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83511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610148078.7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东丽薄膜先端加工有限公司 , 东丽工程株式会社
IPC: B05C5/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布装置和涂布方法,即使提高基材的搬运速度,并且使涂布膜的膜厚变薄,该涂布装置和该涂布方法也能够稳定地保持液珠,从而能够稳定地形成均匀的涂布膜。本发明的涂布装置具备狭缝模(10)和减压单元(20),狭缝模(10)具有用来喷出涂布液的喷出用狭缝(13),减压单元(20)设在狭缝模(10)的上游侧,减压单元(20)具备减压用狭缝(21)和减压室(22),减压用狭缝(21)与喷出用狭缝(13)相邻而设,减压室(22)与减压用狭缝(21)相连结,喷出用狭缝(13)的开口面的上游侧缘部(13a)与减压用狭缝(21)的开口面(21a)的下游侧缘部(21b)之间的距离(L)小于1.0mm,减压用狭缝(21)的开口宽度(W)小于1.0mm。
-
公开(公告)号:CN104226542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410204719.7
申请日:2014-05-15
Applicant: 东丽工程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涂布器以及涂布装置,能够迅速排出涂布器(3)的上侧歧管(11)和下侧歧管(12)内的空气。所述涂布器包括:流入口(18),用于流入涂布液;排出细缝(21),用于排出涂布液,所述排出细缝在一个方向上长长地形成且在与所述一个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狭窄地形成。所述涂布器进一步包括:上侧歧管,与流入口连接;下侧歧管,与排出细缝连接;节流流路(22),连接上侧歧管与下侧歧管的同时在一个方向上长长地形成且在与一个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狭窄地形成;排气孔(32),在包含该节流流路与下侧歧管的境界(40)的区域(A)上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09311047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80037579.0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东丽工程株式会社
IPC: B05C5/02
Abstract: 提供涂布器,其具有:提供口,其提供涂布液;缝,其喷出涂布液,形成为在一个方向上较长;多个歧管,它们至少包含与所述提供口连接的上游侧歧管以及与所述缝连接的下游侧歧管,形成为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较长;以及节流流路,其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较长,将相邻的所述歧管之间连接起来,所述提供口与所述上游侧歧管在所述一个方向的中央连接,关于所述上游侧歧管的与所述一个方向垂直的截面上的截面积,所述一个方向的端部处的该截面积小于该一个方向的中央部处的该截面积,在将所述上游侧歧管与该上游侧歧管的相邻的所述歧管之间连接起来的所述节流流路中,所述端部处的流路长度大于等于所述中央部处的流路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983511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610148078.7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东丽薄膜先端加工有限公司 , 东丽工程株式会社
IPC: B05C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C5/0254 , B05C5/029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布装置和涂布方法,即使提高基材的搬运速度,并且使涂布膜的膜厚变薄,该涂布装置和该涂布方法也能够稳定地保持液珠,从而能够稳定地形成均匀的涂布膜。本发明的涂布装置具备狭缝模(10)和减压单元(20),狭缝模(10)具有用来喷出涂布液的喷出用狭缝(13),减压单元(20)设在狭缝模(10)的上游侧,减压单元(20)具备减压用狭缝(21)和减压室(22),减压用狭缝(21)与喷出用狭缝(13)相邻而设,减压室(22)与减压用狭缝(21)相连结,喷出用狭缝(13)的开口面的上游侧缘部(13a)与减压用狭缝(21)的开口面(21a)的下游侧缘部(21b)之间的距离(L)小于1.0mm,减压用狭缝(21)的开口宽度(W)小于1.0mm。
-
公开(公告)号:CN104226542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204719.7
申请日:2014-05-15
Applicant: 东丽工程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涂布器以及涂布装置,能够迅速排出涂布器(3)的上侧歧管(11)和下侧歧管(12)内的空气。所述涂布器包括:流入口(18),用于流入涂布液;排出细缝(21),用于排出涂布液,所述排出细缝在一个方向上长长地形成且在与所述一个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狭窄地形成。所述涂布器进一步包括:上侧歧管,与流入口连接;下侧歧管,与排出细缝连接;节流流路(22),连接上侧歧管与下侧歧管的同时在一个方向上长长地形成且在与一个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狭窄地形成;排气孔(32),在包含该节流流路与下侧歧管的境界(40)的区域(A)上开口。
-
-
-
-