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压工程桩最优设计控制桩长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327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519141.X

    申请日:2023-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承压工程桩最优设计控制桩长的确定方法,根据各个勘察孔点的土层参数计算出满足工程桩设计承载力时,该孔点处工程桩的桩长hi及桩端入持力层深度di,并计算出与hi对应的最短桩端入持力层控制深度dci,将hi和dci作为双控条件,计算每一个双控条件下的理论施工桩长材料总损失,将最小理论施工桩长材料总损失对应的双控条件作为最优双控条件。本发明通过对各勘察孔点的计算桩长及入持力层深度进行“控制安全性分析”和“经济性分析”得出指导工程桩施工的“最优双控条件”,可提高结构设计中判别施工控制桩长的效率,并从理论上将施工桩长材料损失降低到最小,给工程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一种不同层地下室交接处无基础结构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751339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490538.0

    申请日:2023-11-08

    Inventor: 唐宽 张达生 袁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同层地下室交接处无基础结构构造,包括;地下室外墙,其位于高位地下室基础和低位地下室基础之间;多个上弦梁,上弦梁设于地下室外墙上方并与地下室外墙连接,上弦梁一端连接高位地下室基础,另一端与低位地下室基础上的竖向构件连接,多个上弦梁沿地下室外墙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下弦梁,下弦梁设于地下室外墙下方并与地下室外墙连接,下弦梁两端分别连接高位地下室基础和低位地下室基础,多个下弦梁沿地下室外墙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本申请通过上弦梁和下弦梁承担地下室外墙的正向荷载和反向荷载,减少施工工作量和成本,增强两侧基础水平方向的相互约束,将不同层地下室交接处基础连接形成整体,避免了整体结构的不均匀沉降。

    一种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梁拆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9090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63615.2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梁拆除方法,包括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梁、框架柱、梁预应力钢绞线、支撑架体、临时支撑,所述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梁由于建筑功能调整需要拆除,直接拆除会危及施工人员安全并有可能导致结构本身的破坏。本方法利用力学原理,通过对所述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梁从跨中向两边对称、分段切割,切割的过程中保留所述梁预应力钢绞线,分段切割完成后再从跨中向两边对称、分段继续切割直到梁完全切断。所述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梁在分段逐步切割的过程中,应力逐步释放,给结构体系留有应力调整的时间,待结构体系应力调整到位后完全割断所述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梁,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剪力墙逆作法设计施工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4795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11778.2

    申请日:2015-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2/56 E04G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剪力墙逆作法设计施工处理方法,在包括地下室及地下室上部楼层的施工区域内,利用地下室框架柱或上部结构框架柱作为立柱,在立柱上施工逆施转换梁和逆施转换梁区域内的楼层梁,使立柱支承逆施转换梁和楼层梁,利用逆施转换梁作为上部结构剪力墙的临时支承构件,对上部结构和地下结构同步施工。本发明设计构思巧妙、施工安装灵活、可操作性强。通过后置卸载带消除逆施转换梁需保留梁段的初始内力,实现逆施转换梁与该区域内的楼层梁合二为一,减少逆施阶段临时支承结构材料用量。采用本方法进行剪力墙逆作法设计施工处理能够节省费用、缩短工期,并且对节能环保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种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梁拆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9090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0263615.2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梁拆除方法,包括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梁、框架柱、梁预应力钢绞线、支撑架体、临时支撑,所述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梁由于建筑功能调整需要拆除,直接拆除会危及施工人员安全并有可能导致结构本身的破坏。本方法利用力学原理,通过对所述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梁从跨中向两边对称、分段切割,切割的过程中保留所述梁预应力钢绞线,分段切割完成后再从跨中向两边对称、分段继续切割直到梁完全切断。所述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梁在分段逐步切割的过程中,应力逐步释放,给结构体系留有应力调整的时间,待结构体系应力调整到位后完全割断所述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梁,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一种承压工程桩最优设计控制桩长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3271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1519141.X

    申请日:2023-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承压工程桩最优设计控制桩长的确定方法,根据各个勘察孔点的土层参数计算出满足工程桩设计承载力时,该孔点处工程桩的桩长hi及桩端入持力层深度di,并计算出与hi对应的最短桩端入持力层控制深度dci,将hi和dci作为双控条件,计算每一个双控条件下的理论施工桩长材料总损失,将最小理论施工桩长材料总损失对应的双控条件作为最优双控条件。本发明通过对各勘察孔点的计算桩长及入持力层深度进行“控制安全性分析”和“经济性分析”得出指导工程桩施工的“最优双控条件”,可提高结构设计中判别施工控制桩长的效率,并从理论上将施工桩长材料损失降低到最小,给工程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一种不同层地下室交接处无基础结构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751339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90538.0

    申请日:2023-11-08

    Inventor: 唐宽 张达生 袁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同层地下室交接处无基础结构构造,包括;地下室外墙,其位于高位地下室基础和低位地下室基础之间;多个上弦梁,上弦梁设于地下室外墙上方并与地下室外墙连接,上弦梁一端连接高位地下室基础,另一端与低位地下室基础上的竖向构件连接,多个上弦梁沿地下室外墙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下弦梁,下弦梁设于地下室外墙下方并与地下室外墙连接,下弦梁两端分别连接高位地下室基础和低位地下室基础,多个下弦梁沿地下室外墙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本申请通过上弦梁和下弦梁承担地下室外墙的正向荷载和反向荷载,减少施工工作量和成本,增强两侧基础水平方向的相互约束,将不同层地下室交接处基础连接形成整体,避免了整体结构的不均匀沉降。

    剪力墙逆作法设计施工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4795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510911778.2

    申请日:2015-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剪力墙逆作法设计施工处理方法,在包括地下室及地下室上部楼层的施工区域内,利用地下室框架柱或上部结构框架柱作为立柱,在立柱上施工逆施转换梁和逆施转换梁区域内的楼层梁,使立柱支承逆施转换梁和楼层梁,利用逆施转换梁作为上部结构剪力墙的临时支承构件,对上部结构和地下结构同步施工。本发明设计构思巧妙、施工安装灵活、可操作性强。通过后置卸载带消除逆施转换梁需保留梁段的初始内力,实现逆施转换梁与该区域内的楼层梁合二为一,减少逆施阶段临时支承结构材料用量。采用本方法进行剪力墙逆作法设计施工处理能够节省费用、缩短工期,并且对节能环保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种混凝土梁与工字钢钢柱的连接构造

    公开(公告)号:CN215290604U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20395530.6

    申请日:2021-0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梁与工字钢钢柱的连接构造,包括混凝土梁和工字钢钢柱,混凝土梁和工字钢钢柱之间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的节点区连接;所述节点区包括混凝土梁与工字钢钢柱强轴连接节点区和混凝土梁与工字钢钢柱弱轴连接节点区;混凝土梁的纵筋延伸至节点区内。本实用新型增强了混凝土梁与钢柱连接节点的刚度,达到强节点弱构件的效果,能有效将混凝土梁的剪力传递给钢柱,同时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梁纵筋排布简单,不用现场焊接,施工方便,既能满足结构受力构造要求,又能使现场施工安装方便。

    一种不等高钢构件的连接节点

    公开(公告)号:CN222909068U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421350562.4

    申请日:2024-06-13

    Inventor: 袁强 张达生 施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不等高钢构件的连接节点,包括第一连接构件、第二连接构件、连接隔板;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截面高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的截面高度,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上下两侧均设有截面转换钢构件,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与上下两侧所述截面转换钢构件焊接固定,所述截面转换钢构件与所述连接隔板焊接固定,所述连接隔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焊接固定。该连接节点构造贴合不等高钢构件连接节点的受力特点,连接节点构造简单、传力直接可靠,截面转换钢构件相较传统转接件一分为二,提高了施工误差冗余度,且施工现场制作方便,适用性强。对在此类结构体系确保结构安全基础上,有效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