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90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86789.0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IPC: G06Q10/047 , G06Q50/26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兵棋平台的多算子协同路径规划方法,其针对多算子协同规划穿越危险区问题,基于改进A*算法实现多目标路径规划。本方法通过引入时间节点,使算子可以利用时间信息,实现时间协同和空间协同;改进了估价函数,通过引入毁伤代价,实现了算子的危险躲避;采用坐标轮换法,基于预先规划结果,逐一优化算子路径,降低了搜索维度,减少了搜索节点数量,提高了规划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高效规划算子的协同路径,缩短了算子的机动时间,减少了算子的毁伤代价。
-
公开(公告)号:CN11964898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12257.2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语义数据驱动的弱小目标视觉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基于检测模型识别目标图像的多模态特征得到弱小目标的边界框坐标,检测模型包括视觉网络、语义网络、多级特征交互增强模块和跨模态信息融合解码器,语义网络基于图像的语义信息提取语义特征,视觉网络基于语义特征提取图像的视觉特征,多级特征交互增强模块将语义特征和视觉特征进行处理得到高阶语义特征和高阶视觉特征,跨模态信息融合解码器将高阶语义特征和高阶视觉特征融合得到目标图像的多模态特征,利用语义信息对视觉特征进行信息互补,实现了弱小目标视觉检测场景下的多模态信息融合,提高弱小目标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450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12657.3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IPC: G05D1/495 , G05D1/46 , G05D1/65 , G05D1/644 , G05D1/648 , G05D101/15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飞行器姿态控制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应用于飞行器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飞行任务和飞行环境;根据预先构建的仿真模型,对所述飞行任务和所述飞行环境进行仿真模拟,输出仿真飞行数据;以飞行策略为输出,所述仿真飞行数据为输入,对预先构建的强化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当满足预设停止条件时,停止训练,并将训练完成的强化学习模型作为飞行器姿态控制模型。以此方式,可以减少控制器的训练周期和训练代价的同时,训练出具有更好控制效果的飞行器姿态控制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47875.7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末段高空区域防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飞行器拦截系统仿真平台及构建方法。本发明以美国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功能及原理入手,以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以及威胁分析作为本发明研究主线。本发明通过对拦截弹形质参数的分析,结合拦截弹拦截导引律,在拦截弹中段向预测命中点制导,在拦截弹末段向真实目标制导,针对两枚拦截导弹拦截一枚来袭导弹的拦截过程,建立“二拦一”的拦截功能模型,从而对拦截弹脱靶量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对系统拦截能力进行分析判断,最终评估飞行器拦截系统拦截能力。软件实现方面,本发明利用STK软件,对拦截飞行器的作战典型场景进行建模分析,完成了飞行器拦截系统仿真平台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18426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91802.0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IPC: G01S19/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伪卫星区域导航信号增强仿真验证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各伪卫星的位置坐标;S2)根据任务需求增强工作参数;S3)设置伪卫星的各项工作参数;S4)时间同步和校正;S5)下发任务执行指令,系统执行任务;S6)发射导航增强信号,实时将增强设备状态数据传输至远程监控设备,应用软件实时处理增强设备数据,监控其工作状态;S7)处理结果实时显示在战场态势界面上,供用户参考;S8)系统连续不断地执行任务,直到用户终止任务或满足特定条件时终止任务。利用现有民用通信铁塔和光纤网络等基础资源,具备独立组网、授时以及抗干扰增强能力,在导航对抗条件下为用户提供精确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99065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17639.9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通信塔群的关键区域电磁频谱监测系统,包括传感器网络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通信与协调模块、安全与合规模块、决策支持与报告生成模块,用户界面与交互模块、系统管理与维护模块;其中,传感器网络模块,用于采集关键区域内的电磁频谱数据;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电磁频谱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决策支持与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监测到的数据生成分析报告并生成决策;其基于现有的通信塔,集成高级频谱监测与分析功能,针对关键区域进行高效、精确电磁频谱监测的系统。通过本系统能够优化频谱资源分配,保障国家安全与通信安全,以及促进无线通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5480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73913.7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IPC: H04L67/12 , H04L67/51 , H04L67/52 , H04L67/55 , G06Q30/0601 , G06N3/0499 , G06F18/2411 , G06F18/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通信塔的通用P2C智慧服务系统及方法,涉及智能服务领域。该系统包括用户终端、云端服务器和通信塔端;用户终端和通信塔端均与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用户终端进行用户个性化服务定制,得到个性化服务信息;云端服务器基于个性化服务信息得到云端分析结果,基于云端分析结果生成传感器调整指令或传感器挂装指令;通信塔端基于传感器调整指令或传感器挂装指令进行传感器的调整或挂装;采用调整或挂装的传感器获取传感数据;云端服务器基于传感数据生成定制化信息,将定制化信息推送至用户终端。本申请能够在提高服务效率、优化用户体验的同时,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63131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13979.0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多节点协同探测演示验证系统,本系统利用现有民用通信铁塔和光纤网络等基础资源,基于高精度时频网络互联的分布式探测节点,实现无人机蜂群等低空弱小目标的探测预警功能;本系统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其中第一层为节点层,由分散部署在多个铁塔上的通用射频收发节点组成,负责完成空间电磁信号的发射和接收;第二层为网络层,负责为各个节点提供统一的高精度时频基准信号,负责完成系统内各设备之间的数据敏捷传输;第三层为处理层,负责按需接入数据并完成多种形式的数据处理;第四层为应用层,完成各项应用服务;第五层为管控层,负责系统海量资源的管理以及多种任务的统一规划等。
-
公开(公告)号:CN11980921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64178.0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N5/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多对多资源智能分配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资源分配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资源对目标的匹配度;基于这一匹配度从统计学角度确定多对多资源的动态匹配度;基于动态匹配度对资源目标分配进行优先级排序,得到动态排序策略;基于资源对目标的匹配度和动态匹配度构建目标函数;采用基于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对资源进行迁移分配得到分配结果,将分配结果视为栖息地;在每次迁移分配过程中,采用目标函数确定产生栖息地的适宜度指数,直至达到迭代终止条件时,将最大适宜度指数对应的栖息地作为最优分配结果,以完成多对多资源的智能分配。本申请能够将多类型资源动态、快速、智能的分配到多类型目标,并实现分配效果的全局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97809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11067.0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视觉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雷达探测信息驱动的弱小目标视觉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给定雷达探测目标方位信号,提取雷达探测目标的方位特征;对方位特征进行仿射变换,生成弱小目标视觉图像的空间权重、通道权重和偏置;对视觉图像提取视觉特征;通过弱小目标视觉图像的空间权重、通道权重和偏置对视觉特征进行增强处理,得到增强视觉特征;将增强的视觉特征和方位特征通过线性投影映射到同一维度。本发明中,将方位特征纳入弱小目标视觉检测方法中,即完成了对多源异质数据特征的提取与融合,利用雷达探测目标方位信息背后蕴含的抽象、凝练的物理意义进行信息互补,增强对弱小目标的视觉检测效能,提高弱小目标检测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