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5422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87383.3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寒高海拔地区隧道室内模拟试验装置及制作和试验方法,属于隧道试验技术领域;所述试验装置包括隧道模型与监测系统、环境温度控制系统,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交通风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总控系统,所述隧道模型与监测系统、环境温度控制系统和交通风控制系统均与所述计算机总控系统通讯连接;所述交通风控制系统包括列车轨道模型和列车模型,所述列车轨道模型贯穿所述隧道模型与监测系统,所述环境温度控制系统罩设在所述隧道模型与监测系统和交通风控制系统外。本发明的试验装置考虑了列车交通风的影响,能够模拟不同隧道地质条件和不同隧道温度风力环境下,以及不同断面隧道在同一扰动下热力力学响应的区别。
-
公开(公告)号:CN11575422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387383.3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寒高海拔地区隧道室内模拟试验装置及制作和试验方法,属于隧道试验技术领域;所述试验装置包括隧道模型与监测系统、环境温度控制系统,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交通风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总控系统,所述隧道模型与监测系统、环境温度控制系统和交通风控制系统均与所述计算机总控系统通讯连接;所述交通风控制系统包括列车轨道模型和列车模型,所述列车轨道模型贯穿所述隧道模型与监测系统,所述环境温度控制系统罩设在所述隧道模型与监测系统和交通风控制系统外。本发明的试验装置考虑了列车交通风的影响,能够模拟不同隧道地质条件和不同隧道温度风力环境下,以及不同断面隧道在同一扰动下热力力学响应的区别。
-
公开(公告)号:CN11475487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373727.9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寒高海拔地区隧道温度场自动监测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系统以数值模拟为基础获取初始温度场,提出了经济有效的监测方案,通过在隧道内围岩内设置气温传感器、衬砌温度传感器和围岩温度传感器,形成温度梯度,而不是简单的间隔距离设置代表性断面,本发明根据经验考虑了对称效应,在关键监测面上设置拱顶、拱腰和拱底三个温度监测孔,同时监测隧道衬砌和围岩的温度。隧道空气温度监测孔设置于拱顶,用于监测隧道气温。相较于其他现有的监测方案,在截面布局上和监测点位设置上更加经济合理,能够高效准确地监测隧道关键区域的温度数据,从而更安全有效地开展隧道设计、施工、运营与维护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4114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44569.X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路基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路基的无源通风系统及其施工方法,系统包括第一管道,用于连通路基中的通风通道的一端,所述第一管道设有排风口;叶片,所述叶片连接于所述转轴;离心叶轮,设于所述第一管道中对应所述排风口设置,所述叶片转动能够使所述转轴带动所述离心叶轮转动。本系统能够有效利用高原地区丰富的风能资源,对在役、新建通风路基结构功能进行系统性提升,且无需额外动力,能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对于新建通风路基可缩短回冻时间,对于在役通风路基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通风路基换气控温效能,利于提高道路的设计车速,且对流效果较好还能够避免通风管道堵塞,进一步保证通风降温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40484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1013219.6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年冻土路基融化夹层非开挖回冻加固系统及构建方法。现有多年冻土路基防热害方法存在制冷效果不均匀、调控周期长、见效慢等问题。本系统中,制冷站设置在路基旁侧,制冷支管设置在路基下方的融化夹层内,制冷主管连接在制冷支管和制冷站之间;制冷站包括制冷机和储冷池,制冷机包括冷凝器、压缩机和蒸发器,储冷池内注有低温卤水工质;冷凝器、压缩机和蒸发器通过管路组成回路,蒸发器位于低温卤水工质中;制冷支管的出入两端均接入制冷主管,进而接入储冷池组成回路。本发明采用非开挖施工方式在融化夹层内埋设制冷管,可形成低温冻结稳定的地基;对制冷功率的计算目标明确,可以按实际需求配置制冷机的功率,提高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4286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902607.2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腔多相变热缓释导冷装置及其传热计算方法,该装置包含:内腔,所述内腔为中芯畅通且两端封闭的中空密封结构,腔中放置有制冷剂;热缓释腔,包覆于所述内腔外侧底部区域,且所述热缓释腔中放置有相变储热材料;相变蓄冷腔,包覆于所述内腔外侧,位于所述热缓释腔上方区域,且所述相变蓄冷腔未完全包覆于所述内腔外侧顶部区域,且所述相变蓄冷腔中放置有相变蓄冷材料。该装置提高了对热量的调控效能,避免导冷在时空上分布不均衡和时间上分布不连续而导致工程病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45679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088616.2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能量动态平衡的通风冷却类冻土路基控制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构建吸热量预测模型;将冻土路基的工况组合输入吸热量预测模型,得到冻土路基的预测吸热量,根据预测吸热量控制制冷系统工作;所述吸热量预测模型基于公式矩阵的种子点算法构建;拟合冻土路基已知工况组合下的吸热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得到已知拟合公式;以已知工况组合作为已知种子点的坐标,已知拟合公式作为所述已知种子点的索引公式,建立公式矩阵;通过公式矩阵的已知种子点和索引公式计算新种子点对应的预测拟合公式,再根据预测拟合公式计算预测吸热量。本发明通过预测吸热量来控制冻土路基制冷系统的工作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182859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598431.7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科技大学
IPC: F03G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冻土膨胀的发电单元及发电系统。本发明的发电单元的压电盒,包含上部开口的第一矩形筒体和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下端设置在第一矩形筒体内并可沿第一矩形筒体的轴向上下移动;第一矩形筒体内部还设置有水平的第一弹性隔膜;第一活塞底面和第一弹性隔膜之间形成第一封闭腔,第一弹性隔膜和第一矩形筒体底面之间形成第二封闭腔;第一封闭腔内设置有多组压电陶瓷电机;一种基于冻土膨胀的发电系统,包括多组上述发电单元、储电站、地源热泵和换热管道。本发明以冻土膨胀为驱动力,以压电陶瓷受压发电为实现手段,成本低且清洁环保。本发明利用寒区分布广泛的季节性冻土,有效解决冻土地区冬季用电短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1556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90211.9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变形的冻土地区铰式拼接通风路基及其施工方法。现有通风路基存在无法适应地基变形易导致破坏和失效,以及通风管连接方式不合理等问题。本发明的通风路基包括横向平行布置的若干个Z形通风预制拼装构件,沿纵向依次拼接;构件为具有通风孔的方管箱型结构,外壁一侧下部凸出形成支撑体,对称的外壁另一侧上部凸出形成压接体;纵向拼接时,其中一个构件的压接体压覆在另一个构件的支撑体上,搭接处通过预埋钢筋连接键连接。本发明通过特殊设计的铰式连接构造,允许Z形通风预制拼装构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位移,以适应冻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变形,避免由于地基变形导致构件破坏和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05887593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610222635.5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三维导向线选定方法。现有遗传算法的前期进化易早熟和后期进化速度缓慢,面对多年冻土地区复杂的地理地质环境,不能兼顾多方面要求。本发明在GIS平台上筛选多年冻土地区地质灾害特征属性,建立危险度模型;汇总地质灾害属性信息,通过ArcSDE连接Oracle数据库,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建立公路路线平面模型,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线位优化,以总危险度不大于4.00为约束条件,经过多次迭代优选,得到最终的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导向线设计方案。本发明主要解决了在多年冻土地区复杂地理环境中的公路导向线选择问题,通过综合危险度评判来帮助设计人员减轻设计工作量,同时提高设计的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