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6880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987078.6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轮双轴疲劳试验载荷谱开发系统,包括:试车场工况输入模块、路谱复现和目标损伤基准确立模块、道路载荷谱BLOCK划分模块以及物理试验和仿真FEA验证模块,其中在试车场工况输入模块中,使用与路试车辆进行车轮路谱数据信号采集相同型号的左前轮1/4悬架总成进行组装,在路谱复现和目标损伤基准确立模块中,使用汽车底盘疲劳耐久路试试验系统对编辑好的路谱进行试验机运行复现,在道路载荷谱BLOCK划分模块中,对试车场路谱数据的径向载荷Fz和轴向载荷Fy信号进行穿级计数处理,在物理试验和仿真FEA验证模块中,使用开发完成的双轴疲劳试验载荷谱在双轴疲劳试验机上进行双轴疲劳极限试验和仿真FEA分析的失效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843828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05548.4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广州旭璟科技有限公司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毂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效碳纤维轮毂仿形研磨机,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锁紧装置、研磨装置和仿形进给装置,锁紧装置用于对轮毂进行定位和旋转,研磨装置包括磨盘,磨盘用于对旋转的轮毂进行研磨,仿形进给装置包括仿形块,仿形块为变径圆柱体,仿形块的外圆周面的轮廓仿照轮毂的外圆周面的轮廓设置,磨盘在进行研磨时沿着仿形块的外圆周面的轮廓进行移动,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碳纤维轮毂仿形研磨机在保证高效研磨的同时,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10994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86741.0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轮双轴疲劳试验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车轮双轴疲劳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待测车轮的双轴载荷谱数据,其中所述载荷谱数据包括所述车轮的径向载荷、侧向载荷、倾角、载荷对里程或者时间等数据,并对所述的双轴载荷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将双轴载荷谱数据中的各个信号进行数据匹配,作为驱动文件输入到控制系统;根据闭环迭代控制生成设备驱动谱文件;以及将设备驱动谱文件输入到设备中进行双轴载荷谱加速疲劳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292419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353823.2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底盘悬架系统试验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底盘模拟路试的加载系统及试验设备,加载系统包括倾角调节组件、车重加载组件、转角调节组件、垂直载荷加载组件,可模拟施加汽车在实际道路行驶过程中底盘所受的各种载荷,保证了模拟试验结果与实车试车场检测的结果的一致性;试验设备还包括悬架组件、加速扭矩组件和转鼓组件,能够同时测试车轮及悬架等汽车底盘件的疲劳耐久性能,试验结果与试车场试验的结果一致性高,并具有通配性,可以安装并测试多种车型的车轮和悬架系统的疲劳耐久性能,缩短了整车的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197930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17473.8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7/08 , G01M17/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7/08 , G01M17/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轮模拟实况冲击试验的车辆及系统,所述的车辆由碰撞车辆总成征在于:所述的碰撞车辆总成(1)包括台车车体(101)、砝码及固定装置(102)、后轮及轮轴总成(103)和牵引挂钩适配机构(104)。本发明的用于车轮模拟实况冲击试验的车辆及系统的优点在于,通过使用通配型的碰撞台车,使得可以使用一套设备来满足多种车轮的测试需求,从而避免针对每一款车轮使用相应的真车来进行试验。这使得试验成本大为降低,同时还确保了试验状态接近真车状态,能较好地模拟真车遇见障碍物的过程中的表现。(1)和测试的实车车轮及悬架系统(2)构成,其特
-
公开(公告)号:CN10609248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16698.1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7/08 , G01M17/013 , G01M17/0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7/08 , G01M17/0078 , G01M17/013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轮模拟实况冲击试验的凹陷障碍物,由凹陷障碍物块(1)、三轴力传感器(2)、传感器底座(3)和槽沟(5)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沟(5)位于测试路面(4)上;传感器底座(3)安放在槽沟(5)的底部;三轴力传感器(2)的一端安装在传感器底座(3)的上表面,另一端安装到凹陷障碍物块(1)的下表面;所述的凹陷障碍物块(1)沿槽沟(5)的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具有梯形的凹陷;并且,所述的凹陷障碍物块(1)设置为当安装完毕后,凹陷的梯形的底边和路面(4)平齐。本发明的凹陷障碍物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检测灵敏且能够很好地模拟道路表面的各种凹陷障碍物对车轮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2000318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488885.2
申请日:2025-04-18
Applicant: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车轮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一种复合车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车轮包括铝合金轮盘、铝合金轮辋支撑体和碳纤维轮辋;铝合金轮辋支撑体保留与铝合金轮盘结合的部分;铝合金轮辋支撑体的圆周外围铺贴碳纤维。铝合金轮辋支撑体上设有凹槽和凸起;碳纤维在铺贴时形成支撑材料包裹层和凹陷区,凸起嵌合在凹陷区内;共同固化形成碳纤维轮辋;在复合车轮的制造中,铝合金轮辋支撑体在碳纤维铺贴时给予支撑,并在碳纤维模压固化成型时作为芯模,省去了铺贴模具和特制芯模;成型后对铝合金轮辋支撑体以不同的设计需求进行车削加工,保留不同位置、不同厚度的铝合金结构,实现对碳纤维轮辋性能的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97963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98360.3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副车架及其工作方法,属于车辆副车架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碳纤维支撑架为中空结构,左纵支撑梁和右纵支撑梁各至少设有一个气囊,前横支撑梁和/或后横支撑梁内各设有气囊蓄能器,气囊分别通过电磁换向阀与至少一个气囊蓄能器连接;每个气囊蓄能器和气囊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每个气囊蓄能器上均设有一个伸出碳纤维支撑架的充气口;本发明通过碳纤维支撑架和气囊组件的配合设计,既能够有效发挥出碳纤维副车架的高抗拉强度特性,从而充分发挥出轻质高强、高比强度和高比模量、抗疲劳、减震及耐高温等特性,又能够在车辆受到侧面强烈撞击时发挥出不抗压特性,来最大程度降低车内乘员受伤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45549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858014.0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海军 , 李鸿标 , 王晓迪 , 池慧 , 徐嘉泽 , 刘强 , 康龙涛 , 王庆海 , 绳松 , 李希 , 李勇 , 张亚丛 , 马小英 , 李登尧 , 蔡伟 , 仵泽鑫 , 檀宝 , 陶生辉 , 刘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铝合金一体式制动卡钳低压模具及生产工艺,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右模芯和左模芯,所述右模芯和左模芯的内部结构相同,且右模芯和左模芯上均设置有浇口组件;本发明利用低压铸造工艺的特点,生产效率和成品率比重力铸造要高;本发明低压铸造生产铸件组织致密度要比重力铸造高,机械性能结果更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841847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74315.2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广州旭璟科技有限公司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9C70/42 , B29C70/54 , B29C33/44 , B29C37/02 , B08B1/16 , B08B1/20 , B08B3/02 , B08B5/02 , B29L3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轮毂成型领域,公开了一种安全型碳纤维轮毂成型机,应用于碳纤维轮毂的精密成型,包括机架以及相对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机架连接有导轨,所述下模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以使所述下模与上模相对位移进而实现错位,所述下模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碳纤维轮毂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槽口处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容纳槽的内部设有底板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于所述底板以驱动所述底板在所述容纳槽做升降运动,所述容纳槽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呈周向分布的弹性刮擦柱,碳纤维轮毂在成型后,上模和下模分离,下模便沿导轨运动以将成型后的碳纤维轮毂送出,此时操作人员再从下模内取走碳纤维轮毂就比较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