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6369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079899.0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斌 , 徐洪华 , 张海 , 罗平山 , 林雄奇 , 梁锦润 , 张俊杰 , 罗金文 , 胡彪 , 秦江华 , 陈双华 , 杨茂林 , 陈威柏 , 黄国忠 , 林治平 , 曹玉红 , 黄泉文
IPC: G01C5/00 , E21F17/18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洞口地表沉降监测与安全预警方法,适用于隧道施工监测领域,包括监测点位的布置、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和安全预警;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隧道洞口地表沉降监测与安全预警方法,具有高安全性和准确性优势,可广泛的应用于隧道施工监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8082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82007.0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垂直顶升施工上覆地层破坏响应监测系统及预测方法,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数据预测系统;其中,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实时获取海床面竖向位移数据,随后通过所述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的连接、传输和存储,接着由所述数据处理系统依次进行数据预处理、运算和分析,最后由所述数据预测系统根据监测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所述监测及预测方法包括海床面地层位移监测及数据预处理、地层隆起破坏判定、上覆地层剪切破坏面分析、迎面阻力及顶升力计算、上覆地层剪切破坏响应预测;通过实时监测海床面竖向位移数据,计算并分析上覆地层剪切破坏情况,并建立预测模型以更好地指导海底隧道垂直顶升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5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0416.8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距离硬岩盾构施工泥浆环流系统管路的防堵塞方法,适用于泥水盾构施工领域。本发明包括建立特征粒径关系式、选择堵塞风险模型、连接缝施工段浇筑、动态监控与调整和记录与反馈,建立一个能够反映岩石间接抗拉强度、刀盘转速及刀盘总推力与岩渣特征粒径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实时采集盾构机作业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并结合现场岩石的物理特性,动态调整泥浆的流速,确保其始终维持在一个既能有效携带岩渣又能防止管路堵塞的最佳状态,该方法不仅提高了泥浆环流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还显著降低了因管路堵塞而引起的停工风险,对于提高长距离硬岩隧道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6413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81324.3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顶管垂直顶升施工的轴线监测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轴线监测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反馈控制模块,其中,由所述轴线监测模块实时获取施工技术参数数据,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传递至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并判断施工轴线控制是否达到预期要求,最后由所述反馈控制模块对相关施工设备进行控制;所述方法包括顶升装置就位时的坐标监测、顶升装置就位及施工期间的水平度监测、顶管管道倾斜度监测、管节轴线一致性监测和施工轴线偏差程度评价;通过实时监测垂直顶升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控制参数,实时监测并纠偏顶升装置和顶管管道的位置和姿态,从而实现实时调整施工技术参数进而控制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139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31111.5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修正剪切理论的海底顶管施工垂直顶升力预测方法,属于地下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预测方法包括分析垂直顶升法施工中的顶升力F的组成成分、确定破裂角α’、根据实测数据对破裂角α’表达式进行修正、计算剪切破坏面内土体的几何参数、计算迎面阻力Fh值、计算管壁摩擦阻力Ff值和计算顶升力F值;结合现有土体剪切破坏理论和实测数据反分析法,推导得到破裂角随顶管推进距离变化的表达式,从而能够准确反映垂直顶升法施工全过程的剪切破坏面内土体形态以及迎面阻力的动态变化;管壁摩擦阻力的计算考虑了不同施工条件;结合剪切破坏理论确定顶管自重、顶管上方的水压力,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垂直顶升法施工全过程的顶升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1549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051798.2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破碎岩地质隧道洞口施工对邻近隧洞口影响控制方法,包括设定监测断面、获得断面监测结果、断面监测结果分析和控制目的的实现,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全面性,可广泛的应用于隧道施工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0636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079899.0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斌 , 徐洪华 , 张海 , 罗平山 , 林雄奇 , 梁锦润 , 张俊杰 , 罗金文 , 胡彪 , 秦江华 , 陈双华 , 杨茂林 , 陈威柏 , 黄国忠 , 林治平 , 曹玉红 , 黄泉文
IPC: G01C5/00 , E21F17/18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洞口地表沉降监测与安全预警方法,适用于隧道施工监测领域,包括监测点位的布置、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和安全预警;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隧道洞口地表沉降监测与安全预警方法,具有高安全性和准确性优势,可广泛的应用于隧道施工监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8946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146132.5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纤维增强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按重量份计,原料包括粗骨料400‑600份、细骨料600~800份、硅灰80‑200份、水泥500‑800份、粉煤灰100‑200份、改性钢纤维150‑250份、改性聚酯纤维20‑60份、减水剂15‑40份和水150‑200份。本发明通过对钢纤维进行改性,并引入柔性改性聚酯纤维,减少了钢纤维的使用量,通过改善钢纤维和基体之间的界面粘接性能,大大降低了钢纤维易结团、分布不均匀等问题的出现,明显提升了混凝土基体的抗压强度、抗弯拉强度、断裂能及其高温残余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7932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77627.4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4G17/065 , E04G9/06 , E04G9/10 , E04G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对拉螺杆孔位置的钢模板及其施工方法,适用于建设施工模板工程领域。本发明钢模板包括面板、竖楞、背楞、法兰板、横筋、吊耳以及可移动对拉螺杆孔结构,所述竖楞和背楞组成井字结构焊接在面板上,并在所述面板四周围焊一圈法兰板,所述横筋支撑在相邻竖楞之间,与竖楞焊接,所述可移动对拉螺杆孔结构包括面板开孔,带孔补漏板以及约束带,所述带孔补漏板在约束带的限制下沿面板开孔方向滑动。本发明实现了对拉螺杆与钢筋位置冲突时,可以调整对拉螺杆位置,不影响已绑扎的钢筋,从而减少返工次数,节省了人力、时间以及材料成本,避免了传统模式下截断、弯折或偏移钢筋都对结构造成的安全隐患,可广泛应用于模板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7931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86797.6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成都)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2D35/00 , E02D37/00 , E02D27/12 , E02D5/76 ,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洞内桩基三衬托换结构,属于桩基托换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既有桥梁桩侵入隧道的问题提出一种三衬托换结构,其中所述三衬结构包括初衬结构、二衬结构及三衬结构,通过二衬结构与桩紧密结合,与侵入隧道桩基进行紧密结合形成整体,再紧贴新增衬砌面截断桩基侵入隧道结构部分,将桥梁荷载通过截断剩余桩与新增二衬结构传递至土层,以达到托换目的;再结合详细的承载力分析计算,主要考虑二衬结构的安全性验证,为隧道结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且本发明三衬环形托换结构为整体受力结构,对上部结构具有更好的抗震、抗拔性能,有效解决了桥梁桩与隧道冲突的问题,保障了桥梁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