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岩溶地下河流域表层岩溶水储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717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22488.4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计算岩溶地下河流域表层岩溶水储量的方法。方法包括:S1:采集表层岩溶水EW、饱和带裂隙水FW和地表水PW样品,分析和确定其代表组分,并建立三种样品的代表组分关系;S2:选择暴雨时期,对地下河出口的指标进行连续监测;S3:确定混合比计算最终组分;S4:使用MIX迭代重新计算最终组分的组分值;S5:计算地下河出口每个样品中三个端元混合比;S6:得到各端元的流量过程曲线;S7:通过对EW流量过程曲线积分,得到表层岩溶水储量。该方法以岩溶水系统理论为指导,通过水化学和同位素等参数,在地下河暴雨后的流量过程曲线中分离出表层岩溶水流量过程曲线,进而计算表层岩溶水储量,低成本、便捷、高精度。

    模拟岩溶水循环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0617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31731.9

    申请日:2023-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模拟岩溶水循环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本发明利用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砂箱的串联结构模拟了岩溶含水系统中的土壤层、表层岩溶带、包气带‑潜水带,真实还原岩溶含水层的三层结构,设置可控制水位的出水口,既考虑到了降雨入渗的调蓄作用,又考虑到了当水位达到一定阈值可产生侧向流,侧向流可通过落水洞以点状补给的方式直接补给饱水带。同时,表层岩溶带下放置滴水组件使其均匀分散的补给含水层包气带,还原表层岩溶带分散排泄至含水层包气带的过程;反映真实的岩溶水补径排特征;采用砂箱和单管道组合可还原多孔介质‑管道双重介质模型,可为进一步的数值模拟提供参考依据,方案合理且可实施性强。

    模拟岩溶水循环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348555U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20251853.7

    申请日:2023-0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模拟岩溶水循环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砂箱的串联结构模拟了岩溶含水系统中的土壤层、表层岩溶带、包气带‑潜水带,真实还原岩溶含水层的三层结构,设置可控制水位的出水口,既考虑到了降雨入渗的调蓄作用,又考虑到了当水位达到一定阈值可产生侧向流,侧向流可通过落水洞以点状补给的方式直接补给饱水带。同时,表层岩溶带下放置滴水组件使其均匀分散的补给含水层包气带,还原表层岩溶带分散排泄至含水层包气带的过程;反映真实的岩溶水补径排特征;采用砂箱和单管道组合可还原多孔介质‑管道双重介质模型,可为进一步的数值模拟提供参考依据,方案合理且可实施性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