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9878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37961.6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下肢外骨骼康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助稳式下肢外骨骼康复装备,解决了现有下肢外骨骼康复装备膝关节处控制繁琐,易引起轴线偏移,出现机构卡死的不足。包括腰支撑部、连接于腰支撑部底部的助稳部和行走部,行走部包括两组,每组行走部自上而下包括上连杆、剪叉式变胞结构、下连杆以及脚支撑部;剪叉式变胞结构的运动轴线可随使用者膝关节运动过程中轴线的变动实现随动。本装置采用单一膝关节处伺服电机进行驱动,控制简单,膝关节处的剪叉式变胞结构,可随使用者膝关节运动过程中轴线的变动实现随动,通过增加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提高了该处结构的稳定性,减少了故障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1973761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010285494.4
申请日:2010-09-1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C04B35/26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V2O5的NiCuZn铁氧体的制备方法,铁氧体前驱体在四口烧瓶中合成,在水浴、电热、搅拌、水循环冷凝、氩气保护下进行,以水合硫酸镍、水合硫酸铜、水合硫酸锌、水合硫酸亚铁为原料,以草酸铵为沉淀剂,以聚乙烯醇为分散剂,以乙醇为洗涤剂,以氧化钒为助烧剂,以氩气为保护气体,先制备混合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制成前驱体粉末,经800℃煅烧,经添加助烧剂氧化钒+去离子水,球磨,压制成圆环状饼形产物,再经870℃低温烧结成最终产物,此制备方法先进、晶粒均匀、化学物理性能稳定,是十分理想的制备镍铜锌铁氧体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973761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285494.4
申请日:2010-09-1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C04B35/26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V2O5的NiCuZn铁氧体的制备方法,铁氧体前驱体在四口烧瓶中合成,在水浴、电热、搅拌、水循环冷凝、氩气保护下进行,以水合硫酸镍、水合硫酸铜、水合硫酸锌、水合硫酸亚铁为原料,以草酸铵为沉淀剂,以聚乙烯醇为分散剂,以乙醇为洗涤剂,以氧化钒为助烧剂,以氩气为保护气体,先制备混合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制成前驱体粉末,经800℃煅烧,经添加助烧剂氧化钒+去离子水,球磨,压制成圆环状饼形产物,再经870℃低温烧结成最终产物,此制备方法先进、晶粒均匀、化学物理性能稳定,是十分理想的制备镍铜锌铁氧体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908292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810722393.5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B25J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混联机床存在的运动惯性大、稳定性差、可控性弱、精度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实现两转三移的混联解耦机床,包括三支链各向同性并联移动解耦机构、两支链并联转动解耦机构和底座夹持装置,三支链各向同性并联移动解耦机构,完成机床三个方向的平移;两支链并联转动解耦机构,完成机床两个方向的转动;底座夹持装置,完成工件在机床上的准确定位。该机床由两个并联机构通过U副串联构成,具有较大的运动空间及运动刚度,控制容易,运动精度高,刚度大;且在运行过程转动轴线的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
公开(公告)号:CN108908292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22393.5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B25J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混联机床存在的运动惯性大、稳定性差、可控性弱、精度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实现两转三移的混联解耦机床,包括三支链各向同性并联移动解耦机构、两支链并联转动解耦机构和底座夹持装置,三支链各向同性并联移动解耦机构,完成机床三个方向的平移;两支链并联转动解耦机构,完成机床两个方向的转动;底座夹持装置,完成工件在机床上的准确定位。该机床由两个并联机构通过U副串联构成,具有较大的运动空间及运动刚度,控制容易,运动精度高,刚度大;且在运行过程转动轴线的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