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7977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86130.9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提升沥青与集料界面黏附性的生物炭改性集料及制备方法,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在待改性集料表面裹覆生物质废弃物;通过热解炭化处理,使生物质废弃物转化为生物炭层;进行退火及过筛处理,得到富集了一层生物炭层的改性集料,使得集料表面生成丰富的孔隙结构,实现比表面积增大,与沥青间的黏附性增强,得到目标生物炭改性集料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集料表面富集生物炭,利用生物炭的大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增强沥青混凝土中集料和沥青间的黏附性,通过增强原本软弱的集料和沥青间的界面,提升沥青混凝土的谁稳定性,为提升沥青路面的路面性能和制备长寿命路面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4647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80100.X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G01N15/0227 , G01N15/00 , G01N21/84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再生沥青混合料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中集料分散均匀性表征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样本切片法和数字图像扫描技术获取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样本的矩形切片彩色图像,将所述矩形切片彩色图像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矩形切片图像的中心选取Mmm×Mmm大小的正方形图像L;设置Nmm×Nmm的代表性体积元素(RVE)作为滑动窗口,以Kmm为间隔,裁剪后正方形图像L,并进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集料自身均匀性Cv和相对均匀性指标D的计算,本发明从基于图像分析方法对于集料自身均匀性指标和相对新拌混合料集料分布均匀性指标,可有效反映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内部不同区域集料的空间分布状。
-
公开(公告)号:CN117557716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299171.4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内部水膜分布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X‑ray CT扫描技术采集同一个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样本养生初期和养生末期的连续断层灰度图像并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样本的空隙区域进行识别;S2,以养生后图像为基准图像,将养生前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进行缩放,旋转和对中平移操作求解最优旋转角度A和对中坐标(x,y)组合,使得误差控制指标Serror最小;S3,将按照最优旋转角度A和对中坐标平移后的待处理图像和基准图像进行布尔运算,用养生后空隙区域减去养生前空隙区域来计算每张断层图像中对应的空隙变化区域,即为内部水膜区域。本发明能够实现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压实后内部水分空间分布的精细化识别和三维重建。
-
公开(公告)号:CN11749580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55745.2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砂浆厚度空间分布均匀性表征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样本切片和图像扫描工具获取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截面图像;通过图像预处理、分割和二值化算法识别截面中的集料和砂浆区域;提出中心对称圆环区域划分和轴对称四象限区域划分方法,结合砂浆厚度分布计算算法,表征评价砂浆厚度在不同空间区域分布的均匀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从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的角度分别提出评价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砂浆厚度空间分布均匀性的评价方法和相应指标,可有效反映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内部不同区域的新旧沥青砂浆的空间分布状况,表征材料的空间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74496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39440.8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1C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预防性抗裂工法,对建设期养护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贯穿式预切横缝、弹性灌浆材料填充、自粘式聚酯玻纤布布设、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撒布等工序。通过改进建设期水泥稳定碎石的结构和工法,提前释放材料内部应力,为水稳碎石基层结构提供弹性伸缩空间,吸收水稳碎石自下而上传递的应力应变,大幅提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抗裂能力,实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预防性抗裂,同时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抗裂防裂设计提供技术支撑,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8696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267309.X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圆弯曲加载方式下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测试方法。在半圆弯曲强度试验条件下,通过竖向加载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利用试件底部的位移传感器得到试件底部变形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得到一定的试验温度下施加不同频率的沥青动态模量值。本发明采用半圆弯曲受力模式更贴近路面承受弯拉应力的情况,所测得的动态模量更加具有实际意义,所采用的模具与半圆弯曲断裂试验相同,试验简单,操作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8964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380165.4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混合料多序列局部加载高温性能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高速公路实际轴载谱分布确定试验中对试件施加的应力级别个数及应力大小,然后成型大型旋转压实试件并对上下端面进行切割,根据材料在实际工程中所应用的层位确定其保温温度。根据试件尺寸确定了试验中采用的金属压头直径,然后设置预加载的应力水平及加载次数、多序列加载中的应力循环次数及加载次数。最后,试验结束后由蠕变曲线计算每个序列下的永久应变率。采用本方法可高效、准确的得到更接近实际条件下的材料的永久应变率随应力水平的变化关系,可以在多应力水平下对比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16903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350930.X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圆弯曲试验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愈合性能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试件准备;利用旋转压实仪成型试件,对成型后的圆柱形试件进行切割得到半圆试件,筛选符合要求的试件;(2)疲劳试验;利用步骤(1)中的符合要求的试件进行半圆弯曲强度试验和疲劳试验;(3)疲劳损伤愈合性能评价。本发明能够有效评价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损伤愈合性能,完善了半圆弯曲疲劳试验的评价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5486845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610034622.5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轴载谱的沥青混合料多级加载高温蠕变曲线分析方法,通过对不同级加载过程中处于蠕变第二阶段的蠕变曲线进行线性拟合,获取累积微应变增长斜率,根据公式计算响应的高温蠕变特性指标LSI、CDA和MFN。本发明参数中,较大的MFN代表该混合料在多级荷载的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较强,较小的LSI表明该混合料对轴载的变化较钝感,可能对抵抗重载更强,较小的CDA表明沥青混合料产生蠕变损伤的速率较均衡,对一个循环的谱型加载不敏感。
-
公开(公告)号:CN106501099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66415.6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28 , G01N2203/0005 , G01N2203/0071 , G01N2203/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高温蠕变试验方法。基于有限元模拟冷再生路面结构的温度场和荷载应力,以冷再生层顶的最高温度作为保温和试验温度,以冷再生层顶的最大应力为试验荷载应力,当冷再生作为中面层时为52℃、0.66MPa,作为下面层时为38℃、0.55MPa。从最贴近实际路面芯样空隙率、40℃马歇尔稳定度、15℃劈裂强度等指标的角度确定常温12h、60℃12h、常温48h连续养生后适用于评价施工7天后交工检验时的空隙率与强度,常温12h、60℃48h、常温60h连续养生后适用于评价路面养生完全后(100天后)的强度。采用压头为上部直径100mm,下部直径27.8mm,高均为25mm的中心对齐的钢制双圆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