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9933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025736.8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5/00 , G06Q30/04 , G06Q40/12 , H04B5/0031 , H04L9/0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票据智能处理系统,包括数据加密装置和数据读取装置,所述数据加密装置包括数据加密模块、逻辑处理模块和指令模块;所述数据读取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接发模块,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数据加密装置连接;所述数据加密模块与所述逻辑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加密模块与所述指令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加密模块用于对数据流进行加密和\或解密,所述逻辑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数据流的流入和流出;所述指令模块用于控制加密和\或解密的流程;所述接发模块用于利用近场通信技术与目标手机进行票据数据交换。保证了票据数据安全和节约票据纸张,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597758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58952.7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行耦合线和开路枝节的差分滤波器,包括介质基板(1)、设于介质基板(1)底面的接地板(2)以及设于介质基板(1)表面的金属微带线(3),还包括:设于介质基板(1)的接地金属(4);所述的金属微带线(3)形成耦合微带线结构与开路枝节结构,并且所述的开路枝节结构左右对称;所述的接地金属(4)分别与接地板(2)及耦合微带线结构的其中一侧的金属微带线(3)的中点连接。本发明中所提出的新的差分滤波器结构,设计过程简单,可以在差模性能中实现对高次谐波的抑制;同时在共模抑制(在微带线中间通过接地方式(即设置接地金属)实现共模抑制)方面也可以实现较宽频带的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977585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610458952.7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行耦合线和开路枝节的差分滤波器,包括介质基板(1)、设于介质基板(1)底面的接地板(2)以及设于介质基板(1)表面的金属微带线(3),还包括:设于介质基板(1)的接地金属(4);所述的金属微带线(3)形成耦合微带线结构与开路枝节结构,并且所述的开路枝节结构左右对称;所述的接地金属(4)分别与接地板(2)及耦合微带线结构的其中一侧的金属微带线(3)的中点连接。本发明中所提出的新的差分滤波器结构,设计过程简单,可以在差模性能中实现对高次谐波的抑制;同时在共模抑制(在微带线中间通过接地方式(即设置接地金属)实现共模抑制)方面也可以实现较宽频带的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08278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18881.1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LAM技术与图像识别的火源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S1,自主移动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返回的数据结合SLAM算法构建实时地图并保存;S2,基于建立的实时地图进行自主行进,通过摄像头捕捉图像进行火源识别与定位;进行火源识别与定位时,首先,对图像进行HSV转换,并分别对RGB与HSV两种空间上的图像进行处理,设定阈值对颜色分析,得出类似火源物体的确切区域;其次,通过测定是否有烟雾产生、是否达到火源的温度,以区分颜色特征与火源相似的物体,识别出火源;最后,将火源中心标记于图像上,对图像进行逆透视处理,将图像坐标转化为现实世界坐标,确定出火源的位置及距离。本发明提高了火源识别的精准度并确定了火源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99204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319433.3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的自主行进控制方法及自主行进机器人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铺设RFID卡片,形成RFID网图并存储;S2,机器人将采集到的RFID卡片的ID码作为当前位置,并根据行进目标点生成以RFID卡片ID码为基本单位的离散路径序列;S3,机器人将所述离散路径序列作为目标位置进行逐个点到点行进。本发明通过铺设RFID卡片,形成RFID网图并存储;然后利用机器人将采集到的RFID卡片的ID码作为当前位置,并根据行进目标点生成以RFID卡片ID码为基本单位的离散路径序列;最后将所述离散路径序列作为目标位置进行逐个点到点行进。本发明的行进路径和涉及算法都非常简单,而且成本较低,可较好的适用于室内。
-
公开(公告)号:CN104994576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247011.4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10 , H04W64/006 , H04W52/0209 ,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人体传感器阵列的室内人员定位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若干探测节点、一个基站节点和上位机;所述探测节点部署在室内不同位置,基站节点通过串口连接线与上位机相连;探测节点与基站节点无线连接。本发明的每个红外人体传感器阵列包括4个红外人体传感器,每个红外人体传感器负责探测90度的范围,从而实现360度的全方位探测,每个探测节点将探测结果通过ZigBee网络传输给基站节点计算出人员的位置。不需要被定位人员佩戴任何标签或信号源,完全被动式定位。定位精度较高,由于红外人体传感器的探测半径在6米左右,使用3个以上探测节点的信息能够实现1米左右的定位精度,该定位精度完全能够实现室内人员定位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662159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24763.8
申请日:2012-04-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S5/18
Abstract: 一种反射式室内定位的方法及系统,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定位导航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宿主装置、位置计算装置、移动装置、信标装置、待定位目标装置和数据收集器,待定位目标装置发送射频信号和超声波信号,超声波信号经过平面屋顶的反射到达地面放置的信标装置,多个信标装置测量出超声波到达的时间和环境温度,并传输给数据收集器,数据收集器将收到的数据传输给位置计算装置,位置计算装置根据事先建好的室内坐标系计算出待定位目标装置的位置。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信标装置部署密度低、方便实现信标装置自部署、计算量小、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082781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910418881.1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LAM技术与图像识别的火源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S1,自主移动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返回的数据结合SLAM算法构建实时地图并保存;S2,基于建立的实时地图进行自主行进,通过摄像头捕捉图像进行火源识别与定位;进行火源识别与定位时,首先,对图像进行HSV转换,并分别对RGB与HSV两种空间上的图像进行处理,设定阈值对颜色分析,得出类似火源物体的确切区域;其次,通过测定是否有烟雾产生、是否达到火源的温度,以区分颜色特征与火源相似的物体,识别出火源;最后,将火源中心标记于图像上,对图像进行逆透视处理,将图像坐标转化为现实世界坐标,确定出火源的位置及距离。本发明提高了火源识别的精准度并确定了火源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38043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69829.4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39/02 , B64C2201/024 , B64C2201/127 , B64C2201/145 , B64D47/02 , B64D4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巡逻方法及用于无人巡逻的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包括巡逻载体、定位装置、语音警报器、云台、处理器、图像识别设备、机架连接杆和舵机连接件,定位装置、语音警报器和云台均设置在巡逻载体上,处理器通过机架连接杆与云台连接,图像识别设备通过舵机连接件或图像识别底板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内设置有卡片式电脑,图像识别设备上设置有摄像头或者相机模块和闪光灯,相机模块与卡片式电脑连接。本发明具有在夜间飞行、图像处理和报警功能,可代替安保人员执行巡逻任务,搜索监控盲区,避免了因安保人员身体因素造成的疏漏,提高了巡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7484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610472045.8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5B19/042 , E01F15/10 ,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远程控制的移动护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以及设于护栏上的执行终端;所述的控制装置上设有PC机和A信号收发器,PC机与A信号收发器连接;所述的执行终端上设有B信号收发器、控制器和电机,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B信号收发器和电机连接,电机驱动护栏进行移动;所述的A信号收发器与B信号收发器无线连接。本发明能够使道路更加人性化,改变道路中央护栏放定即不动的设定,通过远程控制移动护栏可智能、自动的改变两边道路的宽度,极大地改善“单边拥堵,另侧闲置”的状况,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且避免了现有潮汐线不可变更、缺少灵活性的弊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