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环境干扰下的激光陀螺仪有用信号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940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78930.X

    申请日:2024-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环境干扰下的激光陀螺仪有用信号提取方法,包括:测试动态环境干扰下激光陀螺仪的输出数据,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去除粗大误差,将非平稳信号分解为一组本征模态函数,残差项则视为有用信号的输出,从而提升激光陀螺仪的使用性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振动干扰下的激光陀螺仪输出信号,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去除粗大误差;步骤2:对去除粗大误差后的信号进行细节函数分解,得到本征模态函数;步骤3:根据本征模态函数,对带噪声信号进行有用信号提取;步骤4:通过改进系数评估激光陀螺仪的性能提升效果。本发明能够在动态环境抑制干扰噪声,准确提取动态环境下激光陀螺仪的有用信号,从而显著提高其使用性能。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半球谐振陀螺温度漂移分段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2979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89878.1

    申请日:2023-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关性分析的半球谐振陀螺温度漂移分段补偿方法,属于半球谐振陀螺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温度实验,得到了陀螺谐振频率与内部谐振腔温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陀螺输出数据掌握了HRG输出重复性差的特性;针对陀螺输出重复性不高、单一模型难以补偿的问题,利用最大信息系数法对陀螺输出和模型的自变量特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根据谐振频率变化特点,将HRG温度漂移分为5段进行数据拟合。经实验验证,分段建模补偿较单一多项式模型拟合有更好的补偿效果,经该方法补偿后,HRG的全数据段零偏稳定性由0.0415°/h减小为0.0095°/h,精度提升约4倍,有效提升了HRG的使用性能。

    一种基于实时滑窗的半球谐振陀螺温度建模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3576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04347.9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滑窗的半球谐振陀螺温度建模补偿方法,其包括:步骤1:采集431#半球谐振陀螺输出信号数据;2:基于陀螺多次输出特性的自变量分析与选择;3:使用实时滑窗截取数据,基于窗内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并对下一时刻陀螺输出值进行预测;4:时间窗向前滑动一步,判断新入窗数据是否为正常数据,若不是正常数据则将其替换为预测值,而后建立预测模型;若新入窗数据为正常数据,则直接基于窗内数据建立预测模型;5:基于预测数据,计算431#半球谐振陀螺的敏感角速度;6:以陀螺零偏稳定性为标准,对实时滑窗的温度建模补偿方法进行验证。

    一种基于集合理论的传感器系统分布式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498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67714.X

    申请日:2022-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合理论的传感器系统分布式融合方法,针对有界干扰下的传感器系统,各局部处理器先通过集员估计方法对相应传感器的量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局部估计状态可行集,然后将结果送至融合中心,进行融合处理;根据集合运算理论,局部估计之间的融合通过多个椭球求交的方式实现;为处理多个椭球交集可能为空的情况,引入q‑relaxed交集的概念;通过参数的选择保证算法得到稳健的状态可行集,同时降低异常值或传感器损坏对全局估计的影响。仿真实例表明,本发明提出的分布式融合方法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估计精度。

    一种基于集员理论的半球谐振陀螺仪使用性能提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8774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116062.5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员理论的半球谐振陀螺仪使用性能提升方法包括,测试半球谐振陀螺仪的静态输出数据,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其随机漂移的时间序列模型,并针对模型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实现模型参数的动态辨识,然后使用改进的集员滤波算法估计准确的角速率信号,实现随机漂移误差的抑制,从而提升半球谐振陀螺仪的使用性能,具体包括随机误差模型建立、随机误差滤波、提升效果评估分析步骤。本发明方法的优越性在于,可以提高抑制随机漂移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显著提高其使用性能。

    一种光纤陀螺角速度测量系统及方法、光子纠缠陀螺仪

    公开(公告)号:CN11814978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71194.5

    申请日:2024-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陀螺角速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纤陀螺因外界因素影响产生零点漂移或因长时间使用导致灵敏度降低,影响光纤陀螺测量精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纤陀螺角速度测量系统及方法、光子纠缠陀螺仪;半波片接收纠缠光子对,将接收的纠缠光子对的偏振方向进行互换,并由偏振分束器将其分离为信号光子和闲频光子;第一单光子探测器对信号光子进行探测并输出信号光子电信号脉冲,第二单光子探测器对闲频光子进行探测并输出闲频光子电信号脉冲;时间符合单元对信号光子电信号脉冲、闲频光子电信号脉冲进行时间同步判别,获取时间同步的纠缠光子对计数值;数据处理单元依据纠缠光子对计数值获取光纤陀螺的角速度。

    基于数据可靠度置信规则库的惯性系统性能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5827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04843.1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可靠度置信规则库的惯性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其根据惯性系统自身特点,将惯性系统评估问题分解为BRB‑CDR建模和评估实时性,针对BRB‑CDR建模,本发明采用了基于统计区间的观测数据可靠度计算方法,构造了考虑数据可靠度的BRB模型,并分析了BRB‑CDR模型输出对数据可靠度的敏感度。针对评估实时性需求,设计了时间窗尺寸随训练误差自适应变化策略,兼顾了模型训练精度和训练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BRB‑CDR模型评估效用RMSE比标准BRB模型减小了47.40%,比BP神经网络减小了52.27%,比模糊推理系统减小了60.03%。从而验证了BRB‑CDR模型在惯性系统性能评估中的高精度与可行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