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丝装盒导向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3450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59279.7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丝装盒导向装置,涉及导向机械领域。该装置包括导向块、压块、弹性钢片Ⅰ、弹性钢片Ⅱ及螺栓,导向块为空心状,且外壁呈圆柱状、内壁呈喇叭口状,导向块的外壁下部还设有一圈台阶,导向块的内壁上部为小口直径、下部为大口直径,弹性钢片Ⅰ及弹性钢片Ⅱ通过压块压在导向块的上部口处、且通过螺栓固定,二者各设有多片、且两种弹性钢片间隔布置形成一圈完整的围挡,弹性钢片Ⅰ呈长方形,而且其下部被压块压住,上部为向上折弯状,弹性钢片Ⅱ下部被压块压住,上部呈等腰梯形、且向上折弯,同时还与弹性钢片Ⅰ的上部相匹配,防止形成干涉。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同时通用性好,还可以对细长物料的封装进行导向。

    蛛网形微通道散热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6721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11845.0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蛛网形微通道散热装置及其控制系统,属于微通道散热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微通道散热器存在的散热介质流动阻力大、换热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包括蛛网形微通道热沉和风冷散热器,蛛网形微通道热沉包括微通道主体和密封盖板,微通道主体包括流体入口、主流微通道、流体出口、进口压力测量端口和出口压力测量端口,密封盖板固定有微通道主体的正面,微通道主体的背面固定发热元件;在主流微通道的中心位置处向外均匀辐射分布有正十边形或正十二边形或正十四边形或圆形结构的流体微通道;微通道主体的流体入口通过动力泵连接储液器,流体出口连接风冷散热器的入口,风冷散热器的出口连接储液器;本发明应用于芯片散热。

    一种上肢外骨骼助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7769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27361.0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体外骨骼助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肢外骨骼助力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机架、大小臂装置、助力机构和躺垫;所述大小臂装置通过大臂固定架安装在机架的前方,所述助力机构设在机架上,所述躺垫设在机架的顶面。本发明装置的目的是为胸大肌和三角肌力量较弱者以及长时间训练胸大肌和三角肌力竭者提供一种上肢外骨骼助力装置,以便训练者能够很好的完成训练动作,同时能够利用小臂和脚蹬助力装置对哑铃和杠铃等重物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因为大臂力量不足导致训练者面临被砸伤的风险。

    一种基于涡流效应的非磁性金属分类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9965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0041086.1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磁性金属分类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涡流效应的非磁性金属分类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非磁性金属分类技术在非磁性金属样品的几何特性的影响下分类准确率低的问题。一种基于涡流效应的非磁性金属分类装置,包括中心管、双线圈电磁传感器、模拟开关芯片、功率放大器、信号发生器、信号采集器、上位机;其中,中心管呈竖向设置;双线圈电磁传感器包括激励线圈、接收线圈;激励线圈固定套设于中心管的外侧面下端;接收线圈固定套设于中心管的外侧面中上部;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共同构成线圈对;信号发生器依次通过功率放大器、模拟开关芯片与激励线圈电连接。本发明适用于非磁性金属的分类。

    一种基于涡流效应的非磁性金属分类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9965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41086.1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磁性金属分类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涡流效应的非磁性金属分类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非磁性金属分类技术在非磁性金属样品的几何特性的影响下分类准确率低的问题。一种基于涡流效应的非磁性金属分类装置,包括中心管、双线圈电磁传感器、模拟开关芯片、功率放大器、信号发生器、信号采集器、上位机;其中,中心管呈竖向设置;双线圈电磁传感器包括激励线圈、接收线圈;激励线圈固定套设于中心管的外侧面下端;接收线圈固定套设于中心管的外侧面中上部;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共同构成线圈对;信号发生器依次通过功率放大器、模拟开关芯片与激励线圈电连接。本发明适用于非磁性金属的分类。

    一种上肢外骨骼助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77694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927361.0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体外骨骼助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肢外骨骼助力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机架、大小臂装置、助力机构和躺垫;所述大小臂装置通过大臂固定架安装在机架的前方,所述助力机构设在机架上,所述躺垫设在机架的顶面。本发明装置的目的是为胸大肌和三角肌力量较弱者以及长时间训练胸大肌和三角肌力竭者提供一种上肢外骨骼助力装置,以便训练者能够很好的完成训练动作,同时能够利用小臂和脚蹬助力装置对哑铃和杠铃等重物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因为大臂力量不足导致训练者面临被砸伤的风险。

    一种焊丝自动装盒系统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73449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1059210.4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丝自动装盒系统,涉及焊丝包装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缠绕前处理装置和缠绕后装盒装置;缠绕机位于两者之间。缠绕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平台和导向槽,处理平台上设有直线伺服模组和V形收料托盘,其右侧设置有前端夹爪和前端整料挡板、左侧设置有后端整料挡板以及后端夹爪气缸,导向槽位于V形收料托盘的正上方。缠绕后装盒装置包括传送机构、细端封装装置和粗端封装装置,传送机构包括导向口、滚轮装置、旋转托盘及滚轮传送带平台,细端封装装置包括细端封装盒、细端导向装置及细端伺服模组,粗端封装装置包括粗端封装盒、粗端导向装置及粗端伺服模组。本发明整个过程实现自动化,可提高企业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焊丝自动装盒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3449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59210.4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丝自动装盒系统,涉及焊丝包装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缠绕前处理装置和缠绕后装盒装置;缠绕机位于两者之间。缠绕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平台和导向槽,处理平台上设有直线伺服模组和V形收料托盘,其右侧设置有前端夹爪和前端整料挡板、左侧设置有后端整料挡板以及后端夹爪气缸,导向槽位于V形收料托盘的正上方。缠绕后装盒装置包括传送机构、细端封装装置和粗端封装装置,传送机构包括导向口、滚轮装置、旋转托盘及滚轮传送带平台,细端封装装置包括细端封装盒、细端导向装置及细端伺服模组,粗端封装装置包括粗端封装盒、粗端导向装置及粗端伺服模组。本发明整个过程实现自动化,可提高企业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基于三线圈电磁传感器的非磁性金属分类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4333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23422.1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磁性金属分类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三线圈电磁传感器的非磁性金属分类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非磁性金属分类技术分类准确率低、适用范围受限、实施成本高的问题。一种基于三线圈电磁传感器的非磁性金属分类装置,包括中心管、三线圈电磁传感器、测距传感器、模拟开关芯片、功率放大器、信号发生器、信号调理器、上位机;其中,中心管呈竖向设置;三线圈电磁传感器包括激励线圈、第一接收线圈、第二接收线圈;激励线圈固定套设于中心管的外侧面下端;第一接收线圈固定套设于中心管的外侧面中下部;第二接收线圈固定套设于中心管的外侧面中上部。本发明适用于非磁性金属的分类。

    一种下肢外骨骼负重助力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8324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152762.8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肢外骨骼负重助力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护理装置需要特定场所且需要依靠自身力量才可以使用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为:一种下肢外骨骼负重助力装置,包括背包、两个背带、髋部固定装置、两个大腿移动装置、两个小腿移动装置、两个脚踏板、电源和控制器,背包固定设置在髋部固定装置的髋部固定架上,背带设置在背包上,大腿移动装置设置在髋部固定装置的两端底部,小腿移动装置设置在大腿移动装置的下端,脚踏板设置在小腿移动装置的下端,电源和控制器放置在背包内。本发明可以结合人体的控制能力以及传感技术,为人体提供保护支持的作用,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力量,完成自身不能完成的动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