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9568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13968.2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狼群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混凝土孔隙率预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多组混凝土样品;对多组混凝土样品进行孔隙率测试,得到多组混凝土孔隙率性能数据;S2、建立样本数据;S3、对样本数据进行初始化预处理;S4、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S5、采用狼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预测模型;S6、调用train函数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S7、将实际的混凝土原材料数据作为输入向量输入经过训练的预测模型中,得到混凝土孔隙率的预测值。本发明采用狼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预测模型后再通过train函数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能更高效、更准确的对混凝土的孔隙率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1428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05773.4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原环境适用的隧道洞渣钢管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包括以下原料:水泥、硅灰、微珠粉、石粉、膨胀剂、机制砂、机制碎石、减水剂、I型引气剂、II型引气剂和水;其中机制碎石采用隧道洞渣制得的二级配碎石,机制砂为隧道洞渣通过干法破碎、筛分制得的连续级配砂,石粉采用隧道洞渣制砂过程中的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9174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64466.5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释水化热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缓释水化热抑制剂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溶解吸热组分60~70份,水化反应调节组分为10~20份,温控吸热组分为20~30份;所述溶解吸热组分包括硝酸钙、硝酸铵或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温控吸热组分包括按质量百分含量计的石蜡70~80%和八水合氢氧化钡20~30%,所述缓释水化热抑制剂由八水合氢氧化钡、石蜡从内至外依次将溶解吸热组分和水化反应调节组分形成的混合颗粒进行包裹得到。本发明缓释水化热抑制剂能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放热大的问题实现逐级调控,显著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大幅度降低混凝土温差收缩裂缝产生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70244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30054.X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24/04 , C04B18/14 , C04B111/20 , C04B111/34 , C04B111/76 , C04B103/60 , C04B1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的防冻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防冻抗裂混凝土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水泥350~380份、粉煤灰75~95份、硅灰30~40份、河砂650~700份、碎石1030~1080份、减水剂5.5~6.5份、水180~190份以及防冻抗裂剂,所述防冻抗裂剂包括防冻早强组分25~35份、低温抗裂组分30~40份及有机纤维0.8~1.5份。本发明制备的防冻抗裂混凝土能够用于‑5℃~‑15℃低温环境下,有效解决低温环境混凝土易冻坏及易开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288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225663.3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 , 广西大学
Inventor: 张鸿 , 刘可心 , 张文杰 , 曹擎宇 , 陈正 , 张国志 , 肖蓟 , 陈飞翔 , 魏凯 , 金浪 , 秦明强 , 刘旷怡 , 尤琦 , 明鑫 , 文青 , 王伟光 , 冷勇 , 王松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智能控裂防裂系统,包括:温度监测装置,其包括分别设置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和表面的多个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以采集各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温度数据的数据采集装置;养护装置,其为加热养护装置,且设置在混凝土结构的外周;控制装置,其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和所述养护装置连接,用以接收混凝土结构内部和表面的温度数据,计算混凝土抗拉强度与表面拉应力,并根据混凝土抗拉强度与表面拉应力之间的关系控制所述养护装置调整养护温度。本发明能够在混凝土浇筑前期智能控制养护装置,提供具体且经济合理的养护措施,防止混凝土开裂,同时降低混凝土养护的能源消耗,避免过度养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658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06287.3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碳矿化反应制备多尺度纤维增韧喷射UHPC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称取水泥、粉煤灰漂珠、硅灰、超细石灰石粉、微丝钢纤维、拌合水、纳米文石、多孔骨料;步骤S2:将多孔骨料浸泡于氯化镁溶液中,捞出沥干后得到预湿多孔骨料,再与其他原料混合制备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步骤S3:采用温度为60℃~80℃、含二氧化碳浓度为50~70vt%的工业废气,泵送步骤S2所得的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得到喷射UHPC试件并进行养护。本发明通过采用高温二氧化碳喷射UHPC、多孔骨料预吸附氯化镁、纳米晶核诱导,达到多尺度增韧的效果,同时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工业废气。
-
公开(公告)号:CN119241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32200.7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C04B28/06 , C04B28/04 , C04B24/38 , C04B18/08 , C04B18/12 , C04B18/14 , C04B22/14 , C04B22/06 , C04B24/12 , C04B2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实度低回弹喷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喷射混凝土领域,制备方法包括:(1)、分别对胶凝材料、细骨料、粗骨料采用MAA模型进行堆积得到内部各原料的设计配比;(2)、将按步骤(1)设计配比得到的胶凝材料、细骨料、粗骨料以及降弹剂充分混合,加入水、减水剂拌合,再通过与加压空气混合的方式掺入速凝剂,得到高密实度低回弹喷射混凝土。本发明采用早强降弹剂,提升喷射混凝土的可泵性,加速混凝土的早期水化,与无碱速凝剂共同作用下,快速提升喷射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提高喷射混凝土施工效率。采用多段紧密堆积,在胶凝材料、细骨料、粗骨料分别形成紧密填充结构,有效提升浆体塑性粘度和混凝土致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4112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32203.0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C04B24/38 , C04B28/00 , C04B18/14 , C04B18/12 , C04B24/04 , C04B22/14 , C04B7/32 , C04B24/06 , C04B22/16 , C04B2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高密实度喷射混凝土用降弹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涉及建筑材料混凝土外加剂领域,降弹剂包括按质量百分含量计的以下组分:流变组分53~73%、增粘组分15~25%、早强组分10~18%、调凝组分0.5~4%;所述流变组分包括锰渣粉和硅灰,所述增粘组分为负载有纳米改性纤维素醚的尾矿粉。本发明通过增粘组分增加喷射混凝土的黏聚性,提高混凝土的浆体包裹性,通过流变组分提高混凝土屈服应力,并结合早强组分协同提高材料喷射后的黏结挂壁和快硬性能,从而降低回弹率;通过负载在有机物上的纳米颗粒在孔隙中水化,定向填补有害孔隙,有效提高喷射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实现喷射混凝土的低碳低回弹高密实。
-
公开(公告)号:CN118153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093833.0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C04B28/04 , C04B38/08 , C04B20/02 , G16C60/00 , G06F18/24 , G06F17/18 , C04B111/40 , C04B111/34 , C04B14/2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UHPC的设计方法及其制备方法,设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1、分别对轻质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骨料和粉料进行堆积,达到分段颗粒紧密填充体系;根据颗粒粒径和颗粒粒径对应的累积占比,得到粉料和骨料目标曲线;根据粉料和骨料的目标曲线以及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轻质超高性能混凝土混合物的最佳粒度分布;A2、根据以下水膜理论模型,计算不同水膜厚度下混凝土用水量,并通过已知的粉体堆积密度计算得到不同水膜厚度下的浆体的密度。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UHPC的密度,减少UHPC结构的自重,减小结构截面尺寸、节约建造成本,是一条实现UHPC轻质化、绿色化发展的新技术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74471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184648.4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海洋大学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尾矿砂负载纳米颗粒制备生态型早强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骨料、凝胶材料、水、钢纤维和减水剂;所述骨料包括铜尾矿砂纳米负载体、石英粉和石英砂;铜尾矿砂纳米负载体的质量占比为骨料总量的30‑50%,石英粉的质量占比为骨料总量的5‑15%,石英砂的质量占比为骨料总量的40‑50%;水泥、粉煤灰、硅灰的质量占比分别为胶凝材料总量的60‑70%、5‑15%和15‑25%;水的质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6%‑20%;钢纤维体积掺量占超高性能混凝土总体积的1‑3%;减水剂的质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5‑3%。本发明具有提高早期强度,优化UHPC颗粒级配组成,降低UHPC的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