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检测特异性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62054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145413.X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沈传来 张建琼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检测特异性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方法,能同步系列化检测针对特定抗原的特异性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其接受抗原刺激后的反应活性,既高度特异,又简便易行,不需特殊仪器,能极大地降低特异性T细胞检测的难度,易于在一般单位推广应用。系列化检测是指该方法借助微孔反应板能同步检测由一系列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所提呈的针对一系列抗原表位的特异性T细胞,使针对靶抗原的检测试剂盒既能覆盖绝大多数人群,又能在一次检测中分析多种抗原表位的特异性T细胞。本方法使分析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变得简单方便,从而可促进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和治疗。

    一种多亚基蛋白的复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3311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810124598.X

    申请日:2008-08-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亚基蛋白的复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基组成的蛋白,其中一个或多个蛋白亚基先行预复性,其它的一个或多个蛋白亚基结合在色谱柱上,梯度增加含预复性蛋白亚基的复性液使结合在色谱柱上的蛋白亚基复性并与预复性的蛋白亚基结合而形成完整的蛋白质分子,经过洗涤后将复性后的蛋白从色谱柱上洗脱下来。应用此复性方法制备的多个亚基组成的蛋白,蛋白得率高,不需纯化,操作简便,节省原料,省时省力。

    自身抗体的互补式亲和层析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58681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190243.6

    申请日:2007-1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自身抗体的互补式亲和层析纯化方法,能高度特异性地从人血清或免疫动物血清中提取纯化抗组织细胞自身抗原的多克隆抗体。对于组织细胞中因组成成分较多而不适宜于用基因工程表达和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获得的自身抗原,其对应的自身抗体也种类众多,适合于用本方案进行多克隆抗体的纯化。所获得的高度特异性自身抗体可以作为抗体标准品,用来制作基于各类免疫学实验方法的自身抗体定量检测试剂盒,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价值。在纯化抗人精子抗体的实践中,该方法科学可行,耗费低廉,所得免源性抗人精子多克隆抗体具有极高的纯度和特异性。

    抗醛糖还原酶相似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44636A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200310106354.6

    申请日:2003-11-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抗醛糖还原酶相似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方法,属于生物工程开发新型肝癌诊断试剂的技术领域。其制备的方法是采用基因重组的方法表达、纯化ARL-GST重组蛋白,将ARL-GST免疫小鼠制备脾细胞悬液,在聚乙二醇作用下与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过杂交瘤抗体检测与数次克隆,得到稳定分泌抗ARL-1单克隆抗体的一株细胞,命名为F9。经测定F9分泌的抗ARL-1单克隆抗体属IgG2b亚型,轻链为κ型,其腹水效价为1∶4×10-5。经鉴定F9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只对ARL-1蛋白反应,而对与ARL-1蛋白具有较高同源性的醛糖还原酶都不起作用,说明上述单克隆抗体是特异性抗ARL-1蛋白的。

    与缺血性脑卒中组织特异性结合的HGG多肽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592352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11387.5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缺血性脑卒中组织特异性结合的HGG多肽。本发明涉及获得该多肽的方法,包括采用体内噬菌体展示肽库筛选技术,对小鼠MCAO缺血性脑卒中模型进行体内筛选,获得与缺血性脑卒中组织结合的噬菌体克隆;随机挑出若干个噬菌体克隆进行序列测定,鉴定HGG肽及其编码噬菌体克隆HGG-M13的体内结合特异性。本发明还涉及该多肽在制备用于脑卒中高灵敏度成像分子探针、靶向递送神经保护药物方面的应用。该多肽可通过人工方法合成,分子量小、活性高、穿透力强、特异性好、毒性低,在体内具有良好的缺血性脑卒中组织靶向性,适合作为高灵敏度分子成像的探针及靶向递送神经保护药物的载体。

    一种与乳腺癌脑转移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

    公开(公告)号:CN103145803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538671.4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建琼 付波 张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乳腺癌脑转移细胞特异性结合的BrBP1多肽,本发明还涉及制备该多肽的方法,包括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进行多轮全细胞消减筛选,筛选出与乳腺癌脑转移细胞系结合的噬菌体克隆;随机挑出若干个噬菌体克隆,通过细胞ELISA方法选择强阳性噬菌体克隆;将强阳性噬菌体克隆扩增后进行测序,将测得的BrBP1多肽通过人工方式合成。本发明还涉及该多肽在制备用于治疗乳腺癌脑转移药物、用于乳腺癌脑转移早期诊断的试剂盒上的应用。该多肽可通过人工方法合成,分子量小、活性高、穿透力强、亲和力高、特异性高、毒性低,在体内体外都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还可内化进入细胞,适合作为靶向治疗的载体。

    一种与乳腺癌脑转移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

    公开(公告)号:CN103145803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10538671.4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建琼 付波 张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乳腺癌脑转移细胞特异性结合的BrBP1多肽,本发明还涉及制备该多肽的方法,包括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进行多轮全细胞消减筛选,筛选出与乳腺癌脑转移细胞系结合的噬菌体克隆;随机挑出若干个噬菌体克隆,通过细胞ELISA方法选择强阳性噬菌体克隆;将强阳性噬菌体克隆扩增后进行测序,将测得的BrBP1多肽通过人工方式合成。本发明还涉及该多肽在制备用于治疗乳腺癌脑转移药物、用于乳腺癌脑转移早期诊断的试剂盒上的应用。该多肽可通过人工方法合成,分子量小、活性高、穿透力强、亲和力高、特异性高、毒性低,在体内体外都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还可内化进入细胞,适合作为靶向治疗的载体。

    一种多亚基蛋白的复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3311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810124598.X

    申请日:2008-08-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亚基蛋白的复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基组成的蛋白,其中一个或多个蛋白亚基先行预复性,其它的一个或多个蛋白亚基结合在色谱柱上,梯度增加含预复性蛋白亚基的复性液使结合在色谱柱上的蛋白亚基复性并与预复性的蛋白亚基结合而形成完整的蛋白质分子,经过洗涤后将复性后的蛋白从色谱柱上洗脱下来。应用此复性方法制备的多个亚基组成的蛋白,蛋白得率高,不需纯化,操作简便,节省原料,省时省力。

    一种与耐ATRA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02107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34934.6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7/08 A61K38/00 A61P35/02 C12N5/06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耐ATRA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与能够与ATRA耐药性AML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命名为pepNo.5R5,其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筛选得到了一种与ATRA耐药性AML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填补了目前缺乏与ATRA耐药性AML细胞结合的多肽的空白。本发明筛选得到多肽为可通过人工方法合成的小分子多肽,分子量小、活性高、穿透力强、亲和力高、特异性高、毒性低,适合作为靶向治疗的载体;本发明筛选得到的多肽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为该多肽的临床前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种同步检测特异性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6205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45413.X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沈传来 张建琼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检测特异性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方法,能同步系列化检测针对特定抗原的特异性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其接受抗原刺激后的反应活性,既高度特异,又简便易行,不需特殊仪器,能极大地降低特异性T细胞检测的难度,易于在一般单位推广应用。系列化检测是指该方法借助微孔反应板能同步检测由一系列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所提呈的针对一系列抗原表位的特异性T细胞,使针对靶抗原的检测试剂盒既能覆盖绝大多数人群,又能在一次检测中分析多种抗原表位的特异性T细胞。本方法使分析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变得简单方便,从而可促进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和治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