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30137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510663793.X
申请日:2015-10-1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C02F9/14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所述复合型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系统是将可渗透反应墙科学设置两段结构,分别为系统第一段和系统第二段,在系统第一段内填充第一段反应材料及耐酸性厌氧微生物,使系统第一段构成酸性厌氧的修复环境;在系统第二段内填充第二段反应材料,系统第二段又分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其前半部分的第二段反应材料内负载中性好氧微生物,在其后半部分的第二段反应材料内负载耐碱性好氧微生物。本发明中两段式可渗透反应墙系统利用pH值和DO调控方法在可渗透反应墙的不同空间营造适合不同污染组分降解的修复环境,使修复系统综合处理效果进一步优化,达到对复合型污染地下水修复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10617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31731.9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模拟岩溶水循环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本发明利用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砂箱的串联结构模拟了岩溶含水系统中的土壤层、表层岩溶带、包气带‑潜水带,真实还原岩溶含水层的三层结构,设置可控制水位的出水口,既考虑到了降雨入渗的调蓄作用,又考虑到了当水位达到一定阈值可产生侧向流,侧向流可通过落水洞以点状补给的方式直接补给饱水带。同时,表层岩溶带下放置滴水组件使其均匀分散的补给含水层包气带,还原表层岩溶带分散排泄至含水层包气带的过程;反映真实的岩溶水补径排特征;采用砂箱和单管道组合可还原多孔介质‑管道双重介质模型,可为进一步的数值模拟提供参考依据,方案合理且可实施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17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22488.4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计算岩溶地下河流域表层岩溶水储量的方法。方法包括:S1:采集表层岩溶水EW、饱和带裂隙水FW和地表水PW样品,分析和确定其代表组分,并建立三种样品的代表组分关系;S2:选择暴雨时期,对地下河出口的指标进行连续监测;S3:确定混合比计算最终组分;S4:使用MIX迭代重新计算最终组分的组分值;S5:计算地下河出口每个样品中三个端元混合比;S6:得到各端元的流量过程曲线;S7:通过对EW流量过程曲线积分,得到表层岩溶水储量。该方法以岩溶水系统理论为指导,通过水化学和同位素等参数,在地下河暴雨后的流量过程曲线中分离出表层岩溶水流量过程曲线,进而计算表层岩溶水储量,低成本、便捷、高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54424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43820.3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水样定深采集装置及多水层采样方法,包括顶盖、配重块和多个采集单元,每一采集单元包括一外壳体,外壳体内设有一封堵块,封堵块将外壳体内空腔分隔为上空腔和储水腔,上空腔内设有一控制组件,储水腔侧壁设有进水口,封堵块中部设有一进水孔,进水孔内设有一进水电磁阀,进水电磁阀与控制组件相连,所有采集单元相对上下依次相连,顶盖采集单元的顶部,配重块采集单元的底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采集装置控制器能实时计算出其所处的深度,从而使控制器能在采集装置达到采样深度使及时开启进水电池阀,使采样深度位置的水能进入采集装置的储水腔中,进而达到定深取样的目的,采用该采集装置及方法,可一次完成多水层水样定深采集过程,节约时间,快速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0513013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663793.X
申请日:2015-10-1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C02F9/14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所述复合型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系统是将可渗透反应墙科学设置两段结构,分别为系统第一段和系统第二段,在系统第一段内填充第一段反应材料及耐酸性厌氧微生物,使系统第一段构成酸性厌氧的修复环境;在系统第二段内填充第二段反应材料,系统第二段又分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其前半部分的第二段反应材料内负载中性好氧微生物,在其后半部分的第二段反应材料内负载耐碱性好氧微生物。本发明中两段式可渗透反应墙系统利用pH值和DO调控方法在可渗透反应墙的不同空间营造适合不同污染组分降解的修复环境,使修复系统综合处理效果进一步优化,达到对复合型污染地下水修复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7006472U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220102216.9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水样定深采集装置,包括外壳体、顶盖以及配重块,外壳体内空腔被封堵块和挡板分隔为进水腔、封闭腔和储水腔,挡封闭腔内固定有一控制组件,封闭腔侧壁镶嵌有一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组件相连,储水腔侧壁设有多个进水口,封堵块中部设有一进水孔,进水孔内设有一进水电磁阀,进水电磁阀与控制组件相连,顶盖连接于外壳体顶部,且顶盖上还设有一吊绳;配重块连接于所述外壳体底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采集装置控制器能实时计算出其所处的深度,从而使控制器能在采集装置达到采样深度使及时开启进水电池阀,使采样深度位置的水能进入采集装置的储水箱中,进而达到定深取样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9348555U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20251853.7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1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模拟岩溶水循环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砂箱的串联结构模拟了岩溶含水系统中的土壤层、表层岩溶带、包气带‑潜水带,真实还原岩溶含水层的三层结构,设置可控制水位的出水口,既考虑到了降雨入渗的调蓄作用,又考虑到了当水位达到一定阈值可产生侧向流,侧向流可通过落水洞以点状补给的方式直接补给饱水带。同时,表层岩溶带下放置滴水组件使其均匀分散的补给含水层包气带,还原表层岩溶带分散排泄至含水层包气带的过程;反映真实的岩溶水补径排特征;采用砂箱和单管道组合可还原多孔介质‑管道双重介质模型,可为进一步的数值模拟提供参考依据,方案合理且可实施性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