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570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74764.1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国中信有限公司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车轮毂低压铸造冷却系统冷却效果稳定性评估方法,涉及汽车轮毂低压铸造技术领域。包括:选取模具对象;布置热电偶,采集温度数据;改变热电偶测温点处初始温度,并进一步实时温度数据采集;提取特征温度数据,进行初始温度‑特征温度值的线性回归;进行温度数据波动分析,离散点偏离拟合曲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指标定量化衡量冷却系统冷却效果稳定性。本发明不仅可直观反应冷却系统冷却效果的稳定性,克服在无法实现模具初始温度一致条件下测试的难题,而且通过分析初始模具温度与特征温度值之间的关系,且选取开模前温度曲线上的温度值作为特征温度值,避免曲线分析的复杂性,值得业界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984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367513.6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中信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N20/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模具温度的DTW‑GaussianNB铸件质量预测方法,属于铸件制造技术领域,包括:采集铸件过程模具关键位置温度,并获取内部缺陷质量数据;良品铸件对应的过程模具温度定义为第一模具温度,将待质量预测的铸件过程模具温度定义为第二模具温度;利用Z‑Score归一化方法对各测温点的温度归一化;以DTW算法计算归一化后的温度差异值;将不具/具备铸件内部缺陷的铸件定义为0和1编码作为输出,将归一化后模具温度差异值作为输入,建立并训练GaussianNB模型;将训练集数据代入模型训练,以测试集数据进行模型准确率评价。本发明通过建立过程模具温度与铸件质量之间的模型,可高效快速预测铸件质量,且较传统X射线检测更具同步性,提高铸造过程中工艺参数调整的及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35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45129.4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中信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CAD软件的轮毂正面最大轮廓线的提取方法与装置,方法包括:在原始轮毂模型曲面上创建基准,识别轮毂正面加工面和正面非加工面;作为轮毂正面最大轮廓线,如果车轮加工正面为单纯加工正面,则获取轮毂正面加工面最大轮廓线;如果为单纯非加工正面,则获取轮毂涂装面最大轮廓线;如果同时包含加工正面和非加工面,获取轮毂正面加工面最大轮廓线和轮毂涂装面最大轮廓线,在轮毂正面加工面最大轮廓线上取线段的端点,用这些端点对轮毂涂装面最大轮廓线进行分割,得到轮毂涂装面最大轮廓线分割后线,合并得到既存在加工且存在非加工面模型的轮毂正面最大轮廓线作为轮毂正面最大轮廓线。本发明可实现自动生成轮毂正面最大轮廓线。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35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44014.3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中信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轮毂典型特征面的识别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轮毂三维实体模型的所有外表曲面,并组合得到原始模型曲面;在原始模型曲面创建基准,所述基准包括:中心基准轴线、背腔面基准边线、中心孔基准边线、中心线基准平面、螺栓孔基准边;通过所述基准辅助识别出典型特征面,其中包括气门孔特征面的识别、法兰特征面的识别、法兰减重窝特征面的识别、背腔特征面的识别、轮辐减重窝面的识别、轮辋特征面的识别、中心孔特征面的识别、螺栓孔特征面的识别以及造型特征面的识别。由此可基于CAD软件,实现典型特征面的无人操作自动化快速识别,提高无参车轮模型典型特征面识别的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9842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67513.6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中信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N20/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模具温度的DTW‑GaussianNB铸件质量预测方法,属于铸件制造技术领域,包括:采集铸件过程模具关键位置温度,并获取内部缺陷质量数据;良品铸件对应的过程模具温度定义为第一模具温度,将待质量预测的铸件过程模具温度定义为第二模具温度;利用Z‑Score归一化方法对各测温点的温度归一化;以DTW算法计算归一化后的温度差异值;将不具/具备铸件内部缺陷的铸件定义为0和1编码作为输出,将归一化后模具温度差异值作为输入,建立并训练GaussianNB模型;将训练集数据代入模型训练,以测试集数据进行模型准确率评价。本发明通过建立过程模具温度与铸件质量之间的模型,可高效快速预测铸件质量,且较传统X射线检测更具同步性,提高铸造过程中工艺参数调整的及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773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310218.7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强高硬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低压铸造技术领域。所述高强高硬铝合金材料应用于制动钳体的低压铸造,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Si:6.5~7.5wt%、Mg:0.45~0.55wt%、Ti:0.1~0.2wt%、Fe:wt%≤0.12wt%、Cu:wt%≤0.1wt%、Mn:wt%≤0.1wt%、Zn:wt%≤0.07wt%、Pb:wt%≤0.03wt%、P:wt%≤0.03wt%、Cr:wt%≤0.03wt%、Ni:wt%≤0.03wt%、Ca:wt%≤0.03wt%、Sn:wt%≤0.025wt%、Sr:0.01~0.015wt%、余量为Al。本发明通过提高合金元素Si、Mg、Ti的含量,添加或限制微量元素,优化材料金相组织,通过T6热处理,使其具有良好的强度与硬度,同时延伸率满足要求,以保证制动效果,确保在极端情况下钳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2000202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35424.4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工车轮表面用的半替换式双刃组合刀具,包括刀柄、压板、粗车刀头支撑台、粗车刀具刀体、精车刀具底托、精车刀具和粗车刀具,它们相互连接和配合。该刀具的粗车刀具与刀体分体设置并通过螺纹紧固,刀体安装在支撑台上,刀具设有断屑凸台和排屑豁口。刀柄设压板平台,压板压紧刀体。精车刀具位于排屑豁口下方并固定在底托上,二者基于刀柄基准面上下对称。此外,还设有内冷进气口、内冷通道等结构。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刀具结构,将原来需要两把刀加工的刀头集成在一把刀杆上,通过匹配不同刀头的外冷、内冷却通道和两刀具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使用一把刀具执行单一工步进行粗车、精车同时加工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7031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35456.4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加工车轮端面用双刃组合车刀,属于加工刀具技术领域,包括:刀柄,呈方刀杆设置,一端与双刀头连接,另一端设置外冷却进气螺纹连接孔;外冷却进气通道,一端与外冷却进气螺纹连接孔连通,另一端与外冷却出气螺纹连接孔连通;万向连接底座,通过外冷却出气螺纹连接孔设置在刀柄上,另一端设置外出气管;刀尖单元,具有粗车刀具和精车刀具;内冷却进气螺纹连接孔,设置在紧邻刀尖单元处,并设置粗车冷却通道和精车冷却通道。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双刀头的结构,创造性的将粗车刀具和精车刀具集成在一把刀柄上,实现一把刀具执行单一工步,完成粗车、精车同时加工的目的,切削时间大大降低,加工效率明显提升,值得业界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091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501851.8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nventor: 贾建磊 , 刘海峰 , 王立生 , 刘恢 , 彭聪 , 柴立元 , 杨立国 , 张振栋 , 王巍 , 乔海波 , 贺延明 , 邱正 , 刘书基 , 尤立春 , 武钰栋 , 张宏仁 , 齐佳宁 , 徐嘉泽 , 武国春 , 刘佳 , 董凌 , 贾丛珊
IPC: G01N33/205 , G01N25/00 , G01N2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熔体质量测试装置及检测方法,铝合金熔体质量测试装置包括:底座;竖管,底部可拆卸连接于底座,底部周壁设有一导线管;定位座,连接于竖管上端,上端设有定位接触凸台;连接线,依次沿竖管和导线管延伸,上端穿设于定位座,连接线上端具有延伸出定位接触凸台的金属触点;斜溜板,套设于竖管周壁;坩埚,底面设有供定位接触凸台嵌入的定位凹槽,坩埚预埋有检测元件。本发明利用导线管和竖管方便对连接线进行导向和保护,避免连接线位置不稳乱动而被溢出的铝合金熔体接触导致损坏;斜溜板可将溢出的铝合金熔体朝背向导线管的方向引导,进一步避免溢出的铝合金熔体与连接线接触,对连接线起到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956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76799.6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9C70/68
Abstract: 碳纤维副车架成型工艺及用于单模成型模具的套袋抽真空设备,涉及成型技术领域;碳纤维副车架成型工艺无需双模模具,将真空袋套装在只有下模的单模成型模具上并对真空袋进行抽真空,套袋抽真空后的下模放入热压罐,完成碳纤维副车架的成型加工,有效降低工艺成本;套袋抽真空设备能够自动化完成对单模成型模具的套袋抽真空操作,无需人工完成套袋抽真空的工序,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真空袋吸附粘贴组件和辅助粘贴组件的配合设计能够保证真空袋紧密贴敷在单模成型模具上;压紧盖形状与单模成型模具相对应,能够在抽真空时盖住单模成型模具,使抽真空后的真空袋均匀分布在单模成型模具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