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试发动机高原低气压瞬态性能的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1668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111599351.5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发动机高原低气压瞬态性能的试验系统。本发明由进气调节系统、高原低气压复合环境舱、排气稳压调节系统、发动机及其瞬态测功系统构成,发动机及其瞬态测功机分别安装在高原低气压复合环境舱的试验舱和设备舱内,低压舱的低气压和发动机排气低气压通过真空泵抽气的方式实现,而低气压的稳定性通过进气调节阀组、排气调节阀组和调节阀实现。发动机排气旁通管道与低压舱联通,从而保证进排气压力的一致性,并且当发动机启动和变速时,也不会影响进排气气压。本发明可以满足不同海拔发动机高原低气压稳态和瞬态性能试验的需求,为发动机高原适应性关键技术研究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支撑。

    离心压气机变海拔全工况通流设计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5521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810547098.0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一种离心压气机变海拔全工况通流设计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针对匹配目标内燃机,确定其多个工作海拔高度对应进气状态和对应运行工况点特点,计算推导内燃机和压气机工作边界条件;②计算内燃机变海拔性能的全工况目标参数,③确定压气机关键几何参数作为多工况设计的优化变量;④以所述步骤③所得压气机关键几何参数为优化输入变量,计算内燃机变海拔全工况性能参数;⑤判断所述步骤④所得内燃机变海拔全工况性能参数是否达到所述步骤②中确定的目标值。本发明高效、目的性强且以流动机理为根本出发,有效地提升了内燃机变海拔热力循环性能。

    一种内燃机低气压模拟环境动态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456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190939.3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燃机低气压模拟环境动态控制系统及方法,其中,所述系统通过设置进气管路以及内燃机排气管路,实现了内燃机换气量、进气风机送气量和内燃机排气量的动态平衡控制;进气调节阀、进气旁通阀、第一排气调节阀、第二排气调节阀以及真空进气旁通阀共同协调进排气流量,实现了对低气压舱舱内气压的精确控制;所述系统通过设置进气流量计,获取低气压舱舱内气压的实时反馈,进而实现对内燃机变工况瞬态气压精确控制,保证了内燃机低气压环境模拟试验的顺利进行。

    用于测试燃料电池发动机高原和高空性能的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2963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78698.8

    申请日:2020-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燃料电池发动机高原和高空性能的试验系统。本发明高原环境模拟试验舱分别连接低气压模拟与控制系统、温度模拟与控制系统、湿度模拟与控制系统和送风系统;低气压模拟与控制系统通过真空泵抽真空的方式降低整个高原环境舱内的大气压力,温度模拟与控制系统中低温模拟通过制冷的方式实现,高温模拟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实现,湿度模拟与控制系统是通过加湿和除湿的方式模拟高原和高空湿度环境,高原环境模拟试验舱内安装燃料电池发动机测功台架,燃料电池发动机测功台架上依次安装燃料电池发动机、DC/DC变换器、电动机和测功机。本发明可以评价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0到6000m海拔高原和高空适应性,为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支撑。

    变海拔柴油机二级可调增压系统与共轨燃油系统优化匹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167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584767.9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海拔柴油机二级可调增压系统与共轨燃油系统优化匹配方法,变海拔全工况柴油机性能恢复依赖二级可调增压系统与共轨燃油系统的协同控制,双VGT二级可调增压系统设计参数包括:高、低压级增压器效率、增压比和膨胀比分配,控制参数包括:高\低压级VGT叶片、低压级中冷效率和中冷强度。变海拔柴油机增压设计参数、增压控制参数与喷油参数的协同控制,实现充量密度最大、有效热效率最大、涡轮膨胀比最大、二级涡轮等熵效率最大、两级压气机耗功最小、泵气损失最小。根据海拔和柴油机工况的变化,通过协同控制增压、中冷和喷油参数,实现进气、燃烧和排气各系统的能量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变海拔(0m~5500m)柴油机性能的全面提升。

    舱式柴油车辆低温低压冷起动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2945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70571.5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舱式柴油车辆低温低压冷起动的试验系统及方法,包括试验舱、补气装置、制冷除湿机、加热加湿机、真空泵和气体预热装置,试验舱用于容纳被测柴油车辆;补气装置通过第一管路与试验舱连接;制冷除湿机和加热加湿机均与试验舱连接;真空泵通过第二管路与试验舱连接;气体预热装置设置于第二管路,用于对第二管路内的气体进行加热;本申请结合应用制冷除湿机、补气装置及真空泵,能够对试验舱内的试验温度和试验气压进行调节,从而在试验舱内形成稳定的低温低压环境,降低被测柴油车辆在起动和运行过程中对试验舱内试验环境的干扰,使其更贴合真实高原地区的低温低压环境,从而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内燃机低气压试验舱温湿度动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9272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70573.4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燃机低气压试验舱温湿度动态控制方法,根据舱内温度和预设目标温度确定舱内温度调节模式,可以根据调节模式对应的多个分域临界调节规则对舱内温度进行循环调节,直至舱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范围,固定舱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范围所采用的调节规则为目标温度调节规则,按照目标温度调节规则持续对舱内温度进行调节,避免机组不断重复启停。通过根据舱内湿度和预设目标湿度确定舱内湿度调节模式,可以根据湿度调节模式对应的湿度调节规则对舱内湿度进行循环调节,直至舱内湿度达到预设温度范围可以避免超调或调节缓慢的问题。按照目标湿度调节规则持续对舱内湿度进行调节,避免机组不断重复启停,造成温度波动及能源浪费。

    一种用于测试发动机高原低气压瞬态性能的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1668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99351.5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发动机高原低气压瞬态性能的试验系统。本发明由进气调节系统、高原低气压复合环境舱、排气稳压调节系统、发动机及其瞬态测功系统构成,发动机及其瞬态测功机分别安装在高原低气压复合环境舱的试验舱和设备舱内,低压舱的低气压和发动机排气低气压通过真空泵抽气的方式实现,而低气压的稳定性通过进气调节阀组、排气调节阀组和调节阀实现。发动机排气旁通管道与低压舱联通,从而保证进排气压力的一致性,并且当发动机启动和变速时,也不会影响进排气气压。本发明可以满足不同海拔发动机高原低气压稳态和瞬态性能试验的需求,为发动机高原适应性关键技术研究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支撑。

    一种柴油车辆高原起动高压补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9850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252338.2

    申请日:2021-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柴油机高原低温起动过程自供补气装置。本发明由柴油机空气压缩机、干燥器、四回路保护阀、启动储气罐、电控阀、连接管以及启动开关、大气压力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控制单元组成;柴油机空气压缩机、干燥器、四回路保护阀依次连接,四回路保护阀分别连接原车储气罐和单向阀,单向阀、启动储气罐、电控阀、连接管、柴油机进气管依次连接;电控阀由控制单元控制,启动开关、大气压力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分别将信号传输到控制单元。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配合原车的燃油加热器、燃油预热装置等冷启动辅助装置,可有效解决柴油车辆在高原低气压、低温环境条件下的起动困难这一难题。

    涡轮旁通阀可调的两级电控气动增压系统及其变海拔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29234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0511221.3

    申请日:2018-05-25

    Abstract: 一种涡轮旁通阀可调的两级电控气动增压系统,包括高、低压级涡轮增压器、高低压级中冷器和调节装置;所述高、低压级涡轮增压器包括串联的高压级涡轮增压器和低压级涡轮增压器,所述高压级涡轮增压器包括高压级旁通阀涡轮机和高压级压气机,所述低压级增压器包括低压级旁通阀涡轮机和低压级压气机;所述高低压级中冷器由高压级压气机中冷器与低压级压气机中冷器组成;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真空泵、电磁阀、气动执行器、旁通阀和连接管路。本系统的变海拔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各阀门的开度和开闭,利用标定的增压压力和气动执行器内气压MAP,根据发动机工况采用闭环反馈及开环前馈两种模式组行调节,可实现发动机变海拔全工况增压压力调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