟水的流量及其变化规律,为山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准确的水文地质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744249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228280.2
申请日:2012-07-0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治与包气带土壤修复方法,包括在污染场地下部地下水含水层上方,铺设形成毛细屏障;在污染场地的上方和下方各挖一条沟壕;对沟壕的处理;在污染场地的土壤表层铺设形成毛细屏障顶盖,在土壤表层安置排水管道,排水管道位于毛细屏障顶盖上方;排水管道连接到雨水净化处理设备;下游沟壕通过废水抽水管道与污水处理设备相连。本发明既可以防止污染物污染地下水,同时也可以对包气带污染土壤进行淋洗修复,并且可以达到雨水利用的效果。为了降低成本,在工厂选址时可以选择下部有天然隔水层的地质环境。本发明具有防治时间长、污染防治效果好、相对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01507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164161.9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长江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注水试验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该装置包括止水密封气囊,其可移动的设置于钻孔内,且可在钻孔内第一设定位置处充气膨胀并与钻孔的孔壁接触以使其上方形成试验段;注水组件,其用于对试验段内注水;以及测量组件,其设置于试验段内,用以测量试验段内的水位变化;其测试方法为通过测量组件实时获取水位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随后计算渗透系数。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即可实现注水量的可控,又可实时得到测试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10617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31731.9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模拟岩溶水循环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本发明利用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砂箱的串联结构模拟了岩溶含水系统中的土壤层、表层岩溶带、包气带‑潜水带,真实还原岩溶含水层的三层结构,设置可控制水位的出水口,既考虑到了降雨入渗的调蓄作用,又考虑到了当水位达到一定阈值可产生侧向流,侧向流可通过落水洞以点状补给的方式直接补给饱水带。同时,表层岩溶带下放置滴水组件使其均匀分散的补给含水层包气带,还原表层岩溶带分散排泄至含水层包气带的过程;反映真实的岩溶水补径排特征;采用砂箱和单管道组合可还原多孔介质‑管道双重介质模型,可为进一步的数值模拟提供参考依据,方案合理且可实施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7344038A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710537070.4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39/14 , A01N25/08 , A01N59/16 , B01D2239/0442 , B01D2239/10 , C02F1/001 , C02F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沸石复合烧结的活性炭滤芯的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混合均匀;(2)将混合均匀的原料装入模具中,并初步压制成棒状活性炭;(3)将步骤(2)初步压制成型的棒状活性炭恒温烘烤;(4)将步骤(3)烘烤后的棒状活性炭冷却至70-120℃,并脱模,即得到成型的棒状活性炭;(5)将棒状活性炭进行切段,即得到活性炭滤芯。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抗菌沸石复合烧结的活性炭滤芯的应用。本发明抗菌效果稳定、安全性高、抗菌谱广、耐热性好、使用寿命长,有效的保证了水质安全,适用于几乎市面上所有净水机型号,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225583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88158.4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9B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3/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孔隙介质中的渗流实验方法及模具,利用填充满由N×N×N个等粒径的球粒粘接而成的立方体单元的长方体管进行求解孔隙介质渗流基本方程参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孔隙介质中的渗流实验方法及模具,使得管壁所引起的附加阻力对实验影恫小到可以忽略,就得到能够反映立方体排列孔隙介质模型渗流阻力特征的典型单元体模型,能够消除管壁阻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